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院都有人才计划,除了医院内,还有县、市、省等各级、各类的人才计划,医生不管入选了哪种“人才”,都既有荣誉,又有实惠,更重要的,对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也不仅仅是有名义的人才,医院、科室也会培养一些没有名义但实际上自己看中的人才。
所谓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人才,可被当做人才进行培养的医生,却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筛选出来的。
很拗口是不是?
换句话说,你得先是人才,被筛选出来,被认定的确是人才,才能得到进一步培养。
有人说你唠唠叨叨写这么多干嘛?
之所以写这么多,是因为有医生朋友私信我,说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却感受不到科室、医院对自己培养,想上进而不得门路。
不知道我唠唠叨叨写这么多,算不算回答了这位医生朋友的问题。
这位医生朋友的困惑在职场更常见。
职场说白了就是公司支付员工工资,员工解决公司交办的任务,本质上是价值交换、各取所需。
不言而喻,公司需要得力的员工,员工需要给力的公司。
如果员工不满意怎么办?说起来很简单,“要么忍,要么走”,做起来却相当不简单,员工的痛苦往往来自于,忍不了,不敢走。
当然公司也有痛苦,公司的痛苦来自于,员工不想忍,还不走。
医院和公司不同,医院更加温情,没有公司那么残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员工成长是员工自己的事,他不想成长,你拖拉硬拽也没用,他想成长,你没有条件他创造条件也会上。
医院需要做的,是创造出医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好的医院做得更多,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筛选出合适的医生加以培养。
要注意,合适的医生是先筛选出,再进行培养,先后次序别搞错。
也就是说,医生的人才之路,是筛选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明确了这个,医生想走上人才之路就清楚该怎么做了:做强自己,并有能被看见的成果。
举几个例子:
由于医术很多时候不可量化,很难比较医生医术的高低,但诊治的病人多、没有医疗纠纷、病人中的口碑好,却是可以被认可的;
手术能力强,并发症少,病人可能了解不到,医院内部却不难评判;
科研做得好,课题、文章一大堆,说都不用说,人人看得见;
……
医生想要成为人才,先要做强自己,并有能被看见的成果,接着,就等着医院或者科室筛选呗!
有名义也好,没有名义也好,你强大了,医院或科室总会把你当成人才重点培养。
你说没有啊,哪有这么公平,重点培养的人才不光自己强就够了,还得需要点儿门路。
不能说这种现象不存在,但多数还是靠真刀真枪去比拼,就算你落选了,就算你还是不被医院、科室所重视,你的强大,本身不就是人才吗!
而且,是人才哪有不被重视的道理。
劝人学医天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