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要降息,银行却纷纷“反悔”!房贷利率还得继续降

每日房说 2024-11-12 23:43:57

央妈想要继续降息,但各家银行却纷纷“反悔”了。

央行最新的LPR数据,1年期为3%,5年期为3.6%,降幅达到25BP。

这只是指导价格,各地银行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下调首付房贷利率,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我去查了一下,发现广州有银行利率最低能给到2.65%,比公积金2.85%还要低20BP,100万的房贷,30年等额本息能减免5万的利息。

但是、但是,广州多家银行随后就接到通知,商贷利率不得低于公积金贷款2.85%利率,随后银行纷纷“反悔”,取消商贷利率优惠。

但这里有个BUG,不得低于公积金利率,但没明确规定商贷利息不能等于公积金利率。

试想一下,银行房贷息=公积金房贷息,这就有点意思了。

房贷不敢再降息了?3%利率是银行“底线”?

这2个问题才是我们争议的重点。

以前大家买房,最关心的就是商贷利率优惠,托关系、找朋友、求爷爷告奶奶,为得就是求得那利率优惠。要是遇到企事业单位的,直接掏出公积金,低息贷款直接秒了所有人。

才过去4年时间,银行房贷直接被通知首套房利率折扣“不能低于公积金贷”,可见央行在降息减负促销费上,是牙膏挤爆了。

2020-2024年,公积金只降息了2次,共下调4%。商业房贷算上取消首套房利率下限,5年期LPR差不多降了快20%。

割韭菜算不上,最多是背刺老业主。

站在央行战略角度来看,后续继续降息是必然趋势,但利率不可能无下限的降,说房贷要免息的,那是不现实的。

引用官媒《金融时报》上,对于央行降息底线的一些描述。

1、综合考虑资金、风险、运营、资本、税收等成本后,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3.2%是个保本点。

2、房贷利率持续低于3%,既容易使银行陷入非理性竞争,对银行经营来说,也是不可持续的。

官媒意思很明确了,银行利率的“底线”就是3%。大胆猜测一下,如果长期低于这个红线,银行就会Game over。

杠精可能会吐槽,公积金贷都2.85%,不是远低于3%吗?

别闹了,它们都不是同一个LV!

官方原话是,银行是盈利机构,也需要交税、发工资、贷款等运营成本,3.2%是底线。

我来梳理下最近数据:

按照央行LPR调整趋势,今年第三季度首套房贷加权平均利率是3.33%,10月25号后,央妈统一调整全国存量房贷降30BP。

除开8、9月没有降息外,前3季度央妈降息加起来约是51BP左右,51-30=21BP,也还是没超过3%。

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央行每次降息幅度都会控制在3.2%以内。

银行会亏损?房贷利率不能跌破3%?别傻了,根本不存在。

利率下调是为了高房贷大冤种减负,让他们拿钱出来消费,促进犹豫刚需买房,相对应的央行会释放降准降息,不断给到流动资金给市场。

为了应对房贷利率下调带来净息差,六大行集体降定存利息,最低降到1年期1.10%、3年期1.50%、5年期1.55%。

都在降本增效了,谈不上保本这么惨,就是少赚和多赚的问题。

房贷利率跌破3%,大部分银行都会不行,这话听听就好。

房地产下行期,所有人都在打骨折促销卖房,虽然房价泡沫被挤掉不少,但现在房地产本质上还是一颗雷,业主还不上钱而断供,银行收回来也是降价甩卖。

资不抵债的黑锅银行不愿背,亏本生意只能业主来啃,降息让利要配合救市,帮助大家找人来接盘,后期利率破3%不是不可能,房贷利率还得继续降。

10万亿化债来了,房价还能再涨回来?

今年最大的政策悬念,终于落地了。

10万化债将直接给到各地,让地方化解债务,解决发工资、城市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不过并没有说明用于消费、房地产补贴。

钱,通过化债,以工资形式给到大家,然后通过消费、买房买车不就流通起来,打通内循环的痛点吗?

地方政府可以把闲置土地、房企未开工土地,卖不出去房子通过专项债转移,买来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实际上,钱没有直接流入楼市,而是间接作用于房价,可以稳定房价止跌,但不能让房价涨回去。

债务不会消失,只能被转移,货币不是万能的!

化债是给钱,居民低欲望不消费,给再多钱也没用。

2月降准降息,信贷额度却牙膏倒吸,只有3600亿;8月LPR降息,贷款缩水到4600亿;9月新增贷款1.59万亿,比8月牙膏倒吸7200亿。

可以看到,老百姓根本就不愿意花钱消费或贷款买房。

化债给钱发工资,只是解决当前困局,最大纠结点在于收入下降、找不到工作,9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17.6%,依然大幅超过总体失业率。

还有许多待毕业的大学生嗷嗷待哺,所以整个市场就业岗位不足,这些才是导致大家不想贷款消费买房原因。

所以10万亿的化债,给到是转移地方财政支付,房价最多是止跌,要想涨回去,基本是不可能了。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