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这口锅,老百姓不背?是信心问题,但又不全是信心问题

每日房说 2023-12-09 23:36:05

记得楼市火爆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疑问:如果大家不买房,房价会不会降?

答案是肯定的。从官方数据看,经历了8月末9月初的一轮救市,楼市情况依旧未见好转,整体的商品房销量与销售额数据,就没有正增长过。

反映到房价上,10月份全国商品住宅售价比顶峰时下跌了13%,哪怕四大城市,情况也不乐观,底下的二三线城市更是没法看,很多小城市房价都是连续下跌。

11月份的数据,机构已经公布。据中指院,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已连续19个月下跌,同比跌幅扩大至3.21%。同时二手房下跌城市连续6个月超90城,普跌态势延续。

楼市躁动当然存在过,但仅限于四大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当这波存量需求快速释放完毕,后续没有真金白银政策支持时,剩下的购房者不是不想买房,而是对价格更敏感、更迟疑了。毕竟过去三年,大家都已经形成新的消费习惯:更谨慎地花钱、追求更高的性价比、货比三家、既要又要还要,总之,尽量远离一切不可控的加杠杆行为。

这似乎是信心问题,但又好像不全是信心问题。

不信你看,就连最平常的零食行业,也不得不走降价这条路满足现在的消费趋势。近期头部品牌良品铺子爆出消息:最高降价45%,活下去。原因是高端化战略无法适应市场变化。

看下业绩,进入2023年后良品铺子的净利润一路下滑,尤其是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207.88万元,同比下降102.31%。

另外,最近讨论很火的拼多多和阿里,似乎也印证了今年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又敢花、又省钱。第三季度,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93.9%,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拼多多一骑绝尘的业绩,阿里只有8.5%,京东更是仅1.7%。

网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论断,说这是下沉市场的胜利。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消费主体是谁?无非是老中青三代,中老年这代人,虽然踩中了风口赚足财富,但一辈子都是节俭过来,消费冲动很少,也不是主流的消费群体;00后则更注重性价比,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经济实力。

作为消费中坚力量的80-90后,也接受着来自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进程对消费观念的洗礼,一边知道再省也省不出一套房来,彻底放弃攒钱买房的想法,一下子手头宽绰了;另一边知道过高的虚荣追求没必要,也都追求性价比不再铺张浪费了。

另一方面,低价才是王道,什么花里胡哨的手段都比不过便宜。

以前你可能烦拼多多砍一刀的链接,甚至为了躲避把亲戚朋友都拉黑了,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拼多多的态度反转?是穷。在大环境的冲击下,很多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样质量的东西,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买呢?非必须,为什么非要花钱买大品牌呢?

其实不管消费主体还是消费趋势的变化,消费降级是逃不开的话题,说什么都没用,根源就一个——房地产严重挤压了消费。

社科院2019年有份报告指出,全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9这一临界点。4年过去了,购房压力虽然总体缓解,但2023上半年百城房价收入比仍高达11.9。其中一线30.3,二线12.7,三四线8.6。

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房价高低和居民购买力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3-6倍为合理区间,这意味着房地产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比较严重的挤出效应,人们把工资积蓄都用在还房贷上面,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经济增速可能会更高。

这么说有人可能无法理解,因为提前还贷的事实摆在那,减去了固定的房贷支出后,自然有钱拿出来消费。但事实是,真正有提前还贷实力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剩下的大多数,哪怕现在降了存量房贷利率,每个月超过一半的工资要用来还房贷,而且还面临着医疗、教育、养老的压力,更不用说独生子女两个人还要养四个老人。

直白点说是,经历了3年疫情,在收入定量甚至减少的今天,购房成本支出增加,极大的压缩了消费,何况就业竞争大随时还有裁员的风险。尤其是房价收入比过高的一线城市,情况更严重。没买房之前,很多人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几趟,购买奢侈品,外出应酬吃饭,但买房后都缩减了日常开销,很显然,高房价到底有没有挤压消费,答案不言而喻。

房说君有话说,说实话,楼市这个锅,真不是老百姓能背得动的,但我们也要持有长期的信心,毕竟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不敢花钱、对什么都没有信心的环境,目前来看,市场端量价齐跌的基础正在慢慢抽离,比如广州二手房呈现价跌量涨的趋势,而政策端的支撑也没有落下。这些都是向老百姓传递的积极信号。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疯)

0 阅读: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