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AI如何评价老詹

思聪谈社会 2024-09-02 12:33:00

老詹小注:

很好奇,也很感兴趣,

AI竟然可以评价老詹!

确切地说,不是评价老詹,而是评价老詹的作品《听凭风雨来》。

不但评价了,而且,写了好几千字的长文,

仔细读来,竟然说得逻辑清晰,头头是道!

有朋友甚至认为,这篇AI写作的文章,

比大多数同类文章写得好,评价到位!

文章到底写得好不好,评价是否到位,先按下不表。

老詹感到好奇的是,一个没有灵魂的AI(人工智能),

竟然可以按照主人意图,去评价一本书?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作者告诉我,这篇文章,确实是AI写作的。

大体有这么几个步骤。

首先,让数讯AI“阅读”老詹这本《听凭风雨来》

其次,有了这个基础,再和AI沟通写作框架,

确定下文章的大致结构,

其三,这以后,您就甭管了,

AI便可根据书籍的主要脉络和亮点,写出书籍评论。

其四,再由提示词编辑做一些简单精简和精修调整。

其五,好了,一篇对《听凭风雨来》的书评,大功告成。

这和真人写的书评有何不同?

感兴趣的读者 ,不妨读一读。

荐书:一位老报人的思考,一个时代的缩影|数闻studying

数讯AI 烽火数闻DataNews 2024年08月28日 12:40 北京

在当下“35岁危机”与“职场内卷”频频被提及的背景下,新闻业长期陷于数字化转型压力、广告收入持续下滑、裁员潮此起彼伏的困境,新闻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从业者,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困惑:

传统媒体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我们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35岁会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吗?

詹国枢老师的《听凭风雨来》为年轻记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本书《听凭风雨来》不仅记录了作者在新闻行业的丰富经历,更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以适应媒体行业的快速变化。

从插队知青,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作者通过回顾自己人生的七个关键节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交织的图景。

插队、结婚、读书、进京、挂职、调动、退休——这七个人生拐点,在詹国枢的叙述中,成为了解中国近几十年职场变化的一个切入点。他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既展现了自身的职业轨迹,又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某些变化。

詹国枢的文字既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沉稳,又不乏对现实的思考。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职场环境的观察,体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的独特视角。这种结合使得《听凭风雨来》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回忆录,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职业发展的新角度。

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对于正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人士,它或许能带来一些对职场生态的新认识;而对于即将退休的群体,这本书可能会引发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的一些回顾与思考。

在信息快速更迭的今天,《听凭风雨来》是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它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一份来自资深媒体人的职场观察。

作者简介

詹国枢,四川人,与共和国同龄,老三届高中生。恢复高考后,入读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退休后开办微信公众号“码字工匠老詹”、今日头条号“詹国枢”粉丝近70万人,阅读量近3亿次。笔耕不辍,乐此不疲也。

一本书,半部新闻史

在这个“媒体寒冬”频频被提及的时代,詹国枢的故事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媒体人生存课”。

从经济日报的普通记者,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的职业生涯恰好跨越了中国媒体行业最剧烈变革的40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听凭风雨来》不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更是一面映照中国媒体变迁的镜子。

1982年,32岁的詹国枢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经济日报社。那是一个纸媒独大的年代,“铅与火”的气息还弥漫在每个编辑部。

“我本来是学中文的,对经济一窍不通。”詹国枢在书中回忆道。在当时专业分工还不那么细致的媒体环境中,跨界成了常态。詹国枢给自己定下每天必看一份《经济日报》,每周至少写一篇稿子的目标。这种“硬核”学习态度,让他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经济门外汉,成长为报社的中坚力量。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媒体行业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991年,詹国枢被派往河北挂职。这次经历让他从一个“纸上谈兵”的记者,变成了真正了解基层的媒体人。

“下基层的经历让我明白,好的新闻报道必须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之上。”詹国枢说。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脚底板新闻”成为了优秀记者的标配。

90年代初,中国的媒体行业迎来了一波市场化浪潮。

詹国枢被提拔为副总编辑,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多次被后来者超越。面对这种情况,詹国枢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继续埋头苦干。“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这句话成为了他的座右铭。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詹国枢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展现了社会浪潮下媒体人的人生百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

2006年,詹国枢调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从经济新闻到综合新闻,从国内版到海外版,每一步都需要重新学习。”詹国枢回忆道。

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他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变化,带领团队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努力在新的媒体生态中找到传统媒体的位置。

作为一个经历了中国媒体行业巨变的资深从业者,詹国枢对当今媒体环境有着独特的洞察。

他认为,现在的媒体行业最大特点是变化快、竞争激烈。“我们那个年代,新闻可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见报。但现在,新闻的时效性以秒计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快速反应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对于现在媒体人普遍存在的职业焦虑,詹国枢的建议是:“不要被技术变革吓倒。关键是要坚持新闻的本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提供真实、客观、有价值的信息,永远是我们的核心使命。”

詹国枢还强调,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真实可靠的信息变得越来越珍贵。作为媒体人,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技术如何变革,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原则,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才是媒体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多维价值观察

《听凭风雨来》的价值不仅限于新闻业。打开它,不同的读者,能找到关于人生、职场、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深刻洞见。

1.时代变迁的活教材

从插队知青到媒体高层,詹国枢的人生轨迹恰好跨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四十年。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那时候,我们都感觉到了一种变革的气息,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詹国枢在书中这样描述改革开放初期的氛围。这种亲历者的描述,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了解父辈经历、理解国家发展历程的绝佳窗口。

2.职场进阶的实战指南

虽然詹国枢的职业生涯主要在新闻界,但他的职场经验却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从基层记者到高层管理者,他的每一次晋升都蕴含着宝贵的职场智慧。

"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这句话道出了詹国枢的职场哲学。在当今这个常被认为"关系很重要"的社会中,詹国枢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实力和努力同样可以赢得尊重和成功。这种观点,对于当今职场中感到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

此外,詹国枢对终身学习的强调,也为我们应对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我50多岁还在学习新技术,为什么你35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呢?"这样的话语,无疑给那些正在为"35岁危机"而焦虑的年轻人以莫大的鼓励。

3.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

《听凭风雨来》不仅讲述了詹国枢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人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这句话体现了詹国枢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退休之后,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詹国枢还在书中探讨了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每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又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这种辩证的思考,为我们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4.跨代沟通的桥梁

《听凭风雨来》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价值:它成为了不同代际之间沟通的桥梁。

詹国枢的经历和思考,为年轻一代了解上一辈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提供了窗口。同时,他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又为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榜样。这种跨越年龄的对话,有助于减少代际之间的隔阂,促进相互理解。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保持自我又不被时代抛弃,是每个人都面临的挑战。詹国枢的经历给了我们启示: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事物,同时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不仅要适应这个时代,更要努力去塑造这个时代。"这句话体现了詹国枢积极进取的态度。

结语

《听凭风雨来》的价值,超出了一本普通回忆录的范畴。它是一部时代变迁史,一本新闻人的职场进阶参考手册,一篇人生哲学随笔,一座跨越代际的桥梁,更是写作力量的生动证明。

无论你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职场人士,或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启示。正如詹国枢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而阅读《听凭风雨来》,无疑是开启这一认知之旅的绝佳起点。

全书总字数:188千字

阅读时长:5至8小时(书很好读,读书快的话,半天时间就能看完)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作者 / 烽火数讯数字内容智能生产平台

提示词编辑 / 吴淑萍

编后小议:

自己的作品,被AI评价并撰写成文,这在老詹,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感觉如何?说句实话,一般般吧。尽管,AI尽说我的好话;尽管,AI的一些评价,还算到位;甚至,某些提法,还颇有新意。

但是,我得坦率地说,这样的文章,像其主人(机器)一样,比较死板,比较规范,没有灵气,并不生动。尤其是,缺乏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比如,"第一次读老詹这本书,是一个雨后的清晨……”

这,或许是AI写作的一个通病吧?

一个没有血液和灵魂的机器,怎么可能写得出充满感情,有血有肉而又直击灵魂、打动人心的文章呢!

不必苛求这位小伙子(我以为它应该是个小伙子)吧,

能够在短短时间阅读一本著作并写出评论,算不错了。

我给打80分。

下回,继续改进,争取90分,

甚至100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