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60 年代,台湾的核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随着国际核能利用浪潮的兴起,台湾开始建立核能发电设施。同时,在一些军事战略家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对核能的军事应用产生了潜在兴趣。当时,台湾从美国等国家引进了一些核技术和相关设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1965 年,台湾的 “中山科学研究院” 成立,这是台湾军事科研的重要机构,它也涉及到一些核能相关技术的研究。在这个阶段,台湾的核能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明确的核武器研制计划,但已经开始积累相关的技术人才和基础研究成果。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台湾当局感到自身的 “安全环境” 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开始秘密推进核武器研制计划。台湾利用其核能发电产生的钚元素,试图进行武器化研究。“中山科学研究院” 加大了对核技术的研究力度,包括核材料的提取、浓缩技术以及核弹头的设计理论等方面。
台湾还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外的核技术和设备。例如,从一些西方国家的民间公司购买可能用于核武器研制的敏感设备,并且派遣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核技术。在这个时期,台湾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来开展更深入的核武器研发。
张宪义出生于安徽,曾在台湾陆军理工学院就读,后到美国田纳西大学深造。张宪义在赴美深造期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招募。他潜伏在台湾的核研究机构,暗中为美国提供情报。1988 年 1 月 13 日,蒋经国逝世,台湾局势出现变化。就在这个时期,张宪义向美国透露了台湾核武研发的关键信息。
随后,美国采取行动,迫使台湾当局终止核武计划。美国政府根据张宪义提供的情报,派遣检查组突袭台湾核能研究所,查扣了大量与核武器研发相关的资料和设备,包括重水、钚等关键材料。这次行动实际上终止了台湾的核武器发展进程。这次事件对台湾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是一个沉重打击,基本上终止了台湾的核武器发展进程。
此后,在国际社会的监督和美国的压力下,台湾不得不表面上放弃核武器研制计划。但仍有一些迹象显示,台湾可能还存在一些小规模的、隐蔽的核相关技术研究,不过再也没有恢复到 20 世纪 80 年代那样大规模的核武器研制状态。
之前参与核研究的部分科研人员依然保留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经验。这些人可能会在一些常规的核能研究机构或者学术环境中,以民用核能技术研究为幌子,暗中探讨一些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核技术。例如,在核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核辐射防护技术等方面,这些技术在民用和军事领域有一定的交叉性。
台湾地区有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核物理、放射化学等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教学和研究基础。在正常的学术交流和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核技术细节,这些细节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者进一步研究,就有可能为小规模的隐蔽核相关技术研究提供支持。
台湾的核能发电设施虽然主要用于民用目的,但其中一些设备和技术流程与核燃料循环的某些环节有关。例如,核电站的核燃料后处理过程涉及到铀和钚等放射性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为了安全处理核废料和提高核燃料利用率,但如果受到不良企图的驱使,这些设施有可能被用于获取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材料。
还有一些用于检测放射性物质、核材料分析的实验室设备,它们在高精度的核材料分析和检测方面有一定的功能。这些设备如果被用于研究如何浓缩核材料或者改变核材料的性质,就可能成为隐蔽核研究的工具。不过,由于国际监督和台湾自身对外部压力的回应,这些设备的使用通常会受到严格限制,但不能排除有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虽然美国等外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台湾大规模发展核武器,但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某些外部势力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会在一些边缘地带的技术和情报方面与台湾进行模糊操作。例如,在一些非官方的、看似民用的技术交流或者情报共享中,可能会涉及到对台湾地区核技术发展有潜在推动作用的信息。
一些国际防扩散专家担心,某些外部势力可能会通过间接的方式,如支持台湾地区在导弹技术、高精度导航等与核武器投送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来维持一种对中国大陆的潜在战略平衡威胁。这种情况下,台湾地区即使没有直接进行大规模的核武器研制,但这些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为未来潜在的核威胁埋下伏笔。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台湾地区以任何形式进行与核武器相关的研究和开发,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举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企图破坏地区核不扩散秩序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随着台湾地区内部 “台独” 势力的抬头,一些极端势力可能会重新考虑获取核武器作为所谓的 “对抗大陆” 的手段,这对地区和全球的核不扩散机制以及两岸关系和平稳定都构成了潜在的严重威胁。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中国政府的立场上,坚决反对台湾地区发展任何形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