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四期,有了实质进展。
10月18日,广州地铁集团官网发布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1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第一次公示公布了建设单位和环评报告编制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意味着项目已经开始进入流程。
让广大吃瓜群众扫兴的是,此次公示并没有披露四期建设规划的总里程、新线等重磅信息。
对比深圳、杭州、东莞等其他城市,广州似乎保守了一点。
比如深圳发改委早在2022年8月26日发布深圳地铁五期首次环评公示时,就公布了申报总里程和申报新线。可谓一开场,就端上了满汉全席。
反观广州这边,则吊足了大家胃口。
观察君获悉,广州四期地铁相关信息预计将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时公开。二次环评公示有望在今年内展开。
其实,从黄埔视野近期发布的多篇推文,有心的读者也基本扒得差不多了。(详见文末链接)
比如,四期申报线路大概9条(段),总里程大约164公里。
毫无疑问,相比三期获批线路13条(段)、总里程258.1公里(未算三修),四期大幅缩水。
而且,相比三期,四期线路中,全线申报极少极少,绝大多数是分段分期。
在总里程受限的前提条件下,很多新线的功能,更偏向于填补盲区、节点串联成网。
这也将导致个别线路,可能前期形成“断头线”;而有的线路,则局限于小范围缝合联网。
也就是说,这一轮的申报策略,更多是解决“有”的问题,接下来四修再解决“好”的问题。
解决从“无”到“有”,其实也是花小钱,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优解”。
比如26号线北延段,从太和延长至人和,填补白云两镇之间的广阔地铁盲区,并实现26号线与现有“地狱线”3号线无缝换乘,提前将14号线和3号线的客流在人和、太和两站疏解。
当然,一条线分几段申报,从四期到四修,往往跨度时间较长,参考三期动工和三修动工、建成开通,前后时间长达5-8年。
比如四期建设期限为2025-2031年,四修可能就是2028-2033年。
这对于四修线路(即后通段)沿线街坊,确实挺郁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