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800亿油气业务!这一国际巨头找到了“新大陆”

马哥能源 2024-09-14 21:20:39

油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资源,还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油气行业也历来是国际巨头们密切关注的重要行业。

自2022年油气价格冲高以来,国际油气市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动荡:不仅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热潮,还兴起了新一轮的勘探开发热潮。总之,国际巨头们都在尝试扩大自己的油气地盘。

谁知有个巨头却千方百计地想要卖掉自己的油气资产。

近日,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卖掉了经营多年的油气公司Wintershall Dea的勘探与生产业务。巴斯夫还说此举是其逐步退出油气业务目标的重要一环。

国际油气价格还处于中高位,像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国际巨头今年依然呈现较好业绩,说明油气资产还是可以投资的,那为啥巴斯夫这么着急的要卖掉自己的油气资产呢?

01

800亿的大动作

Wintershall Dea公司的成立可以追溯至19世纪,直到2019年才由两个公司Wintershall和Dea合并成一家。

2023年上半年,Wintershall Dea合并后业务的预估收入为51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及勘探费前收益为37亿美元。

该公司有两个股东,巴斯夫持股72.7%,卢森堡投资机构LetterOne持股27.3%。

近日,巴斯夫已经与Harbour Energy完成了股权交易。根据协议,巴斯夫将其持有的Wintershall Dea72.7%的股份出售给Harbour Energy。

Harbour energy以总价112亿美元(约人民币796亿元)的价格完成了这笔交易。其中还包括Wintershall Dea约49亿美元的未偿还债券。

Wintershall Dea是巴斯夫旗下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公司。现在,巴斯夫已经将其油气勘探和生产业务转让给了Harbour Energy公司。具体而言,巴斯夫将获得15.6亿美元的现金及39.6%Harbour Energy上市公司股份。

Harbour Energy成立于2014年,现已成为伦敦上市的最大的独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挪威、英国、德国、阿根廷、墨西哥、北非和东南亚拥有重要地位。

Harbour Energy日产量约为47.5万桶油当量,主要产自挪威、英国、阿根廷、北非和德国。另外,Harbour Energy在全球有15亿桶的油气储量,约18亿桶的油气资源量,是油气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次交易可以追溯至2023年的12月份。2023年,巴斯夫宣布与Harbour Energy签署了出售业务的协议,具体包括Wintershall Dea在挪威、阿根廷、德国、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不含 Wintershall AG)、埃及和丹麦(不含 Ravn)的生产与开发资产及勘探权,以及Wintershall Dea的碳捕集与封存(CCS)许可证。

该交易预计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之后,巴斯夫所持合并公司的股份可选择变现,为进一步退出油气业务创造条件。

巴斯夫则表示,Harbour Energy的股份为其提供了巨大的价值创造潜力。

02

国际巨头的“苦衷”

近两年,油气巨头们都在疯狂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希望在油气强周期内加大油气业务份额,少见有大张旗鼓退出油气业务的。

对此,巴斯夫虽然是国际巨头,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巴斯夫是一个国际化工巨头,位于油气行业的中下游。油气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和能源,一旦价格上涨,也势必会沿着链条向中下游传导,巴斯夫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回望这两年,事实也的确如此。

巴斯夫2022年报显示,销售额873亿欧元,同比增长了11.1%。其销售额的增加主要由于产品价格的提高。而提高价格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但实际情况是巴斯夫2022年整体销量却大幅下降了。

到2023年,巴斯夫销售额就下降到689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1.1%。近日,巴斯夫公布了2024上半年业绩,销售额为336.64亿欧元,同比下降3.6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巴斯夫的经营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

在宣布2023年业绩的时候,巴斯夫还宣布了路德维希港基地的额外降本措施。在此之前,巴斯夫就已经提出了多项降本措施。

2023年10月,巴斯夫提出为应对飙升的成本和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启动优化、退出、资产出售在内的多项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涉及巴斯夫旗下近百亿的业务,包括Wintershall Dea的油气勘探生产业务、内燃汽车排放催化剂业务、食品添加剂部分工厂、涂料部门部分业务等。

今年的5月份、6月份、7月份,巴斯夫分别卖掉了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部分业务、生物能源酶业务、采矿用絮凝剂业务。

近期,巴斯夫还传出部分装置及产线停产的消息。而且到2025年之前,巴斯夫还将陆续停产一部分工厂的生产线、取消了智利锂矿投资计划、印尼近26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为了应对这次油气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国际巨头巴斯夫已经到了降本图存的时候了。

03

寻找“新大陆”

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化工行业榜首的巴斯夫到底为何要降本增效呢?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的飞速发展,新能源相关的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比如风电行业需要的碳纤维、光伏行业需要的胶膜、氢能产业的质子交换膜、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等。

本来,巴斯夫的优势业务就是生产这些先进的材料。可是,近年来巴斯夫在这一方面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下滑。

先说说碳纤维。碳纤维可用于航空、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近几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在主要生产商中却没有看到巴斯夫的身影。

再就是光伏胶膜。全球主要产能集中在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等手中,同时中国国内的主要生产商也在加速布局光伏胶膜产能,像EVA、POE等的产能也已经有了大幅改观。

刚刚国际化工巨头陆续发布了各自的半年报,国际上利安德巴赛尔、英力士、北欧化工、阿科玛等大部分企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巴斯夫却明显下降了。而且还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再看国内市场,荣盛石化同期增长4.35%,恒力石化同比增长2.84%,万华化学同比增长10.77%...

大部分企业业绩开始上涨,而长期占据化工行业榜首的巴斯夫却连续下降。面对市场和环境的转变,巴斯夫也不是没有行动。卖掉Wintershall Dea、路德维希港的部分业务等在内的一些资产,或许正是巴斯夫弃车保帅的重要决定。

2023年底,巴斯夫曾将农产品、涂料、电池材料这三大业务部门从公司的结构中分离了出来,形成独立的单位。

针对业务拆分,巴斯夫表示希望通过调整业务管理来提高竞争力,让这些独立出去的部分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巴斯夫计划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电池材料业务方面投资40多亿欧元,以确立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尤其是在中国。

巴斯夫也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对于可持续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不断增长。

据了解,巴斯夫大中华区目前拥有27个主要全资子公司,11个主要合资公司,以及25个销售办事处,已经投资超过10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约140亿欧元。

以此来看,巴斯夫似乎在中国找到了未来的“新大陆”。而且,因为新能源的发展,中国国内的材料市场确实呈现出更好的前景,要不像沙特这样的油气大国也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疯狂购买石化企业的股份。

1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