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要脸是一种什么体验?完颜构竟说自己擅长打仗,就离谱

峯言峯语尔 2025-01-17 10:32:35

〖~~~《·前言·》~~~〗

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与其他开国皇帝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是个昏君。

他在外对金国妥协投降,甚至认贼作父;在内则重用奸臣,诬陷忠良,因此名声极差,遗臭万年。

完颜构心里没点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偏偏非常喜欢自夸。

就跟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样,宋高宗自夸起来也是非常全面。

比如,他总是喜欢夸耀自己多么关心民间疾苦。

他曾宣称:“我担心不了解天下四方水旱的情况,所以特意在宫中搞了两块稻田,种上水稻,一块低地,一块高地,想做个实验。要是能培育出杂交水稻,那百姓们不就解决饥荒问题了嘛。不过,我昨天看了下,发现试验有点问题,那块高地稻田长得不太好,可能是太久没下雨了。你们得去求雨,让老天爷给点面子,下点雨就好了。”

这位皇帝,显然不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

他似乎没意识到,宫中那两小块地,怎么可能代表得了整个天下的水旱情况呢?

他不出去亲自视察民情,只是躲在宫里瞎捣鼓,这可不就是自欺欺人嘛。

至于杂交水稻,那得等到一千多年后,真正的科学家们才能搞定。

赵构还喜欢夸耀自己是个好学之人。

他说:“我最喜欢读《春秋》了,每隔24天就要读一遍。虽然我住在宫里,但我的学习日程可是排得满满当当的。我早上退朝之后,先批阅奏章,吃完午饭后就开始读《春秋》、《史记》,晚饭后再读奏章,夜里还要读到《尚书》到二更天呢。”

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就应了从小我们被老师骂过的那句话: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因为读这么多书,都能做到忠奸不辨。

皇帝喜欢自夸,自然就有大臣跟着捧场,马屁声在宫廷里总是此起彼伏。

大臣赵鼎就特别会拍马屁,他对宋高宗说:“现在平民百姓家的读书人,也没法像陛下这样每天都认真读书。陛下您这么好学,简直就是咱们臣民的福气啊。”

臣民有福吗都福到偏安一隅了。

在大臣们集体歌功颂德中,宋高宗赵构更是得意洋洋。

他说:“有的大臣曾劝我别学书法,说什么字画之类的不值得花心思。但我却不这么看。人嘛,总得有点爱好。有的人喜欢打猎,有的人喜欢看歌舞,有的人喜欢美酒,但这些爱好可能会让人迷失,影响政务。我觉得学书法就不错,既能陶冶情操,又不会耽误正事。”

关键是你有正事吗?你的正事就是残害忠良?

赵构还喜欢夸自己生活节俭。

他说:“现在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宫中的一切都应该从简,这样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我作为一国之君,就算是用金玉来装饰自己,别人也没法说什么。但我要是真的这么做,不仅现在的有识之士会不认同,后代又会怎么评价我这位国君呢?”

赵构在节俭这个问题上,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完全是两码事。

他刚逃到南方那会儿,确实过了一段苦日子,被金兵追得到处跑,连个像样的宫殿都没有,砖都铺不齐,有一年春节甚至是在海上过的。

但是,是他不想奢侈吗?

那是实在是没条件啊,都被他金爹逼到海上了,锦衣玉食不要想了,倒是搞点海鲜大餐挺方便的,就近取材了属于是。

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宋高宗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南宋诗人林升有一首诗《题临安邸》,写得就是这种情况: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把宋高宗的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可不是什么节俭的皇帝,而是沉醉在杭州的美景和享乐中,把这里当作了昔日的汴京,过着奢华的生活。

以上几点,说说也就算了,关键是赵构竟然还敢夸自己擅长带兵打仗,你敢信?

这牛皮吹得可真是没边儿了。

想当初他在黄河以北的时候,被金兵一路追赶,从黄河赶到淮河,再从淮河赶到长江,最后从长江被赶到大海上去。

他的拿手好戏就是逃跑,逃跑,再逃跑,根本不抵抗。

历史上不还给他起了个“逃跑皇帝”的外号吗?

赵构这脸皮厚的,三峡大坝都应该站起来,让他堵在那。

汉桓帝自比尧舜

历史上,除了这种自夸的,还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脸皮薄,希望别人主动夸自己的皇帝。

汉桓帝吃饱了撑的,有一天突然问大臣爰延:“朕是个怎样的皇帝?”

一般皇帝这么问了,做臣子的就要发挥一下高情商,说陛下堪比尧舜之类的话。

但是,汉桓帝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他在位20多年,先是外戚专权,后来又是宦官横行,两次引发“党锢之祸”,把好多正直的大臣都给杀了,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也是摇摇欲坠。

他这样的皇帝,跟尧舜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他这么问,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没想到爰延并不惯着他。

他回答说:“陛下在汉朝诸帝中,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水平的皇帝。”

这话其实说的已经很客气了,但也是在告诉汉桓帝,别做梦了,就你也配比尧舜?

汉桓帝听到爰延的回答,显然不太高兴,还死皮赖脸地追问原因。

要说爰延的情商还真高,这种话也能接得上。

他说:“有正直的大臣辅佐,陛下可以为善。如果是邪恶的小人得势,陛下也可以为恶。”

这话的意思是,陛下您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

有好人帮你,你就能做好事;要是坏人当道,那你可能就跟着做坏事了。

这回答既不拍马屁,也不得罪人,算是相当圆滑了。

汉桓帝被爰延这么一说,还没法辩驳,但是他突然发现了华点。

他说:“以前有的大臣批评我,那态度激烈得能把皇宫的栏杆都给推断了。今天你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过失,我总算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你们都是正直的大臣,我呢,又这么虚心接受批评,这不也说明我是个不错的皇帝吗?

这样一来,他既保住了面子,又显得自己很有雅量,一举两得。

不过,他这自我感觉良好的态度,能不能真的改进自己的统治,那就另说了。

越缺什么越显摆什么

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皇帝,为了显摆自己的威望,喜欢吹嘘自己。

他们吹嘘自己多么圣明,文治武功多么出色,文章才学多么高超,还说自己多么勤政爱民。

官员们为了迎合这些皇帝,就高喊着“吾皇圣明”之类的口号,把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捧得更高,让他们更加飘飘然。

不管他们怎么标榜自己,最终都逃不掉被贴上“昏君”的标签。

毕竟,历史是公正的,它不会因为皇帝的自我吹嘘或者官员的阿谀奉承就改变对这些皇帝的评价。

真正的好皇帝,是那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人,而不是靠夸夸其谈。

越是无能的昏君,就越喜欢自吹自擂,这似乎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他们不愿意正视自己的过错,以为只要不承认,问题就不存在,以为这样就能保全面子,留下一个好名声。

宋高宗是这样,汉桓帝也是这样。

这其实反映了权力者的一种心态:他们渴望虚名,但又缺乏自信,所以只好自己给自己贴金,以此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

一个掌权者不可能是个全才,不可能什么都懂,人们也不会这样去要求他。

但他却不能以全才自居。

千秋功过,自有评说。

不管一位皇帝怎样自夸,历史都不会以他的金口玉言来定论。

他们的自我标榜如果太离谱了,就只能成为千古笑柄。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