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西方人对北洋军的记载

赫歇尔 2023-11-07 09:24:37

译自参考资料

Fairbank, John King (1978).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Late Chʻing, 1800-1911, pt.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22029-3.

Adams, Herbert Baxter Adams (193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Extra volumes. Johns Hopkins Press.

1901 年之后,袁世凯主导了清朝军事机构的改革,政府试图建立一支国家军队。他创办了保定军校,使他得以扩大北洋军人才储备,并创办了其他几所军事学校和军官训练学校。1903年12月,陆军整编委员会成立,北洋军成为其他省份军队规范化的典范。

虽然一些部队驻扎在满洲东北三省,但北洋军的主要基地在天津附近的保定。1900年代初期,北洋师还设立了军政司,管理后勤,下设多个部门。外国观察家认为,北洋军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装备最精良、训练最好的军队。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立三岁的溥仪为新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于次年罢免了袁世凯。袁在“退休”后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在北洋军中的人脉网络。1911年辛亥革命时,北洋军的指挥权据称掌握在清朝大臣乌雅·荫昌手中。但事实上,袁世凯仍然有能力操纵北洋军,因为北洋军官对他个人十分忠诚。北洋军在直隶有四个师,第三师在东北,第五师在山东。许多军官是日本留学归国人员,大多数步兵装备的是标准的1896年日本 30型步枪或毛瑟7.9毫米步枪。(下图:1908年荫昌等人校阅秋操)

1911年10月10日,GM的起义发生在的武昌。四天后,清廷将北方的新军分为三个军:第一军,在陆军大臣乌雅·荫昌指挥下同第二军前往武昌作战;冯国璋指挥的部队作为后备力量,根据需要调往前线;爱新觉罗·载涛指挥的第三军负责保卫首都。第一军和第二军各有约25000人。第一军包括北洋军第二、四、六师的部队,这些部队是清政府的精锐,由袁世凯训练。

由于兵变,第二军并未成行,编制于1911年12月上旬被废除。10月12日,乌雅·荫昌奉命率领北洋军两个师沿京汉铁路镇压武昌起义。10月27日,他攻击了黄兴指挥的革命军。在大炮和舰队火炮的掩护下,北洋步兵以一群散兵攻击,后面是一排紧密排列的连队战线——这种教科书式的战术很快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过时,但在面对没有机关枪、缺乏纪律性的革命军时,它的效果却非常完美。几日后,清廷任命袁世凯指挥武昌的部队,但袁拒绝了。袁世凯为最信任的两位下属——冯国璋和段祺瑞争取到了最高指挥权。湖北的战斗又持续了一个月,袁凭借著北洋新军的实力,一面威胁革命军,一面逼迫清帝退位,最终取得了政权。

11 阅读:4902
评论列表
  • 2023-12-28 12:59

    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相比,这些亚洲同时代的人没有一个能力有伊藤博文那么大。都是一些饭桶奴才

    哲哲巫 回复:
    把伊藤博文放在满清慈禧那里还不一定有他们行
    - emptiness 、 回复:
    个人能力尚在其次,制度的约束导致人不可尽其才,技不可尽其用,货不可畅其流才是根本,再牛逼的人物,处处掣肘没有发挥空间也是白搭
  • 2024-02-14 17:02

    旗人孱弱而强权,汉人强壮而受压迫,清末民族矛盾尖锐并且被列强利用了。

  • 2023-11-20 16:07

    北洋一师

  • 2024-02-27 22:26

    这文章跟国内的历史描述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