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创意小达人,他的创造力小幼苗需要你的呵护

安姐情感故事 2020-04-01 15:30:14

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孩子天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的确,伴随着孩子出生、成长,孩子体内蕴藏的创造力也如一颗种子吐露新芽,开始一步步生长。只是,虽然孩子有着天生的创造力,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创造力都能茁壮成长。来自大人的种种行为,在陪伴、规范、指导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可以有效地引导、加速孩子创造力的成长,另一些却是在事实上阻碍着创造力的发育,甚至扼杀掉刚刚萌芽的创造力小幼苗。

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应试教育的紧箍咒几乎从孩子弗一出生便在他们的头顶上空不断回响,这种情况下还能顾及到孩子创造力培育的,都还算是在育儿方面有一定见地的了。多数父母,在乎的不是孩子是否有创造力,而是孩子报了哪些补习班,学了哪些特长,每门功课分数多少……

在这里我很想说,呵护孩子的创造力,跟你要不要让孩子去适应应试教育,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并不矛盾。所以,做父母的不妨从孩子幼时起,抓住一些细节,把握一些关键,保护好孩子身上可贵的创造因子,让它们不至于因为将来应试的各种压力而被横刀扼杀。毕竟,综观浩瀚的人类发展史,哪一项改变人民生产、生活的成就不是由创造力起步的呢?

想要呵护孩子的创造力小幼苗,其实也不那么难,只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一下几个关键就好:

1.营造环境,提供道具

创意=旧元素+新组合。所以要培育孩子的创造力,充足的道具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本身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四周的物品可以做何功用,可以怎样用于自己的小游戏,所以只要看到感兴趣的物品,便会拿过来摆弄两下,拆一拆,分一分,掰一掰,磕一磕,砸一砸,装一装,转一转……一件小东西,在他们手上如施了魔法一样有若干种玩法,这些玩耍的过程,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积累经验,同时又有很多新的想法在玩耍的过程中诞生。

所以,大人们不仅不应该阻止孩子的各种玩耍,反而应该为他们营造适合玩耍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和精神的环境。比如我们可以从家中随时找出一些不用的废旧物品,让孩子尽情摆弄,不过最好是剔除掉那些有可能给孩子身体发肤带来伤害的东西,包括(剪)刀、金属丝(线、条)、打火机、陶瓷用具、钢(铁)钉等。旧的塑料杯(盆)、纸盒、袜子手绢、牙刷、勺子……几乎每一样东西,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玩法。

除了在家中找,在外面如果我们发现了好玩的东西,也可以带回家给孩子,以丰富他的玩具库。

精神环境方面,家中成员要统一认识,明确让孩子充分地玩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发展。有了这个认识,家庭成员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都尽量默契地只是从旁协助、保证安全,而不要横加干涉,扫孩子的兴,更不要从大人设定的界限出发去限制孩子,动辄对孩子说“不”,阻止孩子的玩耍、创造。

如果你有些时候实在无法做到鼓励孩子看起来毫无章法的疯玩,那最起码,也可以先抱以放任的态度。

另外,当看到孩子在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时,如果不是必要,最好不要去打搅和打断他。虽然孩子在幼时还不会主动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显然他有权利被尊重,并且,让他自己专心地玩耍,对培养他的专注力也是很重要的。

2.多加启发,少做指导

大多数父母在实际育儿过程中所做的恰恰是与此相反的。也就是,他们比较热衷于给孩子在每件事情上给予指导,却不懂得如何启发孩子。

曾经见过一对母子,小孩大概两岁的样子,他们在操场上玩,小孩首先拿着一个球在操场的一角扔着玩,本来玩得挺高兴的,他妈妈突然说:“来,壮壮,我们到这边玩,这边比较干净。”其实这边和那边,看起来都差不多,卫生程度差不了多少,但妈妈可能觉得另一边更干净,所以让孩子转移阵地。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不玩球了,他从操场边拣了块小石头,就地趴在操场上胡乱画起来,并且对着自己画出的印子高兴地哈哈笑,眼神里充满了发现的快乐。

这时妈妈又上来了,她说:“哎呀,地上多脏呀!”想把男孩扶起来,但男孩固执地不肯动,并且作势要哭。他妈妈没办法,就跟他妥协地说:“你想画画是吗?妈妈教你,但你要先起来。我们可以蹲着画。”

她从旁边另找了块石头,然后郑重其事地找出一张面巾纸,把眼前的一小块地方擦干净,并且把自己拣的石头递给男孩,同时要把他扶起来。小男孩撅着嘴,勉强坐起来,但却不接妈妈的石头,而是爬起来就又跑到别处去了。妈妈还在后面追:“壮壮,妈妈教你写字……“

幼时孩子的玩耍,常常是没有什么章法,也不需要什么规则的。习惯了整齐规范的大人,可能会觉得这很不像话,觉得孩子的没有章法会让别人对自己这个做父母的产生不好的印象,孩子是父母的脸面嘛。

孩子是父母的脸面这话并非说不过去,关键要看这父母要的是什么样的脸面。父母如果觉得孩子眼下规矩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心智能够得到良好的发育,那么孩子怎么玩耍、衣服有多脏,这些也就不那么需要在意了。

所以,在我看来,父母在陪伴孩子玩耍的时候,与其在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指手画脚、好为人师,不如放宽心,像个大朋友一样,以陪伴为主,偶尔加上一些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启发性的建议。这样情况会大不相同。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