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百年巨富豪宅段家楼,不仅能领略气势非凡的德式建筑群,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景区里还能吃到井陉矿区特色美食。
整个别墅区逛一大圈,再加上地下暗道走一圈,用了两个小时,到饭点了该吃点什么呢。
景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该有的配套餐饮是有的。
职工食堂。在总办大楼旁边,一座红砖大礼堂样子的建筑,是修建于七十年代的工人食堂,这里开放了一小部分,做自助餐。大部分空间做展览展示、工人书社和售卖文创产品。
这是自助餐区,装修风格同样是走民国风,以卡包为主,在这个拍个民国剧也没有违和感。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毕餐了,只剩下一些凉拌菜凉拌菜之外,价格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三四十一位。
特色食品摊离开职工食堂,看到这个标志性的大烟筒,路过几栋有岁月感的平房,沿路有一排摊位,售卖矿区土特产和散装食品,虽然不能当正餐吃,有些东西外面难得一见的,当了小零食也是不错的。
说几个我印象深刻但是名字不确定的油炸食品。
第一个,直接当零食吃的,咸香口味,又酥又脆,咸香味依靠面里夹杂的这个棕色点状物来提供,但这个东西是什么我说不上来,味道和炸酥的葱花很像。
第二个,好像叫面菜。
以前老百姓生活困难,吃肉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太行山下的大锅菜里怎么可以没有五花肉呢,于是老百姓发挥智慧,用便宜食材来代替,和两种颜色的硬面团(深色面团放的调料我猜测是酱油),深色和浅色交叠,再纵向切开,横截面看起来就像五花肉了。
下锅油炸,脱水定型,但不能直接吃,特别硬,煮大锅菜的时候和大锅菜炖在一起,遇水膨胀后更像五花肉,所以啊,条件不好的当年,老百姓吃的大锅菜是素的。
第三个,我真叫不上名字来,反正口感是酥松的,有咸甜两种口味。
第四个,我认识,叫排叉也叫麻叶,小时候我妈给我炸过,酥酥脆脆的很好吃,好多年没吃了。
这些年出于健康饮食的角度考虑,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身体内不缺油,我已经不怎么留恋油炸食品了,华北广大人民对油炸食品的热爱,是出于上个世纪食物匮乏的身体需求,这种唤醒记忆的老味道,不妨买来尝一尝。
特色餐饮区我买了点炸红薯片,再向前走,是两列红色的砖房,人逐渐多了起来,这里是吃正餐的地方,我们的午饭在这里解决了。
抿须
我姥姥特擅长做这个,我大舅妈是机械厂的,特意自己定做抿须工具,就是一块长方形铁板,凿满小圆孔,叫“抿须床”。
先烧水,把“抿须床”架在锅上,再放上一团柔软的面团,最后用一个铲状物边搓边挤压,这一锅个动作叫“抿”,抿出来的面是短短的须子状面条,所以得名“抿须”。
抿须落在锅里,开锅即熟。
买抿须的人很多,大家都想吃这口,等了二十多分钟才吃到。
用的是太行山区老百姓常吃的土豆豆角猪肉卤,味道有点像腌肉面,抿须滑溜溜的,我直接用勺子吃了,爽滑爽滑的。
姥姥走了好多年了,这碗抿须真是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
大锅菜
大锅菜有极强的包容性,我觉得能混合在一起味道不冲突,一切皆可大锅菜。
这里再说说我姥姥,她做大锅菜的主料是白菜、豆角、海带、豆腐、粉条、大肉片,我妈做的只有白菜粉条豆腐和一点肉,但都不违和,都是家的味道。
这碗大锅菜稀松平常,没啥特点,不过豆腐品质还不错。
扒糕在石家庄地区,扒糕是常见美食,而井陉矿区的扒糕尤其出名,我个人感觉,矿区扒糕口感更扎实,荞麦面的比例大,麦香味更浓,有点扒糕出于节约成本原因,白面添加的过多,吃着软趴趴的,糊嘴。
这家店叫张家井扒糕,店内宣传板上有详细的介绍,矿区张家井村的扒糕距今已有130年历史。
扒糕是圆饼状的,大妈放在手上切成不规则块,满满一盘,我们坐在马扎上守着长条桌,用竹制小叉子蘸着蒜汁吃,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市场里吃扒糕的感觉。
凉皮
矿区凉皮是黄色的,面皮较厚,不用麻酱。我和表妹都特别喜欢这个凉皮,尤其是它的料汁,别处吃不到这样的味道,是一种浓郁的复合香味。
不过这里的凉皮一般般,我爸说最好吃的是汽车站门口那家的。
烤包子
几个人吃了上面这些,还没吃饱,又要了几个烤包子。
外皮脆硬,羊肉洋葱馅配黑胡椒,原料上一点也没有打折扣,新疆特色美食来到太行山麓,做得有模有样,味道还不错,真是体现矿区人民实在的本色。
总结一下:
看看正丰矿旧址,到段家楼逛逛,再吃点特色食品,一上午时间足够了。吃完饭,这边还有一列红房子,进行“正丰记忆”的展览展示和文创产品售卖。
又看到这张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珍贵照片,聂荣臻元帅和获救的日本小女孩。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的父亲加藤清利就是井陉煤矿火车站的工作人员。
景区宰客,在段家楼是不可能的,这里的饭非常便宜,便宜得好像是上个世纪的物价:凉皮五块钱一份,抿须最便宜的三块五一碗,最贵的没超过五块钱,大锅菜三块钱。
好久没吃过这么便宜的饭了,门票团购价24元,逛一两个小时,吃了这么便宜又朴实的饭,真是看出矿区人民的满满诚意,体现太行山下老区人民的朴实敦厚。
段家楼,值得一去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