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8日以来,市场进入震荡时期。假期“加急开户”、做好节后“跑步入场”准备的新投资者们似乎已懵圈——市场这么快就“遇冷”了吗?到底应该买什么?
成交热度不减,每日有万亿成交额,远高于年初以来到2024年9月24日的日均7762亿。
从普涨进入分化,不同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电子、计算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轮番占据榜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0-18。表格中均为特定时点数据,不代表行业板块的未来表现。
富二觉得,在此市场震荡和分化之际,恰恰是冷静再思考的好时机。此时,不妨从投资股票的资本利得和分红股息这两个收益角度出发,以适用于各类投资者——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深度研究还是普通选手的框架进行思考。
收益来源一:资本利得
股票投资的主要收益无疑是股价上涨。然而必须承认,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精确地猜准价格的走势,也无法确切判断价格究竟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在长期投资中,若想最终获胜,投资者还得作出估值的判断。常见的估值方法有市净率、市盈率以及 DCF 模型等,在这方面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价值”或许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可以寻找那些被称为 “蓝筹股” 和 “白马股” 的优质股票,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业绩表现以及行业地位等关键因素。在A股市场中,也不难寻找此类公司,由于往往是龙头公司,数量虽少,市值却高。
➤以拥有较稳定业绩和行业重要地位的央企和国企为例,在A股5365家上市公司中,它们以26%数量占超过50%的市值,在2023年净利润合计超过4万亿元,占比近7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0-17。
收益来源二:股息分红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过程中最可靠的部分之一。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如果一直持有股票而不卖出,获得的收益来源于利润分红。近年来大热的红利策略,底层逻辑是聚焦于盈利稳定、现金充裕、估值便宜的成熟企业,其核心指标是高股息。
在A股市场中,高股息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具有特定特征的行业,主要以银行、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为主,这也是多数央企国企所在的行业。以代表指数中证央企指数和中证国企指数为例,市净率和市盈率相对主流宽基指数更低,处于过去10年较为适中的位置;而股息率上,目前A股整体位于股息率较高的历史分位,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0-17。历史分位数区间为2014-10-24至2024-10-17。
除了收益端,落到投资实处,收益特征也有相应的风险特征需要考虑。主要包括个股集中以及收益不确定。
应对个股集中风险可以采用一篮子股票的投资方法,常见的就是指数ETF投资,分散个股风险,降低单一股票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对于看好的方向,不确定短期内会上涨还是下跌时,或可用上定投的方法。分批投入资金,平均成本,避免一次性投资带来超预期的损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市场变化。
结合前文提到的价值和红利,最后进入广告时间,可以关注富二家的价值和红利相关ETF。
价值100ETF(512040,联接基金:A类: 006748,C类: 007191),跟踪中证国信价值指数,综合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三个指标得分最高的100个公司。
红利+央企的强强联合:央企红利ETF(159332),跟踪的中证央企红利指数,聚焦中央企业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例较稳定的50只证券。
央企蓝筹股,创新+改革:央企创新ETF(159974,联接基金:A类007809,C类007810),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兼具创新和成长;国企改革ETF(159528),跟踪中证国有企业改革指数,兼具成长性与盈利性。
红利+低波,回避周期性和估值陷阱:恒生红利ETF(513950),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红利低波ETF(159525),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富国基金旗下ETF及其联接基金由富国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请投资者关注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特有风险等,在全面了解基金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所跟踪标的指数的历史表现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基金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特有风险。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