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做靓“民营经济”“历史文化名城”两张名片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

重庆与世界 2024-10-14 13:53:12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琼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10月14日上午,我们举行“扛起新使命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9场。邀请到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先生出席,向大家介绍唱响做靓“民营经济”“历史文化名城”两张名片,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的相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女士,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先生,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先生,他们还将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融巴蜀灵气,兴天下荣昌!建县1266年,得名651周年,荣昌取“繁荣昌盛”之意而得名。荣昌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是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城。荣昌区位优势明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正在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荣昌畜牧资源富集。拥有西南大学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一校一院”等科研院校、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是中国畜牧科技城。荣昌宜居宜业宜游。拥有夏布小镇、安陶小镇、万灵古镇多个特色古镇,围绕运动健身、康养研学、旅游度假、就业创业等,打造“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城市。

当前,荣昌区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围绕川渝合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美丽宜居“六个方面”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

我们抢抓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渝西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随着成渝“双城记”上升为国家战略,荣昌成为川渝交流合作的重要目的地,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合作峰会,目前荣昌区实现了从“川渝地理边沿”到“一体化发展前沿”的蝶变。我们依托川南渝西发展试验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两大平台”,联合隆昌共建“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荣昌区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市委的要求,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打破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界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

荣昌区这几年由农业县到工业区,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兴区、工业强区,进一步提升我区综合实力。荣昌区2015年撤县设区,明年就是我们撤县设区的10周年,这10年来我们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突出六大抓手,大抓制造业、大抓科技创新、大抓招商引资、大抓民营经济、大抓项目建设、大抓数字建设,突出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一方面,我们突出优势和特色,也就是农牧特色,我们推动生猪向畜牧业、食品加工业拓展,现在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已经成为荣昌区的主导产业,陶向瓷产业转型,日用陶瓷、环保陶瓷都是作为我们很大的产业,我们形成了服饰产业集群,引进了中国乔丹、拉波尼等服饰企业。另一方面从无到有,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战新产业”建链成群,现在市里给我们批了六大产业园,即电子电路、休闲食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形成“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最近5年,我们每年的工业投资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长,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从2020年的25%上升到40%,制造业贷款增长两倍。荣昌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新兴工业区”再到“全市工业大区”的蝶变。我们将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荣昌高质量发展。

我们把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力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企业投资大幅提升,民间投资增长保持在30%以上,民营经济贷款增长保持在25%以上,目前银行存贷款余额由700亿元上升至1200亿元,荣昌高新区现在是国家级高新区,实现了从县级工业园区到市级、国家级高新区的跃升,荣昌实现了从少人问津之地到纷至沓来之城的蝶变。每年我们要举办民营经济活动周,在11月初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周”,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荣昌区还着力围绕文化建设,打造“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市政府批准荣昌为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是重庆38个区县第四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要举办历史文化活动周,打造民俗文化巡游等活动,每年要吸引上千万的游客到荣昌来旅游,数百名网络达人到荣昌直播,现在“千年非遗城·繁荣昌盛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荣昌区从一个无名的小县城成为文旅繁荣的网红城市。安陶小镇今年被评为4A级景区,安陶小镇、万灵府邸都是4A级景区,常年特别是通过传统节日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今年国庆期间荣昌外来游客180万人,形成了“百万人游荣昌”的繁荣景象。我们将持续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吸引游客从景区观光式旅游,到文化体验式旅游,再到全域沉浸式旅游的转变,推动荣昌从网红走向长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请问荣昌具体是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 荣昌民营经济的比重比较高,全国是“56789”,重庆也是“56789”,荣昌民营经济73%的科技创新是民营经济,80%的GDP、80%的税收、93%的就业、99%的经营主体是由民营企业创造。所以我们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叫“78899”,民营经济是我们的生力军,更是我们的主力军。民营经济要做大做强,营商环境一定要做好。我们做了充分调研,在2022年,区里就召开了首届民营经济大会,提出“123456”的营商环境。“1”即来了就是一家人,“2”是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3”是三个尊重,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尊重纳税人,“4”即“四个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5个”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6”即“六个不”,不要把自己当官、不要对企业说“不”、不要当“二传手”、不要事不关己、不要“本本主义”、不要夹杂个人私利。区委提出我们只有持续做好“123456”,才能保持荣昌区民营经济“78899”的格局,要巩固荣昌区民营经济“78899”的格局,我们要持续做好“123456”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荣昌区的生力军、主力军,也是我们就业的压舱石,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社会事业的守护者。当前,民营经济是荣昌最靓丽的名片,民营企业是荣昌发展最大的优势,民营企业家成为荣昌最宝贵的资源。当前,经济在恢复期间,也存在很多压力,民营企业目前投资的信心不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经济改革为牵引,推出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改革措施,特别是我们看到在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上,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也包括扩大内需、解决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政策,还包括对房地产止跌回稳、对资本市场提振信心等,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荣昌区要继续秉持“再怎么支持民营企业也不为过”的理念,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总。我们要破除主客之分,召开民营经济大会是请企业家坐在主席台上,推动“一家人”的理念深入荣昌的广大干部、企业家心中。荣昌区始终把服务企业作为首要任务,书记、区长就是民营企业家的“服务员”。我们也建立了“企业之家”,每周要梳理各级各部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目前每年解决企业在用电、用工、用气等一系列问题有1000多件。荣昌区始终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多为企业“搭台子”“破圈子”“建池子”“揽单子”。比如我们帮助惠达卫浴推销马桶,还帮助马可波罗卖瓷砖。荣昌的民营企业需要金融支持,我们就建立了“六大资金池”,支持民营企业贷款1000多笔,累计金额达到60多亿,政府成立担保公司帮他们融资担保。我们也坚守为企业服务是本职本分,连续开展企业评部门、部门评企业”“促机关作风转变、促企业健康发展”“双评双促”活动,聘请各界人士任营商环境观察员,开展专项整治,以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

荣昌区坚持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也将按照刚才记者朋友提出的,继续优化“123456”营商环境配套制度,让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赚得到钱。

再过十几天就是10月28日至11月3日,我们将举办2024年荣昌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以“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为主题,组织开展“一个大会、两场展会、三十余项活动”等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活动。我们也将推出在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更加细化的措施,这些措施就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9月26号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我们这一轮改革当中提出两个重点,待会儿李冬常务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是惠民、一个是强企,改革就是围绕着增强企业的活力、增强市场活力信心,同时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老百姓。所以你刚才提的我们下一步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政策力度只会增加,不会削弱。谢谢你的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请问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因地制宜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特色亮点?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荣昌的区位优势非常凸显,我们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这些年我们也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周边地区一起共下一盘棋、共育产业链、共建畜科城、共办民生事,打造了一批具有荣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具体来讲,我们主要就是:

紧扣平台抓项目建设。就平台来讲,川渝合作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有10个,涉及到荣昌的就有2个,一个是内荣农高区、一个是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在这个平台构架下,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双昌”农业园、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8个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投资91.7亿元,建成24公里双昌产业大道、年产1200万㎡线路板的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9万亩的“双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1万亩的玉米种业繁育基地、西南地区首个进境种猪隔离检疫场。

我们紧扣产业抓协作。聚焦成渝两地优势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抱团发展,推动实现特色优势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围绕发展陶瓷产业,与隆昌、泸州合作,开展联合招商、互采互配,共同打造中国西部陶瓷之都,玻璃瓶、土陶酒坛制品成为全国酒类包装规模最大的产区。同时,我们与四川射洪共建电子电路产业集群,37家企业与射洪互采互配、延链成群,2023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

我们紧扣创新抓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畜牧科技的优势,加快建设畜牧科技城。我们先后在四川内江、自贡等地建成国家生猪技术创新分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分中心、国家生猪交易分市场等26个分支机构,开展技术推广、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同时我们也参与制定《内江猪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推动2023年生猪线上交易量达到1005万头,实现交易金额达到152亿元。

我们紧扣民生抓共享。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名老专家在区中医院建设名医工作室,促成华西二院在区妇幼保健院开设远程门诊。成功引进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来荣合作办学。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每年为荣昌和四川的内江、泸州、重庆大足等各地群众提供就业服务20万人次以上。

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构建“年度任务+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合力提升内荣农高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能级,切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升级版。

中新社记者提问:请问荣昌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有什么做法?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近年来,我们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两个维度,分别提出了“十百千万”工程,深化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关于和美乡村建设。我们认为:干干净净是基本要求,和和美美是真正底色。近年来,我们开展乡村规划引领、产业提升、环境整治、建设提质、文明善治、城乡融合六大行动,打造了一批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休闲乡村和市级美丽宜居乡村。探索的“小院+”院落微网格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建成青年小院、学习小院、健康小院等特色小院500多个。以安富街道普陀村为例,我们统筹农林、水利、住建等资源,联合四川省隆昌市共同打造双昌合作示范园,在小院里、在池塘边、在果园中可以踏青、可以采摘、可以垂钓,甚至还可以烤串,大家可以尽情享受乡村之美,我们把小院的“院景”变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钱景”。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我们提出打造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街、1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0个美丽特色小院、10000户整洁美丽庭院示范户,让和美乡村串点成线、连片成势。这就是我们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十百千万”工程。

关于乡村产业振兴。说起荣昌,大家脑子里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荣昌农业三件宝:荣昌猪、荣昌卤鹅、荣昌粉条。“狮子头、黑眼膛,罗汉肚、双脊梁,骡子屁股尾根粗,嘴短三道箍”就是憨态可掬的荣昌猪,人送雅号“熊猫猪”。围绕荣昌猪,我们形成了完备的产学研体系,集聚70多家相关企业,品牌价值超过50亿元。说起荣昌卤鹅,每年有近400万只鹅飞上寻常百姓餐桌,国家地理商标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关于荣昌粉条成为火锅粉条首选,川渝市场八成火锅粉和酸辣粉产自荣昌。近年来,我们加快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引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产业链价值。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培育10户以上市级龙头企业、100家产业发展“百强合作社”、1000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带动10000户以上老百姓增收致富。这就是我们乡村产业振兴的“十百千万”工程。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双“十百千万”工程,农村环境更美、乡村产业更强、农民荷包更鼓的愿景一定可以早日实现!

新华网记者提问:请问荣昌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

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近年来,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壮大专项行动,助力民营企业增强信心、提质发展。今年1—8月,荣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43.8%。截止8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4.8%。我们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以改革的方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方面,全力强化服务保障。我们持续加大稳企惠企力度,迭代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政策》,将针对性出台《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措施》《优化政务环境工作措施》等系列政策,制定民营企业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让民营企业更加安心生产、放心经营。进一步完善企业需求常态化收集、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闭环处置等机制,深化“企业办事不出园”“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交地交证及拿地即动工”等系列改革。目前,企业从开办到注销59个办事事项集成减少到10个。加快建设电力错峰储能、蒸汽集中供应等项目,着力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等需求。

第二方面,全力激发投资活力。针对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我们深化投融资模式改革,制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介清单,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重点聚焦社会民生、城市运营、交通安全等场景机会,编制一批产业应用场景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1—8月,荣昌民间投资增长3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3%。同时,在已组建2支40亿产业母基金基础上,组建2—4支盲池子基金,不断壮大耐心资本。

第三方面,全力强化创新赋能。我们紧盯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健全产学研融合推进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特色中试平台。探索“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建设成渝科创中心、国家畜牧产业技术交易市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设行业大脑、未来工厂。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268家、“专精特新”企业36家、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101个,“生猪产业大脑”正式上线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荣昌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今年还承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减抗大会,请问荣昌如何培育发展畜牧科技新质生产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荣昌是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永久定点举办地。在今年4月,我们还举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减抗大会,在会议期间我们发布了“荣昌倡议”,正式启动“减少农场抗微生物药物需求,推动农业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十年行动”。今年9月,倡议的相关内容已经写入了第79届联合国大会全球宣言。我们在畜牧领域方面产学研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西南大学和畜科院等科研院校,还有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平台,可以说在全国都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句话就叫“全国畜牧看荣昌”。这些年,我们锚定以“荣昌猪”为核心的生猪产业,坚持打创新牌、念数字经、强产业链,加快建设畜牧科技城,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畜牧科技高地。

我们坚持深耕畜牧科技。依托在荣科研院校和科创平台,携手谯仕彦、舒红兵、张改平等院士专家团队,推进生猪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绿色高效养殖、重大疫病防控等三大核心技术攻关。比如,成功研发的SPF猪,已应用于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医美产品生产等;无菌猪可用于儿童疫苗临床前评估、人体器官体内培育等;新饲料添加剂“腺苷七肽”,可有效提高畜禽抗病、抗应激能力;消杀剂“二氧化钛”能够有效杀灭非洲猪瘟、口蹄疫和新冠等病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积极抢占数字赛道。今年智博会上,我们面向全球发布了数字应用成果—生猪产业大脑。目前已融合数据资源5000多万条,形成产业能力组件11个、算法模型37个、产业知识49万条,纳入市场主体16万多家。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构建了面向生猪全产业链的领域大模型—PigGPT,涵盖了产业资讯、价格指数、养殖技术等,能够为全国中小养殖户提供一站式的生猪数字综合服务。

我们全力培育产业集群。先后引育饲料兽药、农牧智能装备等企业100余家,兽药企业数量超过全市的60%,生物医兽药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饲料兽药生产加工、集散地。目前全区畜牧综合产值达200亿元,正逐步形成产业类别全、科技含量高、创新链条优、融合发展好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整合好科研资源,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整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电视台第1眼新闻记者提问:荣昌提出了加快建设成渝腹心人才集聚地,那么请问在吸引人才集聚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直以来,荣昌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才放在最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新荣昌人才计划”,持续打造“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人才品牌,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集聚度持续提升。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2万人,比2017年增长近80%。

为了做好人才这件事,荣昌全区都在行动。我们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特别是针对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对接引进。对产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70万元经费支持;对初创团队,给予最高300万元政策性担保;对入选国家级、市级重点人才计划的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在国家、市两级补助基础之上,区级再给予相关补助,形成三级政策叠加。

我们深耕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就业在荣昌,不用去远方”。我们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提出“打造青春家园、落实梦想政策、招募青春伙伴、营造活力氛围”等方面20条具体措施,着力让荣昌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荣昌更有为,把“千年荣昌城”打造成为“青年逐梦地”,以“心之所向”成就“行之所往”。

我们持续做优人才发展“大环境”。人才需要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每年拿出3000万元“真金白银”吸引人才,高标准规划配置人才公寓、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等,就是要以优化微生态“扮靓”大环境。与此同时,坚持从小事入手、从需求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子女入学、家属随迁、住房保障等人才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高频事项,切实当好人才“娘家人”,让人才牢牢站稳“C位”,全方位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成渝腹心人才集聚地。

过去的荣昌,以城聚才、以才兴城;现在的荣昌,百业兴旺、机遇良多;未来的荣昌,前景美好、虚位以待。在这里我们也向全球的人才发出邀请,真诚欢迎大家到荣昌来就业创业、投资兴业、安家立业,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在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区方面,荣昌是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荣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我区发掘的文物遗址有600余处,非遗代表性项目有198个,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人628名,全市最多,这是我们“千年非遗城”的底气所在。我们有以成渝古道形成的巴蜀文化,有以湖广填四川、客家人迁移带来的移民文化,有以“天下清官”喻茂坚形成的廉政文化,有以辛亥先驱张培爵、抗日英雄柳乃夫、抗美援朝战士吕玉久等荣昌儿女形成的红色文化,有以“东方梵高”陈子庄、电视艺术家邓在军等优秀人才培育的艺术文化,也有尔雅书院形成的耕读文化,有以荣昌卤鹅、羊肉汤、铺盖面为标志性的美食文化,有以缠丝拳、小洪拳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有以金钱板、河包肉龙、铁水花为特色的民间文化,还有以杀年猪、窑王祭祀为传统的民俗文化等文化体系。这些都是荣昌丰富的文化体系。

千年荣昌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发展,我们不断传承和创新,创作出更多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作品。一个地方没有文化,就缺乏灵魂。荣昌区把文化遗产、文化保护融入到现代城市的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近年来,我们投资建设邓在军电视艺术馆、历史文化展览馆等文化地标50多个,我们有非遗公园、体育公园,创作《千年荣昌》《海棠流香》《大明清官》等优秀文艺作品,极大提升荣昌的辨识度、美誉度。

我们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新的消费业态。当前,旅游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下沉,县域的资源、县域的旅游主要是文化和体验式旅游,荣昌区充分利用当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形成的新的旅游机遇,围绕周末游、亲子游、体验游,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我们现在提出“文化+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举办迎元旦年猪文化节、春节年货节、元宵游园舞龙、端午龙舟赛、七夕河灯节、中秋映月晚会等“千年荣昌”系列活动,打造窑王祭祀、汉服游园等沉浸式体验,特别是每年节假日区委区政府、党政机关所有停车场,目前有1.6万个停车位,包括外面的经营性停车场全部免费停放,今年国庆节到荣昌的车辆有30多万辆,春节、五一、端午、国庆等假期接待游客均超百万,荣昌高速路口车流不息、高铁站人潮涌动,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末休闲、亲子度假目的地。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全区文旅资源,建设好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塑造“千年荣昌”文旅品牌,打造“一都三城”,即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美食休闲之城,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荣昌旅游打卡,也希望通过你们的平台多宣传推介荣昌,吸引更多游客来荣昌体验小城的美好生活。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琼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10月12号,荣昌区专场发布会预告在网络平台进行发布之后,也收到了非常热烈的反馈,老旧小区改造、教育提升、城市更新都成为了网友们留言的热词。我们一共收到了网友留言是153条,其中有效问题高达109个,有效率非常高,说明得到了大家的有效关注。我们从中精选了2个网友关注度最高的话题,请发布人现场作回应。

网友提问: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关注老旧小区改造。有48位网友留言,问到了相关自己小区改造的一些具体情况。有的网友问,“我住在东益当学园小区,不好停车,能不能在附近多增加一些停车位”,还有的网友问“我家住在恒荣半岛小区,没有新能源充电桩,什么时候能统一安装方便大家充电?”看来大家的问题都非常具体,也非常具有针对性。市政府新闻办代表广大网友提问,请问荣昌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接下来会有哪有举措来回应广大网友的期盼?

△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

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感谢广大网友对荣昌老旧小区改造的关注。今年内我们将在海棠大道、滨河路等路段增设停车位80余个,这样就能缓解东益当学园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恒荣半岛小区周边已纳入全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和便捷超充基础设施规划,近期将在恒荣半岛停车场和香国公园停车场建设一批电动汽车超充站,周边群众很快可以用上。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一体完成了60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21个镇街场镇品质提升,累计新增停车位2000余个、加装电梯200余部,并配套建设了城市公园、健身步道,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民生幸福实现了“旧地升温”。接下来,我们将坚持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加快实施昌元、昌州等镇街6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我们坚持改什么,群众说了算。改造项目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我们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纳入到改造内容,实现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转变。比如,前期改造中,一些群众反映小区电线网线乱成“蜘蛛网”,我们创新“驻地网模式”进行整治,相关经验做法获得全市推广。

我们坚持怎么改,群众说了算。在改造中将坚持综合施策,全面实施排水排污、道路硬化、屋面防水等工程,同步对群众关注的电梯、停车位、充电桩、环卫设施等设施一并推进建设,真正实现“一次改造、全面提升”,彻底解决群众停车难、上楼难、设施旧、环境差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改造中群众对提升小区周边环境的需求,我们将持续实施“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动。目前,已利用周边裸露地、拆违地、边角地等地块,配套建成各类体育公园46个、健身步道462.7公里,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遇景”,实现群众家门口的“微幸福”。

我们坚持怎么管,群众说了算。三分靠改,七分靠治。小区改造后,我们将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探索多种方式的物业模式,积极构建更温暖、更信任的邻里关系,努力实现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比如,在昌元街道白象二期项目改造时,我们采取了“大街区”物业管理模式,建立了“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对改造后的37个老旧小区实行统一物业管理,引导居民协商集治、共治共享,不仅改新了“面子”,更改实了“里子”。

网友提问: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关注教育提升方面的,有31位网友留言问到教育方面的问题。有的网友问“老城区永荣中学的设施都老化了,能否更新一下,让学生娃儿学习环境更好。”还有的网友留言“荣昌区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市政府新闻办也梳理了大家的意见,向发布人提问,荣昌在改善城乡教育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惠民政策。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荣昌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首先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其次是我们这几年在教育投入方面花了巨资,中小学几乎进行了全面改建,投入了50多亿,新改建荣昌中学、陈子庄小学等14所学校,新增学位1.7万个。在“软件”方面,引进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小学和初中推动集团化办学,比如区里几个重点学校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也注意到学校里的“小胖墩”“小眼镜”比较多。究其原因,教育评价机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运动健身氛围,全民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荣昌是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我们针对各个人群的健康状况,提出中老年人“降指标”、中青年人“减体重”、青少年“强提质”,叫“降、减、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医疗资源方面“四院”同创三甲,区人民医院去年创建了三甲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正在创建三甲医院。

总之,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教育、医疗、卫生,包括城市品质提升和就业都是区委、区政府关心的,我们要从“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刚才讲网友很关注提出了150多个问题,其中109个是有效问题,下来以后区里要专门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真正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老百姓的所需所求作为区委、区政府的大事来抓。同时,我们也在关心“一老一小”,刚才讲了学生的教育,我们对老年人、困难群体也加大了帮扶力度,出台了《荣昌区提高特困人员生活品质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今年到目前为止,社会各界、机关干部、企业家募集的善款有1500多万,是去年的3-5倍,进一步改善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

来源:重庆与世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