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用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紧跟其后进行军备竞赛的苏联,美国的确是得到了天大的好处。现在,最强地球争霸赛开始,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又开始了,不过这次不是美国挑起,是中国主动的。当然,实际上美国一直在整军备战,先进武器的开发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这次,中国要走在前面,坐等美国追赶了。
这次中国拿出来的,不是普普通通的先进武器,而是集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以及大功率微波武器于一身的“超级战舰”,一种颠覆未来海战的究极武器。
我们都知道,现代海战作战武器平台主要是航母、各类驱逐舰护卫舰等等为载体,各类导弹为主要进攻武器的作战体系,而“超级战舰”则将颠覆这种传统的海战模式,让未来海战进入电磁化、激光化和微波化攻击手段。
主导这个项目的,就是中国海军顶尖级科学家马伟明。关于“超级战舰”的论文已经发表在最近出版的《中国电工技术学报》上。
论文的主要内容很明了,就是要设计制造一种核动力战舰,将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以及大功率微波武器等集成了强大能量武器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其强大的作战能力几乎可以媲美一个航母编队,这就是“超级战舰”的基本构想。
这种超级战舰平台,必须是核动力的,一方面能够长时间在大海上航行,解决巡航动力问题,另外就是可以利用核动力为集成的高能量武器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从性能上讲,搭载的能量类武器,同样可以完成普通常规武器系统要完成的任务。这类能量武器主要包括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和高能微波武器以及导弹等。
有了这些装备,一艘超级战舰的作战效能,就相当于一个航母编队。
那么,这种构想能够实现吗?其实不用担心,这里面许多技术已经经过验证,有着高度的实战性和可靠性。
比如电磁轨道炮,要想成功地运用到超级战舰上,那就必须解决它的小型化问题,主要是解决电源小型化以及电磁炮抗烧蚀,否则根本无法实战化地部署到军舰上。恰好,马伟明院士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电磁炮小型化程度比美国的还先进。
美国之所以能够解决电磁炮小型化的瓶颈,还是靠间谍手段从中国搞到的。
部署到超级战舰上的小型化电磁炮,它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飞行速度快,发射的弹头能在6分钟内飞行200海里,初始速度相当于7马赫,是传统弹药的2-3倍。
电磁炮的破坏能力很强,电磁炮发射的弹丸,在击中目标的时候,不是靠爆炸产生的能量破坏目标物,而是依靠强大的动能直接穿透目标物,以达到击毁的效果,威力更大。
电磁炮的突防能力强,发射出去的弹丸不需要制导装置,被干扰和拦截的可能性很小。
电磁炮的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高,它不但能够大幅度节约炮弹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舰炮的安全性。超级战舰上不必像普通战舰那样需要储存以火药为动力的舰炮,只需要存储体积不大且安全的弹丸即可,安全性和存储空间都可以大幅度提升,电磁轨道炮的弹丸存储量可达数百枚。
我们小型化电磁炮的威力,已经于2019年在坦克登陆舰进行海上测试,成功命中200公里外的目标。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中国的电磁炮技术应该是更上了一层楼,相信到超级战舰完成建造的时候,最新型的电磁炮完全能够胜任超级战舰的需要。
在高能微波武器方面,我们也已经突破了微波武器供电电源小型化的技术,高能微波武器能以每秒10个脉冲的频率输出1000万千瓦的功率,完全具备了批量摧毁星链卫星的能力。
高功率微波武器分一次性使用的高功率微波弹和可重复使用的微波炮两种。
至于激光武器,我们2017便在装备展上展示了“沉默猎手”低空激光武器防空系统,已经在沙特用于实战。
当然这是比较基本的激光武器,我们还有很多更先进的激光武器。按照美国人的说法,中国已经部署了专门用于战争,射程达到3万公里的激光武器“死光A”,仅需2.5秒便可击沉一艘核潜艇,可谓杀敌千里不留行。
有了武器,还需要有超级战舰平台的制造能力,核动力军舰目前我们还没有,但我们已经有了核动力核潜艇,而且中国首艘核动力破冰船已经于2022年开始建造,计划于2025年完成。有了这些技术积累,到时候我们建造超级战舰的时候,上核动力的没有问题的。
我们目前已经具备了万吨大驱和航母的建造技术和经验,建造数万吨级别的超级战舰,应该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能建造得更先进而已。
超级战舰项目是一个大胆而又具备现实可能性的项目,现在既然能够出现在论文上,那说明已经进入了一定的设计阶段。一旦超级战舰进入正常建造轨道,或许,我们就不再可能会建造更多的055级别的万吨大驱了。
一艘超级战舰,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支航母编队,如果我们能够多造几艘的话,那航母编队还是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