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起混动,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丰田。它是混动鼻祖,在纯燃油车之外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而现在我们提起混动,丰田已经不是第一选择了,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正是由于在混动领域的出色发挥,比亚迪超越一众强势合资,历史性摘夺2022年中国车市销冠之位。
即使丰田连续三年拿下全球销冠,体量比特斯拉、比亚迪更为庞大,但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它是明显掉队的,不仅纯电不行,如今就连混动这项“老本行”,也“输”给了比亚迪,这又是为何?
时代背景不同,价值观与方法论也不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丰田和比亚迪各自的混动背景。
丰田发迹于内燃机时代,比亚迪崛起于新能源时代,不同的际遇,决定了两家车企在战略决策、技术路径、产品输出上具有本质差别。
1997年,丰田推出了世界上首款量产混动车——普锐斯,这是一款双擎,即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它仅需加油,无需充电,用车习惯和纯燃油车没什么两样,但油耗能够有效降低。
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一款技术前沿的产品,但那时的主机厂不会想到未来新能源会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新能源也普遍没有什么概念。而丰田自身,也只是将双擎技术作为夯实它“经济省油”金字招牌的利器,并未将其往“触电”方面推进。
待到新能源浪潮兴起时,丰田也始终对“电气化”这一路径存疑,在它的转型计划中,油混居于首位,氢能源次之,插混再次,纯电居于末位。
而我们都知道,氢能源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与硬件配套不完善,再加上各国政策支持力度有限,至今都未能推广普及。
与此同时,在我们国家的政策标准内,插混相较油混而言,更贴近新能源特征,它能上绿牌,也能享受补贴,油混则统统不行;而在性能与节能方面,油混相较插混而言也存在先天弱势,这些因素都会让消费者形成一个认知,即插混才是新能源车,油混不是。这个认知也会导致他们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前者。
战略布局上的“失策”,造成的后果就是丰田空有一堆氢能源专利却无处发挥,油混技术虽成熟,奈何油混车型地位下降,非为主流。而在主流的插混和纯电领域,由于前期丰田重视不够,导致后期反应迟滞,跟不上市场节奏,强势产品一直缺位。
比亚迪走的是不同于丰田的道路。在丰田推出普锐斯的那一年,比亚迪还是一家电池生产商,凭借锂离子电池业务,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也许是一创业就“触电”,基于此渊源,比亚迪在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后,便着手布局以电气化为主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普锐斯是世界上首款量产混动车,却不知道比亚迪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代DM插混系统,全球首款量产插混车F3DM亦随之诞生,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也是一个“鼻祖”。
在丰田角逐世界车企之巅的那些年,比亚迪并不算冒尖,但一直在深耕插混领域,并积攒了诸多出色的技术成果。
2020年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那时包括主机厂与消费者都意识到了燃油车早晚有一天会被淘汰,而新能源车将成为绝对主流。各大厂商的转型1.0、2.0计划轮番公布,比亚迪也在这一年的广州车展推出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及搭载此技术的首款车型秦PLUS DM-i,其以快(零百加速领先同级燃油车2-3秒)、省(百公里亏电油耗最低3.8L)、静(接近纯电)、顺(媲美纯电)、绿(全系可上绿牌)的创新性优势,正式拉开了中国车市插混大幕。
比亚迪秦PLUS DM-i在2021年3月上市,第一批车主使用后,反响热烈,随即吸引了第二批、第三批以及后面的车主入手,与此同时,比亚迪将DM-i超级混动系统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到了宋、唐等主流车系,以此强化整个插混矩阵的战斗力与市占率。也正因为铺排得当,一股关于比亚迪的热潮在2021年成型,在2022年爆发。
在行业变革、政策导向、车企战略重心差异、技术支撑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现在人们一谈到混动,就会先想到插混,一谈到插混,就会先想到比亚迪,而丰田,在新能源这个议题上,已经远离话题中心了。
产品力配不上售价,实力劝退消费者
上述分析可以视为丰田混动输给比亚迪的本质原因,事实上,丰田新能源产品实力不济,也是劝退消费者的重要理由。
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插混矩阵,仅有卡罗拉双擎E+、卡罗拉双擎E+、RAV4荣放双擎E+、威兰达高性能版,拿其与同级别的比亚迪插混车型相比,可以发现它们无一不存在着售价高、配置低、体验差等弊病。
以卡罗拉双擎E+为例,这是丰田在中国投放的第一款插混车型,售价高达20.78-23.08万,入门版差不多都可以买辆中配凯美瑞了,而顶配都到23.08万了,还没有驻车雷达、语音识别、主动刹车等智能配置,用的只是定速巡航和倒车影像,配置水平还不如11.38万的秦PLUS DM-i入门版。
除了配置以外,卡罗拉双擎E+在与插混技术相关的领域也比不上秦PLUS DM-i。比如说,它的纯电续航只有55公里,百公里亏电油耗为4.3L,综合续航985公里,而秦PLUS DM-i的对应数据是120公里、3.8L、超1200公里。
羸弱的产品力加上价格虚高,导致卡罗拉双擎E+上市后始终无法推广开来,换成你,愿意花20来万买这么一辆“高丐”车吗?丰田的另外三辆插混,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这就导致了即使有人有心想买丰田插混车,也无力说服自己花这么一大笔冤枉钱。
写在最后
在中国车市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很讲究“先来后到”的游戏规则。只要你先发制人,成功撬开某个市场的缺口,并打响声量与口碑后,便能够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垄断红利”,当然前提是你技术过硬,并且能够持续更新,本身又不作死。
比如说五菱宏光MINIEV,在它成功打开纯电微型车市场后,便一直是这块领域的“霸主”,难道说后来者实力都比它差吗?并不是,但消费者就是更认它。别克GL8、雅阁、凯美瑞、轩逸等车型亦是如此,它们的对手不乏实力更强者,但其地位始终屹立不倒,体现的就是“先来后到”的道理。
目前比亚迪已经开始享受“垄断红利”了。从去年开始,包括长城、吉利、长安、奇瑞等在内的多家主流自主车企,都推出了插混技术,但没有一家能在声量与销量上超越比亚迪。它们输,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悬殊,而是因为在市场嗅觉、决策魄力、进场时机上,落下比亚迪太多。
至于丰田,在错失良机后,想要反超,岂止于难。
你对丰田混动的理解就停留在文章里的卡罗拉插电混动就片面了。都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