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地主出狱后托人写信给王震:您还记得那1000担救命粮吗?

掩饰千般不舍 2024-12-10 11:18:18

1991年,一封信摆在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的办公桌上。信的开头提到了1945年那段特殊时期,在湖北环潭镇向廖姓地主借粮的往事。46年前的那个寒冬,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陷入重围,粮草告罄,正在生死存亡之际,廖家的毛老太慷慨解囊,送出了一千担救命粮。如今,这段往事再度被提起,只因廖家后人遭遇困境,需要王震为当年的借粮之事作证。这封信不仅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更道出了一个关于信义与恩情的动人故事。

膏盐巨商显赫门庭

在湖北环潭镇,"廖三家"的名号响彻大半个世纪。这三个商号分别是"廖信记"、"廖爱记"和"廖利记",代表着廖家三代人的商业传奇。

故事要从一位叫毛老太的女子说起。这位出身封建地主家庭的才女,嫁入廖家后成为廖临轩的正室,将偌大的廖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光绪八年,廖临轩通过一位意大利传教士的介绍,结识了一位陷入困境的徐姓矿商。这位矿商因打官司失利,不得不低价出售一口名为"惠然井"的蓄卤矿井。

面对这个机会,廖家上下却踌躇不前。唯有毛老太以自己的田产作保,力排众议支持丈夫购买矿井。这个决定为廖家打开了致富之门,仅用一万二千串铜钱就买下了这口"摇钱树"。

从此,廖家正式进入膏盐业。廖临轩创立了第一个商号"廖信记",开启了廖家的商业版图。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廖家抓住机遇迅速扩张。

不到四十年时间,廖家的产业从一口矿井扩展到五口矿井,拥有一千石田产。他们在廖家寨修建了一座能容纳五百人的天主教堂,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

廖临轩去世后,毛老太独自掌舵家业。她的二儿子廖石庵继承父业,将"廖信记"进一步扩大,还创办了新的商号"廖爱记"。

1928年,毛老太派长孙廖复初前往应城协助管理矿业。抗战爆发后,应城沦陷,廖复初返回廖家寨,与祖母一起主理家务。

抗战时期,廖家寨位于国民党第五战区,成为抗日军队的重要活动区域。国民党127师和新四军第五师都曾在此与日军交战。

在这段艰难岁月里,廖家积极支持抗日活动。他们不仅为127师师长陈离提供食宿,还向抗日游击队捐赠了一万斤食盐。此外,廖家还向应城抗日政府捐助了一万日元,以支持抗战事业。

这样一个显赫的膏盐世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始终保持着家族的荣誉与担当。他们的善举,为后来王震部队的救命粮埋下了伏笔。

冰天雪地求援救命粮

1944年末的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迎来胜利曙光。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接到中央命令,率领359旅四千余人南下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部队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穿过太岳根据地,一路挺进到河南境内。这支队伍在1945年春节时抵达大悟山根据地,本想在此稍作休整。

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让这支部队伤亡惨重。没有弹药补给,没有粮食供应,战士们在敌后艰难跋涉。

原本计划建立的鄂南根据地计划就此搁浅。王震只得带领部队继续向南,进入湖南境内,并将部队改名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中央军委同意359旅北上,暂时结束这次艰难的南下长征。

就在这时,国民党军队沿着陇海线、平汉线北上,在河南洛阳集结了40军、90军。加上湖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为了打破这个困局,中央指示河南军区和北上的南下支队会合。11月2日,王震的359旅在湖北枣阳与李先念的5师胜利会师。

三支部队会师后组建了中原军区,军队规模达到六万余人。蒋介石闻讯大怒,立即调集十四个师的兵力,企图在桐柏地区围歼我军。

359旅在攻克枣阳后撤至洛阳店、环潭镇一带修整。此时天降大雪,寒风刺骨,加上长期作战,部队的粮食储备已经见底。

战士们又冷又饿,士气低落。更糟的是,他们正处于重围之中,外界的补给根本无法运达。没有粮食支撑,后续的战役转移就无法进行。

王震找到了鄂北行署专员李实,希望能够解决粮食危机。但当时解放区的地方行政机关刚刚建立,人手稀少,物资匮乏。

李实绞尽脑汁思考对策。在这个危急时刻,他想起了环潭镇有一个叫廖家的膏盐世家,家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

这位毛老太不仅家财万贯,而且在抗战期间就多次支援抗日力量。李实决定去找毛老太求援,希望能够解决359旅的燃眉之急。

359旅的六千将士命悬一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粮食补给,不仅无法完成战役转移,更可能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全军覆没。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实带着最后的希望,踏着厚厚的积雪,向廖家大院走去。这一走,就为后来那惊天动地的一千担粮食之援埋下了伏笔。

雪夜借粮情义千钧重

李实来到廖家大院时,天色已近黄昏。廖家的仆人将他引到了内堂,毛老太正坐在太师椅上烤着火盆。

李实向毛老太说明了来意,详细讲述了359旅的困境。六千将士在环潭镇附近,没有粮食补给,寒冬腊月里难以为继。

毛老太听完后立即站起身,让管家取来账本查看。管家翻开账本报告说,各个粮仓里还储存着一千多担粮食。

这批粮食原本是廖家准备过冬和来年春耕用的。但毛老太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打开粮仓,将一千担粮食送给王震部队。

管家提醒说要不要打个借条,以便日后讨要。毛老太摆摆手说这是支援革命军队,不需要借条。

当晚,廖家的粮仓就忙碌起来。仆人们打着火把,将一袋袋粮食装上马车。天寒地冻,但大家干劲十足。

为了避免引起敌人注意,运输队伍分成几批,沿着不同的小路送往359旅驻地。运粮队伍在夜色掩护下,悄悄穿过环潭镇的小巷。

当第一批粮食送到时,359旅的战士们激动不已。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后勤部门立即组织人手搬运粮食,分发给各个连队。

整整一夜,廖家的运粮队伍往返多次。直到东方泛白,一千担粮食才全部运送完毕。这批粮食不仅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还为后续的战役转移提供了保障。

王震得知是毛老太慷慨解囊后,专门派人送去一封感谢信。信中说道:"廖老夫人乐善好施,支持革命,此恩此义,永世难忘。"

这一千担粮食,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知道一担等于一百斤,一千担就是十万斤粮食。这在战乱年代,足以救活上万人的性命。

毛老太的义举在当地传为佳话。她不仅没有因为自己地主的身份而袖手旁观,反而在革命军队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批救命粮不仅帮助359旅渡过难关,还为部队后续的战斗提供了重要支持。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部队才能继续北上。

几天后,359旅趁着夜色,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临行前,王震再次派人向毛老太道别,表示日后必有重谢。

从此以后,这段借粮的往事就被深深地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46年后,一封信的出现,才让这段尘封的记忆重见天日。

四十六载终偿救命恩

1949年后,廖家的处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地主阶级,廖家的财产被没收,家族成员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毛老太在解放初期就去世了,她的儿孙们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岁月。到了1978年,廖家后人终于得到平反。

1991年春天,廖家的后人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当年359旅的老战士。这些老同志回忆起46年前的那个寒冬,仍然记得廖家送来的救命粮。

廖家子孙托人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信中详细叙述了当年借粮的经过,希望能够为廖家正名。

王震收到信后立即批示:"此事属实,当年若无廖家一千担粮食相助,359旅恐难渡过难关。请湖北省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妥善处理。"

湖北省随即成立专门调查组,深入环潭镇走访当年的知情人。通过查阅档案和收集证言,调查组确认了这段历史。

王震亲自写了一封回信给廖家后人。信中说:"46年前的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廖老太太的义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王震的关注下,当地政府对廖家的历史问题进行了重新评定。廖家后人的政治待遇得到改善,生活也逐渐好转。

这个故事在当地引起轰动。很多人这才知道,原来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有这样一段跨越阶级的感人故事。

环潭镇的老人们又重新讲述起当年的往事。他们说,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廖家的马车在雪地里留下的辙印,就像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印记。

当地政府还专门在廖家旧址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这段历史。纪念碑的落成仪式上,359旅的老战士们专程前来参加。

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抚纪念碑上的文字,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他们说,廖家的大恩大德,永远都不会忘记。

这个故事也被收录进了当地的县志。县志中写道:"廖家虽为地主,但其义举救助革命军队,体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

如今,这段历史已经成为环潭镇的一张名片。每年都有不少人专程来此,追寻这段动人的往事。

这个跨越46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无数普通百姓的支持,才造就了最后的胜利。而这些普通人的善举,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