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是“初唐四杰”骆宾王的早期作品。此诗描绘的是唐朝长安城的繁华,用来讽刺现实,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作品。该诗长短不一,内容繁复,形式自由,词句壮丽,是初唐长篇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地位可以相媲美。这首诗歌作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当时作者由武功主簿调任名堂主簿,诗前有《启》,说该诗是应吏部侍郎裴行俭垂索而作。这首诗歌是骆宾王升迁之际所作的诗歌,整体格调高昂。诗文问世后,传遍京城,骆宾王名满天下。
这首长诗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赞美、描绘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第二部分描绘王公贵族的腐朽生活。第三部分描绘古往今来上流社会、统治阶层的内部斗争,揭示了王朝难以避免走向没落的结局。第四部分借用典故抒发自己难以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遗憾。骆宾王写这首诗是正是武后当权之际,宫廷内部的斗争激烈,政局十分不稳定。一段时期内,武则天启用了酷吏,这些酷吏罗织罪名,陷害忠良。虽然骆宾王的文才是很多当局者赏识的,但是因为性格清高,不能变通难免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和选择。诗人感到在这样的时局下,前途未卜,又流露出一些失意的情绪。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开头这几段是在描写长安城的繁华艳色,一片壮丽非凡的景象。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中间这几段文字,描述的是历史上的那些王室贵族为了争名争利,不断斗争,到头来仍是一场空的结局。后几句则表达自己了对贵族骄奢生活的劝诫和反对。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这几段是在借司马相如不得汉景帝的垂青和杨雄不得志,以及贾谊屈于长沙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文采和才华都不能得到伯乐的欣赏和重用。司马相如和杨雄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曾经在汉景帝时期不被赏识,当垆卖酒,在汉武帝时得到了皇帝的青睐,成为外交家。而骆宾王没有遇到唐太宗那样能够听取谏言的君主。
整首诗歌是先赞后抑,通过讽刺现实给人一种警示,并非是一味记叙或赞美现实。诗歌气势宏大,文章风采不同凡响。在唐初华丽浮艳的宫廷诗歌中,开启了宫廷长诗的巨变。
骆宾王的出生平凡,与王勃拥有的显赫家世不同。他父亲曾经担任过县令,但是早逝,家道中落,家境并不富裕。当时的科举制度没有那么严谨,很多时候是需要人举荐入仕的。骆宾王为人耿直,不屑走捷径,即使七岁能诗,小时有“神童”之誉,文采过人,也曾经落榜。他多次遭遇挫折,一生动荡不安,觉得自己没有遇到一个真正欣赏和包容他的伯乐,才会发出"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的感叹。其实历史上不乏那些出生寒微,却一路逆袭成功的人。但他们往往谦逊、谨慎而低调。而骆宾王天资聪颖,文才过人,颇有文人的清高之气,因为过于正直,不能变通,甚至迂腐,在获得一些名气后,动不动就上书,出言讽刺时局,任侍御史时,仍作风不改,得罪了不少人。
据说骆宾王在担任道王王府秘书的期间,道王曾经邀请他写文章自荐,他却说自己耻于炫耀而拒绝了。而五十多岁的骆宾王还怀有一腔爱国之情,在离开道王府之后,参军入伍,只是不能被重用被分配边疆,写下许多边塞诗。他虽然是唐初的一代文豪,但器识不够。在不能成功的时机下,他没有急流勇退,而对抗到底,在能够前进的时机中,又选择了放弃。但这些经历没有影响人们对他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和人们对他的敬重。
骆宾王一生之中也做过不少官,但在混乱的时局中,他没有次次都做出有利自己的选择,而是遭到了贬谪和挫折。在唐高宗执政时期,骆宾王因为得罪武则天入狱,在狱中又写了《在狱咏蝉》。武则天器量并没有那么小,将他释放,贬为临海县丞,骆宾王辞官不受。在骆宾王被调任的时候,骆宾王抗旨不尊,因为不忍看到酷吏骚扰百姓,后来辞官。后来,他跟随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流亡。
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国力依然十分强盛,但骆宾王从贵族腐朽的生活和斗争中看到了日后王朝会走向覆灭的结局。骆宾王的关于王朝的走向预判是准确的,但是他和他选择盟友,无论是李敬业还是唐中宗都没有能力挽回这一切,也无法阻挡武后对朝政的干涉和控制。正史当中再也没有他的记载,自此销声匿迹。有学者称他在李敬业兵败后一直在南通,隐居于世,直到病逝。
关注草木生春
一个有思想的文艺公众号
关注更多精彩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