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如何追封哥哥姐姐?他对他们的儿女有没有优待?

丰丰谈历史 2024-02-23 08:34:16

朱元璋青少年时期,在老家的经历十分悲惨。

元至正四年的四月份,在灾荒和瘟疫的双重灾难之下,17岁的朱元璋一个月内,失去了父亲。母亲、大哥、侄子4个亲人。

为了生存,朱元璋和剩下的几个兄弟也分头逃难,洒泪分离。

朱元璋离开兄弟们的时候,“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真是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而后,朱元璋进皇觉寺当了和尚,又加入了红巾军,踏上了一条在乱世中崛起的道路,并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在朱元璋越混越好的过程中,朱元璋失散的亲戚及其后代,也纷纷找上门来,投靠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自己这3个哥哥、2个姐姐,以及他们的后人的呢?

01、朱元璋的3个哥哥,全都早早去世,朱元璋只能善待侄子

朱元璋有3个哥哥,分别叫做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

大哥朱重四,正是17岁的朱元璋在那场灾难当中,失去的4个亲人之一。朱重四的大儿子,也在那个时候夭折。

不过,朱重四的妻子王氏,以及小儿子朱文正,却活了下来,和朱元璋分头逃难。

后来,朱元璋进了红巾军,立下战功,名声逐渐传扬开来。王氏听到朱元璋的威名,便带着不到20岁的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

那一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还没有出生,朱文正是他们朱家唯一的后人。

朱元璋对朱文正这个侄子十分重视,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还给了朱文正许多上战场立战功的机会。

朱文正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作战非常勇猛,也非常有谋略,很快就立下不少战功。

当朱元璋要封赏他的时候,他谦虚地说:叔叔您成就了大业,我何愁不富贵?请您不要先给亲戚封官,免得难以服众。

朱元璋一听,更觉得自己这个侄子是可造之材,更加喜爱朱文正了。

朱文正生平立过最大的战功,便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峙的时候,守住了洪都。

洪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进可作为进攻应天的桥梁,退可控制长江中下游,作为陆路可以断绝陈友谅的粮草不急,作为水路扼守着鄱阳湖和赣江的交汇处,能把陈友谅困在鄱阳湖中出不来。

然而,当陈友谅率领号称60万的大军进攻洪都的时候,朱元璋的主力大军,却正在与另一个对手张士诚纠缠。

他能留给洪都的守军,不过2万余人。

保卫洪都、等待朱元璋大军在打败张士诚之后回援的重任,便落到了朱文正的头上。

在这一战中,朱文正表现出了出众的指挥能力和判断能力。陈友谅的60万大军围攻洪都,居然啃不下朱文正的这2万余人。

朱文正坚持了整整85天,终于等到朱元璋率领主力大军赶赴战场,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

此战,朱元璋彻底打败了陈友谅,被推举为吴王。这场胜利,与朱文正这85天的坚守,是分不开的。

然而,本该走上人生巅峰的朱文正,却在此迎来了人生的残酷转折。

朱元璋在赢得鄱阳湖之战后,论功行赏。

按理说,朱文正坚守洪都85天,才让这场战争迎来重大转折。他是此战最大功臣之一。

然而,朱元璋大约是惦记着朱文正说过的不必急着封赏亲戚,也有可能是为了给朱文正泼一盆冷水。

总之,朱元璋把手下封赏了个遍,却一直没有提到朱文正。

朱文正顿时心态失衡了。

他纵容手下强抢民女,胡作非为,本人也变得越来越骄奢淫逸,后来更是被人告发说,他暗地里投靠了朱元璋的对手张士诚。

朱元璋大怒之下,把朱文正囚禁起来。洪都保卫战仅仅2年之后,朱文正去世。

关于朱文正之死,历来流传着不少阴谋论。

很多人觉得,朱文正作为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没有理由投靠张士诚。朱元璋之所以杀他,是担心他功劳太大,将来威胁到没有上过一天战场的继承人朱标的地位。

毕竟,一个战功赫赫的宗室,对没打过仗的二代威胁有多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朱文正毕竟朱元璋兄弟唯一的后代了。朱文正虽死,朱元璋依然把他的儿子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封地在桂林。

朱元璋对朱守谦的安排相当微妙。

不管怎么说,靖江王也是一个王爵。这是明朝除了朱元璋的直系后代之外,唯一一脉封王的,可见地位特殊。

但封地桂林,在明朝属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个待遇实在说不上好。

这大约是因为,朱元璋对朱文正实在有很大的意见,但是又不好不给大哥的后代一个名分吧。

毕竟,朱元璋有3个哥哥,却只有朱文正这么一个侄子长大成人。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大哥朱重四早就去世二十多年了,享受不了弟弟带来的荣华富贵。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忘记给大哥追封。

他给大哥改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朱兴隆,并追封他为南昌王。

后来,朱元璋又下令说,朱兴隆是朱文正之子靖江王一脉的始祖。

朱兴隆还留下了一个女儿。

一般来说,皇帝的侄女,顶多被封为郡主。但朱元璋感念自己早逝的大哥,把朱兴隆的女儿破格封为了福成公主,并为她选了驸马。

除了朱兴隆之外,朱元璋的另外两个哥哥都没有活到朱元璋当上皇帝,也留下后代。

朱元璋登基之后,给二哥朱重六改名朱兴盛,追封盱眙王;三哥朱重七改名朱兴祖,追封朱重七。夭折的侄儿们,也全部追封。

这也是朱元璋唯一能为早逝且没有留下后代的哥哥们做的事了。

02、朱元璋对两个姐姐,态度迥异

朱元璋有两个姐姐。但他对她们二人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朱元璋的大姐,名字没有流传下来,本文就把她称为朱大姐吧。

朱大姐早早就嫁给了一个叫做王七一的人。根据后来朱元璋的态度推断,朱大姐出嫁之后,应该不怎么管生活困顿的娘家人,所以朱元璋也不怎么感念她。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刚起事的时候,被元兵追杀,逃到朱大姐的家里求救,但朱大姐害怕惹祸上身,不肯对朱元璋伸出援手。

这件事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朱元璋登基之后,对朱大姐一家这么冷淡。但此事正史无载,是真是假已无从得知。

朱元璋一当上皇帝,就追封了早已去世的3个哥哥以及二姐。但朱大姐同样早早去世,朱元璋却没有追封她。

直到洪武三年,朱元璋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回乡扫墓,找到了朱大姐夫妻的棺木,上书给朱元璋,朱元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追封朱大姐为太原长公主。

要知道,朱元璋发达之后,甚至封赏了不肯帮他葬父的刘地主,却对自己的大姐这么冷淡。

可见,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姐弟情谊。

朱元璋对二姐的态度,和大姐形成鲜明对比。

朱元璋的二姐,名叫朱佛女。这个名字很有可能不是她的原名,而是朱元璋发达之后给二姐改的。

朱佛女比朱元璋大11岁,在朱元璋童年时期,就嫁给了一个叫做李贞的人。

在朱元璋的一圈穷亲戚当中,李贞的家庭算是相对比较富裕的。所以,朱佛女和李贞经常接济朱元璋一家。

后来,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遭遇饥荒和瘟疫,朱元璋一个月内失去4个亲人,朱元璋和哥哥们离乡逃难,朱佛女一家则留在了家乡。

此后几年,凤阳多次遭遇灾荒和瘟疫,村子里的200多人,只有三四十人幸存。

为了和村民们一起渡过难关,李贞把自己的钱财捐了出来,把自家养的牛和猪都杀了,和村民们一起分享。

然而,李贞的这点家底,怎么抵挡得了乱世的灾难?他们的家乡很快就遭遇乱兵,李贞只能带着家人们夺到了淮东。

至正十二年,朱佛女因病去世,年仅36岁。此时的她,已经和幼弟朱元璋分开8年了。

也就是在朱佛女去世那年的年底,朱佛女的丈夫李贞打听到了朱元璋的消息。他们听说,朱元璋成为了红巾军的将领,正在滁州驻扎。

李贞带着儿子保儿,在兵荒马乱之中辗转了一个多月,风餐露宿,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终于在滁州找到了朱元璋。

从那以后,李贞的生命安全,终于有了保障。

史书没有记载,在朱元璋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李贞在干什么。

不过,那时候的他,年纪已经不小,大约是安心留在后方吧。

朱元璋登基之后,所有的哥哥和姐姐都已经去世,李贞这个姐夫,是他唯一活着的同辈亲人了,又曾照顾过当年穷苦的朱元璋。

因此,当上皇帝之后的朱元璋,也对李贞相当照顾,不仅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龙袍,还赐他皇城内的房子。

李贞对突如其来的富贵,非常不安,不敢忘记当年贫贱的日子,吃穿用度,都很朴素,衣服上也经常打补丁。

他还经常对子孙后代说自己当年当农民时的穷苦日子,让子孙们记得居安思危。

最终,李贞于洪武十一年去世,享年76岁。这在明朝,算是高寿了。

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早早去世,李贞在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也没做出什么贡献。

然而,他们却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小名叫做保儿。

朱佛女去世、李贞投奔朱元璋的那一年,保儿才14岁。

他历经千辛万苦,才跟着父亲李贞来到朱元璋身边,不由得扑到朱元璋的怀里大哭起来。

当时的朱元璋,还没有和马皇后生下朱标。他含着泪对保儿说:外甥看到舅舅,就如同看到母亲。从今往后,你就跟我改姓朱吧。

朱元璋还为外甥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朱文忠。直到多年以后,朱元璋有了很多儿子,朱文忠也立下战功,朱元璋才让他改回李姓。

没错,他就是明朝战功赫赫的开国名将,李文忠。

我们可以看到,李文忠的名字几经更改。但为了方便理解,本文统一将他称为李文忠。

李文忠初到朱元璋身边的时候,朱元璋派出著名的儒生给他当老师。

因此,李文忠年纪轻轻,就通晓诗词歌赋。有些史学家说,他是朱元璋的亲戚当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

李文忠19岁那年,第一次跟着朱元璋上战场,首战就立下战功,从此开启了名将之路。

他在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过程当中,立下赫赫战功,多次打败张士诚,攻克了桐庐、新城、富阳,余杭等地,平定了建州、延州、汀州。

朱元璋登基之后,李文忠又奉命北伐,俘虏了多名元朝皇室成员和高官,并多次帮助朱元璋平叛。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因病去世,年仅46岁。悲愤的朱元璋,迁怒于负责李文忠病情的淮安侯华中,把华中贬官,并杀了为李文忠看病的大夫。

李文忠被追封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他的肖像在南京功臣庙中,名列第三。

朱佛女一家曾照顾过穷苦的朱元璋,朱佛女的丈夫是朱元璋登基后唯一一个同辈亲人,儿子李文忠又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在这么多层加持之下,朱元璋自然忘不了自己这个早逝的二姐。

洪武元年,朱元璋一登基,就追封朱佛女为孝亲公主。2年后,又改封她为陇西长公主。

洪武五年,由于李文忠的战功越来越大,朱元璋再次改封朱佛女为曹国长公主。

可以看出,朱佛女的待遇,和朱大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不是李文忠上书请求朱元璋,朱元璋甚至不愿意追封大姐。

这不仅让人怀疑,朱大姐真的曾经做过对不起朱元璋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忠的儿子,正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大明战神”李景隆。

若不是李景隆的表现太拉胯,朱棣还不一定能够靖难成功,登上皇位。

不过,李文忠一脉,一直得到明朝皇帝的优待。李文忠的后代,多次犯错,却依然一直可以传承临淮侯的爵位,直到明朝灭亡。

03、写在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实在是悲惨。

他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之后,3个哥哥、2个姐姐,已经全都不在人世。能留下后代的,也只有大哥和二姐。

朱元璋能做的,就是追封早逝的哥哥姐姐们,并善待在世的侄儿和外甥。

不过,朱元璋唯一的侄儿朱文正,和唯一的外甥李文忠,居然都是了不得的将才,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战功。

看来,除了朱元璋教导有方之外,朱元璋家族的基因,恐怕也是不错的。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