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战国《东周·传形(大东)特大大孔圜钱》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4-03-17 02:14:36

东周又版大孔圜 极罕难得再开眼

在战国中晚期,铭文“东周”的分别有方足布和圜钱,青铜质地。据考,此钱来历为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地,巩位于洛阳之东郊,称东周,时铸“东周”钱。收藏中,“东周”圜钱,乃为战国圜钱中著名的珍品之一,其小型有廓版也曾被授予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故而收藏价值颇高。

实践证明,战国中晚期的圜钱有两种基本制式,一是中心小孔,直径一般在折十型大小上下;二是中心大孔,整体似圆环,径普遍在折十型钱以上(因孔大而需扩径)。小孔圜钱形制大小不等,谱载仅十余种铭文,其中谱载“东周”圜钱无论大小均属于小孔,小者径如小平钱大小,特大型径约45毫米左右(参见民国时期出版的著名泉谱《古钱大词典》)。而大孔圜钱则是历来脱谱。

愚之前已经展赏过自藏的数枚脱谱的大孔圜钱(仍有不少未展示),其铭文有的在布币上可见,有的小孔圜钱上有,等等不一而足。事实说明,大孔圜钱尽管长期脱谱记载,然其三相一材皆无懈可击,是极罕见且最珍贵的战国圜钱品种。

在愚收藏的这些大孔圜钱中,亦见“东周”铭文的大孔圜钱,从未有过披露与丝毫提及,乃为极罕见之品。此外,根据本人的收藏实物来看,“东周”圜钱存在多种版式,即面文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尤其是“东”字。之前已经展赏过一版传形“东周”大孔圜钱,而帐中还有另一枚“东”字写法不同之版。时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其相,首发于此公展鉴赏,实物实证,以飨泉界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可见其面文“东周”二字,篆书书体,左右横读,乃为传形制读序,背平无文。续可见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圆细规则,清晰而彰显坚挺,间隔有距,布局协调,整体书相彰显端庄古朴之意。续可见,其“东”字书写风格与小型者有所不同,第一笔为仰半圆笔划,最后一捺拖长,致其字形更大,故这里名曰“大东”版。此外,还可见本品正面上方有两短横,十分特别,似为“二”之数字,其意为何,暂未的考释,亦或为一种序号。如此,无需多言,品文识书,本品之书相,盎然古意,伪不可及,当为其时官炉出品无疑,其门得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54.71毫米,重约24.87克,中心开大孔而呈环状,厚薄适中,其径超后世折十型乃为出号大钱大小,是为特大型且之前未见任何公开披露。续可见其面背皆无廓,斜切轮边,面小背大;穿孔边略见斜入,面大背小。外圆内圆皆较规矩,穿轮与字廓亦呈干净利落之貌,乃为典型的战国官铸圜钱铸相之特征。再观其文字,笔划圆细无粘连,鼓凸更是自然有度,恰到好处。藉此,观铸识体,无需再表,本品之铸相可实证为其时官炉出品,盖天下新老伪作皆不可及,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为老生坑锈相,乃上世纪出土,时间已久,故已渐呈熟坑之相。然,仍可见些许绿锈点染附着,红斑亦是显露,锈色可谓纯真而自然。其锈痂深浅相间,皮壳叠嶂,层次丰富。试其锈痂皮壳及至包浆,老而弥坚,紧实不糟,可抗刃击。就整体锈相察之,一股自然老气横秋之貌相直入眼底。复察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更是老旧。毫无疑问,辩锈识浆,其锈相特征,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天下之伪盖不可得,其门一眼洞开,自当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东周·大周版传形特大型大孔圜钱”,三相一材,经得起实物实证,百般挑剔,正是一枚开门见山之品,真实到代而毋容置疑。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式圜钱尚未见任何公展和泉家提及,在收藏实践中更是难得碰到,在此亦为首次公开披露,故其珍罕程度不言而喻,其谱载小型曾评五十名珍之品自不可比之。由此,其也将为战国圜钱再添一品不同制式版式的品种,极有研究和收藏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矣。

以下为2023年3月10日首次披露展赏的一枚“东周”大孔圜钱,可见其“东”字写法与上述品写法不同,且直径小于上述品。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