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航母同时开建吗,福建舰还没服役,中国航母建造却提速了

酱香故事情 2025-01-08 09:13:33

香港《南华早报》爆料称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 10 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分别在上海与大连。

若此属实,在福建舰尚未服役时,中国航母建造缘何提速?

航母建造加速原因多元。国家海军力量需求持续增长,亟需提升军事实力;技术进步促使建造速度提升,大量先进工程技术与材料应用于航母制造;强化应对国际形势及维护海洋安全能力,亦是加速建造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加快航母建设进程,以满足未来多样需求。实际上,《南华早报》的报道言过其实。当下中国同时建造两艘核动力航母的可能性极低,但不可否认,中国航母建造速度的确在加快,正如东北话讲 “没这事儿,可这情况有”,公众应理性看待。回顾过往,辽宁舰 2012 年下水,山东舰 2017 年下水,福建舰 2022 年下水,呈现出约每 5 年下水一艘航母的规律。

不过,福建舰建造并非一帆风顺,其一,设计在建造期间变更。据军事博物馆官方消息,原计划建造蒸汽弹射航母,但因我国电磁弹射系统发展迅猛,建造时不得不调整设计,耗费诸多时间。其二,受疫情影响。若未经历设计更改与疫情干扰,福建舰或可提前一年下水,如此从山东舰到福建舰下水间隔约 4 年,可见福建舰建造时代,中国航母建造速度显著提升。

中国航母建造加速,根源在于技术成熟与需求迫切。技术上,建造辽宁舰时我国航母经验匮乏,进度缓慢情有可原;山东舰虽为首艘自主建造航母,但与辽宁舰相似度高,表明当时技术尚不成熟;而福建舰与前两者差异显著,技术进步明显,意味着我国航母建造技术已趋成熟,辽宁舰和山东舰助力我国对航母技术融会贯通,同时培育出成熟的设计与建造团队。需求层面,中国对航母求之若渴。

当前,我国航母数量仅 3 艘,与美国 10 余艘核动力航母相比差距悬殊。自 2018 年中美 “贸易战” 爆发,两国关系持续紧张,已演变为 “结构性矛盾”,缓和难度极大,冲突随时可能升级。在此背景下,中国迫切需增强军事力量,扩充航母规模。若维持每 5 年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我国追上美国航母数量约需 40 年;若提速至 4 年一艘,约需 32 年;若达 3 年一艘,则约 24 年可缩小差距。从船舶制造规模与技术水平看,中国有能力实现每 3 年下水一艘航母。冷战时期,美国为抗衡苏联,航母生产速度惊人,如尼米兹级航母林肯号 1988 年下水、华盛顿号 1990 年下水,间隔仅两年,后续华盛顿号到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下水间隔均为 3 年。鉴于外部军事压力加剧,中国未来将航母下水间隔缩至 4 年甚至 3 年并非天方夜谭。

然而,中国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南华早报》所提情况不实,提高航母生产速度并非意味着要同时建造两艘,因其建造速度过快。若同时建造两艘,至辽宁舰退役时,中国航母数量可能达 20 艘左右,自二战结束,尚无国家拥有如此多航母,这对中美均是巨大压力。若不想保有如此多航母,必然要暂停建造,这将严重影响中国航母发展进程。工业生产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技术、人才及相关体系无法静止不变。美国冷战后停止建造护卫舰,如今重拾建造时,技术与人才已断层,只能重新培养。

故而,只要中国不计划同时服役 20 艘航母且避免技术断档,便基本不会同时建造两艘航母。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