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司马曹真兵分四路大举攻蜀,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因何撤军?

娇洋看过去 2024-05-08 06:55:39

蜀国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弱小者,却不甘于偏安西南一隅,亦或是为拓展战略生存空间,反而频频对三国中国力最强大的曹魏发起主动进攻,面对来自蜀汉的不断骚扰,曹魏边境一日数惊,不胜其烦。

魏明帝曹睿在位时,面对诸葛亮屡屡兵出祁山,三番五次不停发起挑衅,不堪侵扰的魏明帝决定出兵攻蜀,打击诸葛亮的嚣张气焰,他发誓要让蜀国尝尝被痛殴的滋味,也要让诸葛亮明白强大的曹魏才是三国老大,魏国领土绝不是他可以随意出入的。

史载,曹魏太和四年(230),接替曹休担任魏国大司马的曹真向魏明帝曹睿上疏,建议出兵击蜀。他认为西蜀多次犯境, 为患甚剧,建议明帝下旨出动数路大军伐蜀。魏明帝采纳其建议,于是,在诸葛亮对曹魏发起三次主动进攻后,曹魏终于转守为攻,一场南下攻蜀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刚升任大司马的曹真立功心切,因此急不可耐地要反击西蜀。曹真是魏国宗室,但他上位并不是全靠显赫出身,在众多曹魏宗亲子弟中,他还算是有点能力的。史载,曹真以“鸷勇” 著称,立过显赫战功。这样一个人物,怎能忍受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因此,他提出兵出斜谷(秦岭谷道之一,今陕西眉县境内 )直捣汉中的用兵计划。魏明帝曹睿召集群臣商讨,司空陈群对曹真的进军路线有不同的看法。

陈群表示,斜谷道地势险峻,崎岖难行,大军难以进退,且粮草转输异常艰难,必会遭蜀军截击。陈群侍奉过曹操、曹丕,如今又侍曹睿,是三代老臣,智计出众,威望颇高,因此年轻的曹睿不能不认真对待他的意见。曹睿采纳陈群建议,让曹真仔细斟酌,再拟进军路线。

不久,曹真再次上表,提出经子午谷直扑汉中的用兵计划。这条道路因为北口距长安不远,后勤补给要比斜谷便利许多。不料陈群又表示反对,他提出了一大堆理由, 什么劳师远征耗费巨大啦 、此刻还未到灭蜀最佳时机啦...... 曹真失去了耐性,认为陈群年老胆衰,又是个文人,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因此将他的劝诫当耳旁风,极力怂恿明帝曹睿下令出军攻蜀,明帝也年轻气盛,遂下诏令大军择日南下长安,准备讨伐蜀国。

曹真亲率魏军主力入子午道 ,左将军张郃兵出斜谷,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溯汉水出西城(今陕西安康),大将郭淮、 费瑶率部自武威南进, 再经斜谷道穿越秦岭,直入汉中 。随后,曹真、张郃、郭淮兵分四路,开始了魏军首次讨伐西蜀的战事。

诸葛亮得悉数路魏军正分进合击,大举来袭的消息,并不慌乱,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切,早在他第三次北伐结束后,就未雨绸缪,在汉中郡治南郑的东、西方向修筑了两个坚固的军事要塞,做好了据险固守、阻抗魏军来攻的各项军事准备。

面对曹魏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曹真、司马懿等亲自率军南征,诸葛亮虽早有准备,但也明白此战必十分艰难,然而既然魏军已经倾巢而来,自己也不能示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迎难而上了。他立刻督率将士加固防守设施, 增兵扼守大城固、赤阪等军事堡垒 ,加大对各处军事要隘的防守力度,并令中都护李严率部至汉中共同阻抗曹真。

李严素来与诸葛亮貌合神离,又不满被调离江州(今重庆),于是阳奉阴违,拖拖拉拉,迟迟不开拔。诸葛亮于是上表后主,举荐李严为骠骑将军,又保举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以拱卫蜀汉后方。李严这才率部离开江州,北上镇守汉中。

曹真急于建功,思虑不周,在诸事尚未齐备的情况下就出军大举攻蜀了。汉中虽是盆地,但周边山环水绕,易守难攻,加上魏军出征时正值雨季,大雨连绵不绝,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栈道冲毁,道路断绝,原本就艰难的行军因天时不利而难上加难。在道路泥泞,栈道被冲毁的不利情况下,魏军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行进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消息传回京师后,陈群、华歆、杨阜等都认为再这样下去必“靡费军资” ,而此时正值“年凶民饥”、“军用不足”的困窘之时,因此他们一起上书劝谏明帝,劝他下令撤军。魏明帝不好违背众意,只好下诏令曹真撤军。

彼时曹真大军正艰难地跋涉在半道上,但其前锋夏侯霸已经率军突至兴势(今陕西洋县东北20里),并在蜿蜒曲折的逼仄山谷中扎营休整,以等待曹真主力前来会合。

夏侯霸的军营被进山采药的蜀国百姓看到了,于是立马报告驻扎在附近的蜀军。蜀军见夏侯霸孤军冒进,立刻出兵发起攻击。夏侯霸虽然骁勇,所部也是魏军精锐,但毕竟兵力有限,孤掌难鸣,被打死打伤不少,差点被蜀军团灭,所幸部分援军及时赶到,才得以脱困解围。

前锋差点覆灭,后方难以前行,魏明帝下令撤退的诏令又如时送至,曹真虽心有不甘,却不能抗旨不尊,只得放弃他的伐蜀计划,于230年9月勒兵撤回。

阳溪之战,魏延设伏击溃郭淮

兵家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就在曹真率大军讨伐蜀汉时,诸葛亮也早就派名将魏延、吴懿率军西入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魏延足智多谋,能攻善守,是蜀汉难得的将帅之才。他和吴懿奉命率偏师西入羌中阳溪,利用阳溪山势险峻,沟谷纵横的地势,准备用蜀军步兵与曹魏骑兵大战一场。毕竟善于骑战的魏军狭窄的山谷里难于发挥其速度优势,而步兵的连弩却是阻击利器,能大量杀伤施展不开的敌方骑兵,因此魏延、吴懿在阳溪之战中以寡击众,大破曹魏名将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瑶的部队,歼敌至少数千人(史料未详细记载),在远离蜀军主力的情况下取得了这场防守反击战的大胜。

魏大司马曹真策动了轰轰烈烈的伐蜀行动,却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大军还没行到目的地 就草草收场了。此外,魏延率偏师大破魏将郭淮、费瑶陇西军团的阳溪之战,史料记载简略,几乎一笔带过,陈寿在《三国志》中用“大破”二字来形容,可见此战规模并不小,灭敌数量不少。魏延因此战而声名大噪,达到其人生的高光时刻,汉中防御战结束后荣升“征西大将军”,已经跻身上将级别, 足见此役获胜对于整个汉中防守战的重要性。

曹真兴师动众攻伐西蜀,非但没有收获,还空耗了曹魏巨大的钱粮以及作战物资,魏明帝虽未加斥责、惩治,但他自己却颇感愧疚 ,乃至长期悒悒不乐。史载,曹真善待士卒,“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鞍马劳顿加上抑郁成疾,回军不久就大病一场,终于太和五年(231)年底病亡,追谥元侯,由其子曹爽袭职。

诸葛亮顺利地抵挡住了曹魏大军的大举进犯,加上有魏延取得的阳溪大捷,大破曹将郭淮,捷报传至成都,蜀国上下一片欢腾。诸葛亮见军心振奋,民心可用,遂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他的下一次北伐行动。

【配图源自网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