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国农耕史第二部:大秦帝国大兴水利土木重税赋兴勃亡忽

千易乡村 2024-10-03 17:06:36
一,商鞅变法:大秦帝国崛起之路

贾谊在著名的《过秦论》对秦国的评价全面且深刻。

文中认为,秦孝公时期凭借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广纳天下贤才,施行商鞅变法,对内建立法度,致力于耕织,修守战之具,由此秦国开始崛起。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孝公的基业,不断拓展疆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到秦始皇时,“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展现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谋略,终于一统天下。

自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那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

1. 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2.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4. 推行县制:全国合并乡邑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等官职,由国君直接委派,加强了中央集权。

5. 统一度量衡:方便了经济交流和国家税收。

6. 实行什伍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兴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从都江堰到灵渠再到秦始皇陵万里长城

秦国一直重视农耕水利设施建设,约公元前 256 年 - 公元前 251 年左右,李冰父子率众修建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为治理岷江水患,实地考察,精心谋划。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水势,巧妙地设计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首先,修建了鱼嘴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接着,修建了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然后,开凿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使内江之水能够灌溉成都平原的广袤农田。

李冰父子组织民众,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多年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成,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沃野千里,成为了富饶的“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的功绩,不仅解决了当时的水患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工程典范,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秦朝还修建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的灵渠,比广西平陆运河还早2000多年。

灵渠修建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它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秦军平定岭南提供后勤保障。

灵渠的修建有着精妙的设计。它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等部分构成。铧嘴将湘江水分流,三分入南渠,七分入北渠,实现了水量的合理分配。大小天平则起到了拦水和溢洪的作用。

灵渠的修建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区发展。

灵渠虽已历经两千多年,但经过历代的修缮和维护,如今仍发挥着灌溉、城市供水、旅游等作用。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其陵园面积约 56.25 平方千米。陵寝布局严谨,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有内外两重城垣。

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高大雄伟,据考古探测,其地宫结构复杂,内部可能布满了珍贵的陪葬品。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更是举世闻名。兵马俑栩栩如生,排列整齐,展现了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超的雕塑艺术。

此外,陵寝内还有大量的陪葬坑和墓葬,出土了众多精美的文物,如铜车马等。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高度发展,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秦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

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虎山),绵延万余里。它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旧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连接而成。建筑材料主要有土、石、砖等,城墙高大坚固,沿线设有烽火台、关隘等防御设施。

秦长城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有效地抵御了北方匈奴的侵扰,保障了边疆地区的安全,对于维护秦朝的统治和中原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秦朝农民赋税重引发农民起义

贾谊的《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描述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设。

秦始皇大兴土木、兴修水利,这一举措具有两面性。

从积极方面来看,在/水利工程方面,如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加强了地区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国力和中央集权的高效能,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工程技术水平。

然而,从消极方面而言:

1. 大兴土木,如修建阿房宫、秦始皇陵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这表明大量的刑徒被征发参与土木工程,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

2. 大规模的劳役征发,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成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书·食货志》中提到:“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其中“内兴功作”指的就是秦朝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收泰半之赋”则反映了为支持这些工程而征收的高额赋税。

秦朝时期,农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包括粮食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但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量有限,收入本就微薄。

秦朝的土地政策倾向于国有化,国家对土地拥有较大的控制权。农民所耕种的土地大多来自国家的分配,然而土地的分配并不均衡,部分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狭小,难以维持生计。

在农业政策方面,秦朝政府重视农业生产,鼓励耕织。但这种重视更多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赋税和粮食需求,而非真正关心农民的福祉。

秦朝的赋税极为繁重,田赋方面,农民要将收获的大量粮食上交国家。人头税按人口征收,加重了家庭负担。此外,还有众多苛捐杂税,如盐铁税、市租等。

秦朝还强制农民服徭役,参与诸如修建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浩大工程。服役期间不仅劳动强度极大,没有报酬,还需自备口粮,这使得大量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

这些沉重的赋税、苛捐杂税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和农业政策,极大地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导致农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