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生养自己的地方,从牙牙学语到读书成才甚而走出家门,人们喝着家乡的水长大,自然对家乡这片水土产生割舍不掉的感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阅历的不断丰富,热爱家乡的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扩展成热爱祖国的意识。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来看,热爱家乡早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血液之中。明清德州文人用实际行动对热爱家乡进行了较好的诠释,是当下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一、为家乡唱赞歌
热爱家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具体丰富内容的,它可以归纳为: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赞美家乡,宣传家乡,让外界了解家乡;二是通过个人奋斗为家乡挣得荣誉,使家乡在外地人眼里凸显崇德之州的仁德本色;三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家乡争取利益;四是通过捐钱捐物或奉献智力为家乡建设服务,努力将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更适宜后代人的生存居住。
从赞美家乡来看,清代德州文人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动。康熙年间的户部右侍郎田雯在《长河志籍考》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言之矣!”在他看来,对于故乡必须给予最高的礼敬,这是古代儒家经典“诗经”所教导我们的。田雯对家乡的爱,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充满了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如“亭是卢公吟杜地,家邻董子读书台”,(《老秀才抒怀》)“厌次城连三十里,东方曼倩是邻家”,(《河村杂咏五首》其一)等,是他对家乡深厚历史文化的赞美,足见他对故乡德州怀抱着的深挚情感。
对家乡美景的赞美,是德州文人普遍行为。如对德州运河、减水河、董子读书台、苏禄王墓、方山、陈公堤、药王庙等景色进行描述;对德州物产西瓜、河鲤、红蟹,对家乡的一些娱乐活动,如七月十五放河灯、斗鸡、放风筝等场景,都有描述。尤其是冯廷櫆《陵州词六首》,田霡曾作《德州竹枝词四首》,将家乡的美景做过吟唱。卢见曾《里门感旧词》:“对竹杆巷、古槐堂、寒绿堂、振河阁”四处景点进行描述。在他即将退休回家时的诗云:“长河一曲绕柴门,荒径遥怜松菊存。从此风波消宦海,始知烟月足家园”。(《红桥修禊》四章)
对家乡先贤的赞颂最为集中。程先贞《乡先贤诗,五言古二十一首》:分别对明代以来德州乡贤宋性、张惠、张海、袁摈、张珤、邹颐贤、王进贤、卢宗哲、马九德、李逢时、陈志、袁勿、党淳、张大业、盖梁、谢廷策、郝沂、李诚明、金炼、王都、卢世㴶等21人的事迹进行了阐述,予以歌颂。
谢重辉曾编印过《德州先贤传》,该书现在无存。谢重辉曾对清初德州多位诗人有过精辟评论。但他的《感里中亲旧》诗也可看出他对家乡文化人的深厚情感。如“程赵(程先贞,赵其星)爱文史,乡党号书淫。二李(李源,李浃)嘉精深,卷轴无纤尘。蒙斋(田雯)独好奇,佶屈不由人。大木(冯廷櫆)尤挺拔,造语每清新。邂后必昵我,暂睽犹比邻。绸缪羡侨札,反复笈张陈。回首三十载,含意向谁伸。一起钟期思,挥琴泪沾巾”。从诗中可以看出,谢重辉与程先贞、李源、李浃、李涛、田雯、冯廷櫆都是同里兼好友。诗中以平和的口气评述了他们每人的学识、爱好、以及诗文特色,是研究清初德州文坛人物的经典词句。其后人谢九锡汇编《正隆遗音》和《陵州耆旧集》,尤其是《正隆遗音》对雍正、乾隆两朝德州六十余位诗人及诗歌代表作汇编成书,为德州历史保存了重要史料。
田氏家族的后人田敩,清末作《怀乡先贤五古》,对清中期以后的德州名人李有基、马洪庆、吕青云、魏寿彤等人进行吟诵。
二、为家乡挣荣誉
维护家乡声誉,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增光添彩,也是热爱家乡的具体行动之一。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清代德州的两位官吏,即田雯和卢见曾,在外为官期间,讲究官德,既忠于朝廷又爱民如子,赢得了“德州先生”的称号。
第一位德州先生——贵州巡抚田雯。在他五十四岁时,奉旨改任贵州巡抚,并兼理湖北川东等地军务,驻扎贵阳府。上任后,整肃吏治,为消除当地苗人的敌对情绪,力主以防代剿,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同时,注重文化教育,命各建学宫,重修甲秀楼,修建阳明书院,一改贵州的荒陋之气,受到当地百姓热爱,尊称其为“德州先生”。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田雯由江宁巡抚任调抚贵州,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治黔生涯。贵州作为中国西南省份,明初才建立行省,清时属经济、文化的荒蛮之所,境内苗人因生活等各种原由,常常作乱犯案,提督拟以武力会剿,田雯力主以防代剿,注重教化,避免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与此同时整顿吏治,稳定社会局势,发展经济,兴学办教,以达到教化人心之目的。
他有以下主要措施:一是针对贵州实际,疏请广建官学;二是疏请改革部分州卫的隶属,理顺管理关系;三是重修贵州部分人文景观,营造崇文尚学的氛围;四是奖掖提拔贵州青年才俊,不遗余力。田雯重修了贵州的甲秀楼、阳明书院、诸葛亮祠、龙场书院,捐书课士,从而一改贵州文化的荒落之气,使贵州科举翰苑中,人才辈出。民颂其德曰:“夜郎复旦、罗甸回春”,当地人民感谢田雯的功德,亲切地称之为“德州先生”。
第二位“德州先生”是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卢见曾比田雯要晚几十年,也是德州走出去的一位著名官吏。《清史稿》说他,“擅吏才,历官有声”。同事评价他,“抉理治事,如昆刀切至,庖丁解牛,颖锐精卓”,一生“勤于吏治,所至皆有殊绩”。在卢见曾第一次担任两淮盐运使时,为盐民主持公道的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当时,盐商勾结官府侵占灶户(盐民)盐池,在所有权问题上,双方久讼不决,灶民深受其害。卢见曾到任后,判决“灶属商亭,粮归灶纳”,承认了灶民的土地所有权,维护了灶民利益,并向朝廷申报详文陈述,后经朝廷批准,转六部备案,后人称此详文为《卢案》。当海潮为灾,灶地多被淹没时,卢见曾又上书朝廷,蠲缓灶民钱粮,并分别予以赠抚。卢见曾却因此得罪了贪官污吏和不法盐商,遭其蜚语诬告,“被参一十七款,共诬脏银一千六十两”,两淮总督、盐政甚至弹劾卢见曾与江苏巡抚邵基结党营私。卢见曾因此被革职并被发配到塞外军台效力。当地盐民,却一直是将卢见曾当作自己的青天。直到民国三年(1914),当盐商要夺占淮扬盐民的土地时,盐民依据卢见曾任两淮盐运使时,经清廷批准并转六部备案的《卢案》打赢了官司。淮扬盐民为追念卢见曾,于1920年筹资兴建了“卢公祠”,以此来纪念这位爱民、护民的父母官。1922年扬州盐民建卢见曾祠堂,匾额为康有为书写。他到处兴修水利,兴办学校,资助吴敬梓完成《儒林外史》,三次组织虹桥修禊,与扬州八怪皆为友,刻印大量古籍图书等,是一位留名青史的先贤。
2009西泠秋拍“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中,金农的《花果册》,金农先生的《花果册》十二开,各开均有署款钤印,其中第十二开所署最详,款识为“乙亥(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雨中画,献德州先生使君有道之教,曲江外史金农”。
还有孙继、赵大经,分别在任江苏长洲知县和武清县知县时完不成税收任务而被罢官;孙勷为张江在朝堂上主持公道;董讷夜拒河道总督靳辅造访;三百多年前喊出“民族平等”的浙江青田知县吴楚椿;同任河南偃师县知县,为官爱民多有政绩的卢道悦、卢荫惠爷孙,等,他们的事迹不是被写进为官之地的地方志,就是为官之地百姓自发为其建造生祠。
三、为家乡百姓争利益
当家乡利益得不到合理维护时,作为他的儿女应该说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为家乡赢得应该所得的部分。明代叶给事为德州州学争取廪贡名额的事迹就很动人。归德府通判卢宗哲《德州卫学附州增设廪贡额记》载:明初,因德州卫直属后军都督府,德州军户子女的入学问题也相应属于顺天府管。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子,则有顺天府学政录取后寄托于德州州学内学习,直到乡试时再赴京参见顺天府举行的乡试。那时,州学的廪生名额为30名,贡额4名,岁升3人。但不包括二卫的学生。弘治初,御史顺天府学政陈玉,给山东按察使司写信,要求德州将州学廪生名额的1/3明确为二卫的学生的廪生名额。此事引起很大轰动,州官与百姓认为是侵占了他们的名额,二卫的头头和军户认为为所占名额太少,长时间争论不休。嘉靖十年(1531),御史胡明善上书请求在德州设立卫学,所设廪贡名额如其他卫。此上书快被批准时,德州卫籍的工科给事中叶洪又上书,申明新建卫学要花费很多,师资也要增加,德州地理位置重要,但今年连续歉收,不如明确一下卫学应得的廪贡名额,仍将二卫学生寄附在州学内。此上书报上去后,礼部认为应该这样,于是转报皇上,得到的批示为“可”。于是,州卫之士各得廪额30,贡则四岁各3人,业以群肆,牍以籍分,数十年聚讼之端欻然罢息。千百人汇征之路忽尔开通,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矣”。非耶?给事少负奇气,游黉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一入谏垣,首论权贵,剂量献纳,动中时宜,惜乎以中伤去位。
民国《德县志》载:“叶洪,字子源,左卫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工科右给事中。性刚毅,遇事敢言,弹劾不避权贵。疏凡数十上,所言皆军国大事,具载《世宗实录》。又疏请改德、左二卫学附山东乡试,诸生便之。亡何,劾张孚敬、汪鋐专权纳贿,谪宁南县丞,寻罢官归。有先人遗田百亩在西河上,结庐于中,人莫窥其面。台省抚按交章荐洪‘宏才渊学,直节正气,亟宜召用’。竟格于例而止。尝树栢三百本于学宫,奖拔士类,孜孜如不及。自壮及老,竟日危坐,年75无疾而卒。孙敬愿,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知乐亭县”。
清康熙年间,德州百姓头上多了一项税收。起因是京杭大运河山东北段,包括会通河、卫运河、南运河等河道,由于处在黄河淤积平原,流动的河水不断冲刷着两岸河帮,因此浑浊的河水中携有大量泥沙,使河床不断被抬高,直接影响着过往船只的通行。所以,每到冬季的枯水季节,政府都要组织人力对运河河床进行清淤,书称“挖浅”。本来参与清淤的民工是有工钱的,其来源就是从地亩税中加派。康熙二十九年(1690),朝廷全部免除山东省的赋税。正好这时的运河需要挖浅,山东布政使司遵照户部指示不得不临时征收运河疏浚税种。可几年后,原土地税又恢复了,官员们却是将临时征收的运河疏浚税种再次加到土地税中,并沿以为例。这样一来,沿河州县百姓等于征收了两次运河疏浚税种。后在萧惟豫、的带领下,地方乡绅和官员们力抗,朝廷同意将后加的税额给予取消。后立《蠲免挑河浅夫钱记碑》,记载此事。
清乾隆初年,德州地方政府打算对漕弁(运军)所有的卫地开征赋税,引起漕弁(运军)的强烈不满,封氏家族的封元鼎与军户俞陶庵等多方谋划,遂引部议进行申辩,阖卫得以全免。
四、为家乡建设捐献财富
封建社会的地方财力是非常有限的,只是所收赋税中截留一部分作为地方财用,对一些较大的土建工程,如修建衙署、学宫、桥梁、寺庙、胜迹等,都要采用捐款与募捐的形式完成。德州士绅主动捐纳或单独兴建公共设施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兴建学校方面,明代邹颐贤创建“南湖书院”,程绍自己兴建“崇仁书院”;清代田绪宗与田雯父子兴建“董颜书院”。
在修建庙宇寺观方面,明代程讷带头捐资修建德州城内的永庆寺和北极庙;程绍带头毁“魏忠贤生祠”改建“颜鲁公祠”。清康熙年间田霡重修河西高海处清修观(亦名螽斯观);西方庵,在大西门外。萧惟豫为大西门外西方庵布施庙址(有施地碑记)。乾隆年间北厂人马大宾捐地德州北厂大王庙。
在兴建公共设施方面,明代尹纶修建“九达天衢”坊,清代陈洪谏与李世垣兴建和修葺“文武阁”,李世垣为“兴龙寺大桥”重修募捐,民国时期安树德将军个人出资对东王墓、清真寺、碑亭进行修葺,并将自己珍藏的国宝——“祭红宝瓶”捐献给清真寺。
在扶贫解困方面,放粥,放粮,施药,等事例应该说很多很多。中书科中书封珂在大理寺任职时,同官阎君卒,无以殓,封珂慷慨解囊为其办丧。其后,阎之妻办事路过德州时暴卒,又是封珂让家人出资资助其归。雍正八年(1730)秋,北京发生强烈地震,德州孙于墪因谒选而赶上其灾,封珂让儿子封昌绩为孙于墪准备了棺材,并帮着孙于墪的仆人顾泰将孙于墪灵柩送回德州。(已载《德州》2019年第一期(总354),今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