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问祖之风又起。贵州安顺、毕节、六盘水一带先后有三批客人到访邵阳,他们是民间来访,追溯先人居住的地方。
云贵高原怎么会和湘西南的邵阳有这么大关系?
这一切要追溯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大举征伐云南。
我们来看看张廷玉主编的《明史.傅友德传》: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任征南将军,“帅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将步骑三十万征云南。至湖广,分遣都督胡海等将兵五万由永宁趋乌撒,而自帅大军由辰、沅趋贵州。”
我们再看看《明史.胡海传》:复从大军克荆、澧、衡、潭,擢宝庆卫指挥佥事,迁指挥使,命镇益阳……武冈、靖州、五开诸苗蛮先后作乱,悉捕诛首乱而抚其余众,迁都督佥事。十四年从征云南,由永宁趋乌撒,进克可渡河,与副将军沐英会师攻大理。”
这两段话大致是这么意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卫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卫副将,帅军三十万攻打云南,同时命令,宝庆卫指挥使胡海带兵五万,作为偏师进攻乌蒙山区。
这个胡海是谁?就是演义和电视剧中那个粗鲁好战的胡大海。胡海当时被派到邵阳来一带平定“苗蛮”,并镇守在此。傅友德征云南的时候,胡海受命立即点兵出征。
胡海从北方带来的兵肯定不够五万人,怎么办?就地征兵。
80年代,来邵阳寻根问祖的贵州人,带来了一本家谱,里面有一首《来路歌》,生动详细地记录了宝庆人出征云贵高原的过程。
祖籍原是湖广省,原是湖广宝庆人。洪武十四登龙位,三丁抽一上云南。抽走十万人和马,征剿夷蛮造反人。选定良辰并吉日,盔甲龙枪紧随身。初一收拾初二去,初三初四别六亲。诸亲齐送含珠泪,翻身上马似飞腾。
这段话简单直白,当时在宝庆一带,实行“三丁抽一”的政策,抽走10万人去“征剿夷蛮造反人”。大年初五,他们就出发了。
《来路歌》接着又描写了它们一路的所见所闻:
天边日出江边见,六十里路到黔阳。
黔阳过来双江口,七十五里到沅州。
沅州过来到晃州,晃州巡检好愁人。
百里来官镇远府,横板架桥偏桥人。
大河涨水兴隆卫,瓜瓢舀水清平人。
八人抬桥平原地,风吹灯蒿清浪人。
上坡下岭平阳地,独山龙里贵阳城。
成青平坝无柴草,普定安庄好寄身。
这一段把他们的行程说的非常清楚。
黔阳,今洪江黔城镇。双江口,巫水汇入沅水的地方。
沅州,今湖南芷江。经过芷江然后逆沅江而上,经过晃州(新晃)进入贵州。
镇远府,今贵州镇原县,与新晃接壤。
贵州省施秉县,在元代和明代称"偏桥"。据贵州省某文物专家称,施秉县城附近的阳河上有古栈道,栈道一端插入岩壁,外部悬空,所以叫偏桥。这首歌里的“横板架桥偏桥人”一句,刚好可以与文物专家的话相印证。
兴隆卫驻今天黄平县城。
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定。
这一段行程记录,刚好符合我写的《古代从中原进入云南最便捷的通道,从沅江到滇黔古道》,有兴趣可以点击看看。
西进平阳是安顺,行步弯曲过镇宁。鸡公背上关索岭,石头磊磊路难行。抬头一见马跑过,关帝坐在天上边。山口对着安隆箐,一层山水一层人。顶站过来江西坡,转弯抹角杨家河。盘江河中有瘴气,金殿铺里瘴气多。沙尘缠在半天上,半天下雨半天晴。半坡岭下四棵松,盘江河内两梢公。顶站下来是盘江,沙家夷蛮在龙场。行行七七四十九,行军总督到安南。果然廿四城垛口,酉时初刻到西门。驻扎安南西门外,凉水营里且暂栖。
我们再来分析这一段:
镇宁,现在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
关索岭,简称关岭,关岭自治县即以此得名。
安隆,安隆守御千户所,城在安隆箐口,位置在今天的安龙县。
盘江,即北盘江,西江的支流。这里瘴气重,阴雨天多。
安南,今贵州晴隆县。
辞别安南就行走,部兵部马过长牛。马场城中开酒店,酒醉门前槿菁边。大田本是鸡各地,走到戛猛得安身。麻布装水莲花现,寸步难行马鞍山。走到大峒小响午,点起灯笼过黑山。祖公如今由这里,子孙代代记前程。到达长牛从此始,分支各处莫忘恩。
最后这一段,讲述了到达六盘水地区安家的过程。“鸡各地”一词有明显的邵阳土话色彩,意思是很小的地方。
最后两句,讲述了“祖公”就此定居,各分支祖孙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
每每翻开祖先的迁徙史,我都是感叹不已,先人真的筚路蓝缕开创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