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4年11月30日,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人潮涌动。大清早,尽管冷风刺骨,但大家还是纷纷赶到现场,为叶嘉莹先生送行。
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素衣人群中,低泣声与叹息声交织,悼念着这位将一生奉献给中华诗词的百岁老人。
这场仪式,既是纪念叶先生的,也是对那个时代和那种精神的缅怀。
叶嘉莹,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一位学者和诗人,更是我国古典文化传承的标志,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一生,是如何与诗词交融,又如何影响了无数后辈?
乱世诗心:苦难与热爱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姓氏叶赫那拉,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家族的荣光。但生于乱世,这份荣光很快被时代的阴霾所笼罩。
“七七事变”爆发,山河破碎,家国沦丧,叶嘉莹亲眼目睹了亡国之痛,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苦难。
母亲的病逝,父亲的远隔,更使她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助。尽管生活困苦,诗词却成了叶嘉莹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自幼便浸润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以《论语》开蒙,以唐诗宋词为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诗词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慰藉。
她从诗词中汲取力量,在动荡的岁月中找到了一份安宁与寄托这份对诗词的喜爱,对她未来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影响。
童年的苦难经历,无疑对叶嘉莹的性格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早早地体会到了人世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这使得她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更加坚定了对诗词的热爱。
颠沛流离的半生,辗转于海内外,她始终将诗词作为自己精神的支柱,并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
从北京到天津,从台湾到加拿大,再回到南开,叶嘉莹的人生轨迹,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最终汇入中华文化的汪洋大海。
诗词人生:力量与支柱
诗词,对于叶嘉莹来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生命体验的载体,是她人生的伴侣和精神的支柱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诗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伴她走过风风雨雨,给予她力量和慰藉。到了五十岁,女儿和女婿不幸遭遇车祸走了,这对咱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悲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悲痛,叶嘉莹写下了十首《哭女诗》,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将一个母亲的悲痛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即便遇到了那么沉重的悲伤,叶嘉莹依然坚强地挺了过来。她将丧女之痛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在诗词中寻找慰藉和力量。
她的朋友刘秉松说,这些诗词就像是给她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她的生命永远闪耀在至高无上的境界。
叶嘉莹并非不敏感,恰恰相反,她对诗词中那些幽微的情感体会得无比透彻,正是这种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帮助她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对她的教学思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认为,诗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生命体验的感悟和心灵的升华。
诗词有什么用面对学生的提问,表示:“让人心灵不死。”这句简洁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诗词的真谛,也成为了她诗教理念的核心。
在她的课堂上,诗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了无数年轻学子,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诗词的魅力。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真实地记录了叶嘉莹先生的晚年生活。片中,她年过九旬,依然精神矍铄,谈吐优雅,对诗词的热爱丝毫未减。
即便是在面对新冠疫情、摔跤、带状疱疹等种种困境时,她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诗词的力量支撑自己,展现了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出品人毛继鸿曾感叹:
“一个看似柔弱的九十多岁的老人,为何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我觉得是诗歌给了她力量,精神食粮确实能提升生活品质。
这正是叶嘉莹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桃李芬芳:传承的践行者
叶嘉莹先生的课堂,从来不是枯燥乏味的学术讲堂,而是一场场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神盛宴。
她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中华诗词的魅力。
她不仅讲解诗词本身的含义,更注重挖掘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我们著名的戏剧白先勇念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去听她的课,他表示,叶先生不仅讲解诗歌本身,还讲述了诗背后的社会变化和诗人的情感,让他对诗词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为培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她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中华文化的优秀学子。
她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还特别重视文化传承,把中国古诗词的精华一代代传下去。叶嘉莹先生的知名度可不只是学术界知晓。
在互联网时代,她的诗词讲座视频在B站等平台上广受年轻人欢迎,被誉为“宝藏课程”。
她用自己平易近人的讲解方式,打破了学术研究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壁垒,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华诗词之美。
她能体会年轻人的迷茫和烦恼,也知道他们心中对诗歌的向往。
她用诗词的语言,与年轻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引导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南开大学的招生工作中,叶嘉莹先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和家长正是因为对叶先生的敬仰和钦佩,才选择报考南开大学。
叶先生以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优秀学子,为南开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位南开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表示:
“每一位南开人都以叶先生为骄傲,她是我们‘中华诗教’的精神家园。”
这足以证明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乃至整个教育界的影响力。学生们对叶先生的追忆,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
他们回忆起叶先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身影,回忆起她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回忆起她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这些回忆,将永远珍藏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那学生说,叶先生一站讲台就是两三个小时,教室和走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被她讲解的中华诗词魅力所吸引。
叶落归根:永恒的价值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她不仅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华诗词的研究和传承,更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华古诗词的研究与传播。
这笔巨额捐款,体现了她“叶落归根”的理念,以及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她曾立志:“落叶归根,我愿全心全意投身南开。”
她对南开的感情很深,对中华文化也很热爱。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举世公认。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深入而全面,涵盖了诗歌史、诗歌理论、诗歌批评等多个领域
她的作品既学术性强,又广受欢迎。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诗词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中华诗词的魅力。
叶嘉莹先生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她对诗词的热爱、对教学的奉献、以及她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都将激励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她的一生,活出了学者应有的气质,也展现了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今天在他的告别仪式上,无数人从各地赶来,甚至有人是从国外赶来了,只为送别叶先生一程。
这里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有高中生专门送郑州赶来,他们都是叶嘉莹的“叶粉”。
毛继鸿说,人在遭遇灾难和苦痛时,还能坚守自我,这就像先生所说的“弱德之美”,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叶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财富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影响无数年轻一代。在南开的迦陵学舍,她留下了一段让人怀念的故事,现在这个地方成了许多人怀念她的地方。
鲜花环绕,大家心中对叶先生怀念和尊敬之情满满。
结语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诗词与人生的完美交响。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诗词的研究和创作中,用诗词的语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
她的一生,就是中华文化的活样本,完美展现了“柔德之美”的真谛。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生活还得热爱,梦想还得去追。
叶嘉莹先生虽已离世,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一直鼓舞我们继续前进。她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将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