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四张机两匹布 ,作者织锦秀
老詹小注:
老詹的这本《听凭风雨来》,
正式发行已经有些日子了。
然而,好些人最近才读到。
一旦读了,会有啥体会呢?
王山山近日写了篇读后感,
写得相当真实,且很中肯,
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
小王竟然一下买了十本书,
这件事情让老詹感慨不已!
读完一本书,听凭风雨来
织锦秀 四张机两匹布 2024-06-26 23:59 北京
~欢迎围观转发,不准抄袭~
因为一次有点奇特的机缘,最近跟熊老师一起读完了一本书,《听凭风雨来》。
就是,我在拆家途中,终于找到了熊老师工作不久采写的、让我发现这个人还有点靠谱的整版报道《我在工地当民工》。为防再度走失,我就把它敲了下来。
然后,5月20日,满屏都是秀恩爱,往常在这条路上遥遥领先的熊老师和王老师,忘了因为什么事,白天错过了参与这盛大的无厘头节日——于是赶快把那篇文章敲完,晚上发在公号上——当做我送给他的礼物吧。礼尚往来,也不好意思总收人家的。
碰巧,这篇文章被杨乔阿姨看到了。杨阿姨是詹总的夫人。詹总就是熊老师和同事们这组《微观中国》栏目报道的总策划,当时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詹总在自己的微信公号《码字工匠老詹》上转载了这篇报道。我也因此认识了他和杨阿姨,看到了这样一本书。
往常我是有点紧张看领导著作的,特别是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因为我对领导们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高谈阔论……有点儿过敏。
这本不一样。因为它的作者是詹总(和杨阿姨,下篇的九篇文章作者是杨乔)。
刚认识熊老师的时候,他总跟我说他的学生时代和老师同学,在我听来不甚愉快,总感觉他是在显摆——这是TOP2毕业的人们无法理解的仰望者的卑微。后来他解释是因为我还在学校里,想套近乎找点儿共同话题。
这一轮受挫后,他开始跟我说他的工作和领导同事。这个我更感兴趣,因为我当时在学新闻,很快就要毕业了。他说起自己采访的每一次选题时如数家珍,说起部门的每一位领导同事都像介绍家里人,让我感觉这可真是个正经单位,氛围还怪好的。
说起这个单位的总编辑时,熊老师特别崇拜。但他最早说起的并不是领导的才华和战略。他说詹总“跟老伴感情可好了”——还给我讲了《一杯糖水》的故事。这让我有点感动:一个人崇拜和喜欢什么样的人,背后是他的三观和信念。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挺土,倒不像是个坏人呢。
熊老师工作没几年,詹总就退休了。他很是不舍得,虽然领导跟他一点儿都不熟。但是詹总的持正豁达、坦荡真诚让他念念不忘。
后来我到《中国经济周刊》工作,熊老师每天中午喊我一起吃饭。有一天在离开食堂的路上,他指着两个人的背影说:看,那是詹总跟杨乔阿姨。
但我也只看到了背影。
这本书虽然很新,但我跟熊老师看时很亲切,像是隔着时空温习往事。这是那篇被广泛传播的撒糖故事——
一杯糖水
一杯糖水,让我与杨乔结缘。
1971年秋,我从金沙江畔大崇公社调回县城,结束知青生涯在文化馆当了一名美工。同寝室的另一位,是专搞雕塑的王老师。王老师,30多岁,沉默寡言。爱人在西昌教书,相隔近200公里,一年探亲一次,只12天。到了夜里,熄了灯,他便躺在床上,吸烟,沉思。有时,我俩也聊聊天,主要听他聊,听他聊人生,聊家庭,聊如何处世,如何选择爱人。
小詹,今年二十多,该谈对象了吧?
嗯。
我劝你,一定得找个心眼好的。两人处一辈子,磕磕碰碰的,不容易。
是的。
我遇见过一个心眼特别好的人,她这样的人,不多。
哦,是吗?
见我来了兴致,王老师摸出火柴,把烟点燃,深深吸一口,说道:她叫杨乔,是自贡知青,在联合公社当广播员。这人有个特点心地特别善良,而且非常单纯。一个公社,十几个干部,差不全是男子汉,邋里邋遢的。杨乔见了,也不言声,把大家洗被子的事儿全包了!不但洗,还晒得蓬蓬松松,缝得巴巴适适(巴适蜀语,熨帖之意)。有意思的是,不管谁到广播室来,她都会热情接待。小杨不会喝茶,便舀出白糖,化一杯糖水,请别人喝。
每个人去,都这样吗?
差不多吧!知青做客不用说了,城里干部出差,小学教师开会,老社员上公社办事,认识不认识的,只要去广播室歇脚,小杨见了,肯定给你化一杯糖水!
这样的人,还真不多呢。
只是可惜,你们不认识。
其实王老师不晓得,我和杨乔是认识的。不过,仅仅认识而已。上年县文化团到西昌会演,我与文化馆美工郑挺老师一起到西昌为他们画布景。当时,杨乔曾托我带信到城里邮局,我们知道了彼此的名字,算是认识了吧。但没多久,杨乔便回公社当广播员去了。
说来也巧,就在与王老师聊天后不久,联合公社王书记一-我父亲的一位老同事,托人介绍,让我与杨乔“认识认识”。后来我才知道,此事是父亲的主意。他曾同母亲到大礼堂看电影杨乔正好坐旁边,主人公的命运,让杨乔感动得直抹眼泪!父亲留下印象,知道这孩子善良,心肠好。正好杨乔在联合公社当门播员,于是便托王书记做了牵线人,
那日清晨,雨后初晴,阳光明媚,我身背一顶草帽,挽着裤腿,登程上路。联合公社距县城十来里地,坐落在小山坳里,绿树环绕,很是幽静。走进公社大门,左拐,上楼梯,再右拐,左首第一间小屋就是广播室。
敲门,杨乔正在里面,瘦瘦的背影,弯着身子,好像在复制录音带。见了我,她脸有些红,大概已经明白来人是谁。我当然也知道她是谁。彼此有些尴尬,有些局促。
杨乔说,口渴了吧?麻利地提起水瓶,倒出滚烫一杯开水放在桌上,又从装“宝塔糖”的敞口大玻璃瓶里,舀出满满两勺
白糖,放进去,咣当咣当,用小匙不停地搅,不停地搅!晶莹的一颗一颗糖粒儿,便打着旋儿,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不停旋转……
喝吧,我这里没得茶叶!
嗯,我不爱喝茶。
你喝,这是糖水!
一杯糖水,一杯浓浓的、甜极了的糖水。平生,我还没喝过这么甜的糖水!
好的。
1973年,我们在县城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我的选择没有错。
在《离开海外版的日子,不由得热泪盈眶》还看到这样一段:
一篇博文
干部大会结束,回到办公室,正清理杂物,准备搬家,一位部主任打来电话,詹总,看博客了吗?某某写的,说的您呢。我说还没看呢!于是,上网打开,题目是《真人詹总》。博文开头写道:今天下午开大会,詹总发言,我坐在比较远的地方,以至于有些看不清,但意识里詹总的形象一直很清楚,那就是真人一位……
博文又写道:2007年初,当时海外版门口的小食堂还没拆。时为光棍的我,每天晚饭都是在那里招呼。有一天,我打了饭刚坐下,就看见詹总进来了,他像回家一样轻车熟路,拿个托盘,打了俩菜,拽出凳子,筷子一竖,开吃起来!我正琢磨着是不是要打个招呼,詹总站起来接电话了。夕阳之下,一手抄兜,身子倍挺……
博文继续写道:很多人都知道詹总和他爱人非常恩爱。我有一次去詹总办公室,敲了一下门就走了进去,走了一半,听见詹总在讲电话,唉,不想听也得听了。具体什么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说“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也出去走走嘛”,“别老在家待着呀”。语气轻轻的,柔柔的……
博文还写道:詹总对报纸的改革,我有幸参与其中。当民工、下矿井、去成都、做巡警……
一篇寻常文字,朴实无华,一如作者,一位朴实无华、平日与老詹交往不多的小伙子。
博客后面,跟帖不少。一位网上打过交道的人民日报社驻某省分社社长评论道:真汉子,硬汉子,好汉子,老詹也!
这本书我送了一本给LL同学,他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段,拍照给我:这博主不是那谁么。
这本书好看,作者一点儿都不居高临下,像一位师长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不经意就冲走了空气中弥漫的焦虑。用熊老师的话说,是“阅读友好型”,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开始时,我觉得它适合我这样的中年人,后来发现,它也适合年轻人。
我同熊老师一合计,一下买了10本,送给朋友。我相信,这是他们收到的最有意思也最有意义的礼物!
我们好像正在经历一个对年轻人不太友好的时代。
不过詹总和杨阿姨年轻时的时代更不友好,书没读完就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时已经成家生子,考上大学为了节省路费假期都不回家,爸爸读书职场妈妈带娃工作……一个个难关看着就满头黑线,然而他们全都走过了。
很多人讲这个世界是给有背景的人的。可是看看老詹的履历会发现,他的背景只是源自于善良、勤奋、认真与坚持。
人生的终极追求不是成功,是幸福。退休后詹总和杨阿姨的了岁月静好,不是因为成功,是因为幸福。
算一下,我爸妈跟他们正是同龄人,于是他们也看到了这本书。之前我妈因为身体不太舒服,精神不振,拿到这本书之后被我督促,很认真地看下去了。反馈说,她很爱看,因为书中的知青岁月和异地生活都让她很能共情。下篇杨阿姨轻松随性的文笔也很对她的胃口,最近她的状态好了很多——当然也不止是看书的作用了,还有我爸和我跟我弟各种物质精神的狂轰滥炸……
放个拼接得很丑的目录吧——但书是很值得看的。
从中能见到的是:人间烟火,有情岁月。
还可以感知得到:大命由天,小势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