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起来,乡村“旺”起来

牡丹晚报 2024-08-23 15:25:17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

把传统文化融入钩织作品,用京剧卡通人物创作的“天赐良缘”;以荷塘月色为灵感,精心搭配莲花、莲叶、莲蓬的“好运花莲”;以红色牡丹为载体,代表喜庆、热情的“花开富贵”;在小巧枝干上,挂满一盏盏橘红色小灯笼般的柿子,用来传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柿柿如意”……古村落里话非遗,传统技艺大比拼。在近日举办的鲁西新区钩织大赛总决赛上,各种各样的钩织作品栩栩如生、玲珑有趣,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打卡。一钩一挑、十指翻飞,钩织选手们不仅大秀指尖绝活,更依托传统工艺大力发展手造产业,把“小手艺”做成了“大产业”。

“指间技艺”勾出村民增收路

如今,在菏泽,“指间技艺”正悄然转化为“指尖经济”,牡丹面塑、工笔画、钩织、堆绣、根雕、刺绣、刻瓷,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非遗项目与牡丹元素、潮流文化相融合,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不仅展现了菏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更为乡村铸魂,让特色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塑形。

钩织大赛,比的是技艺、秀的是文化。比赛现场,十余名从前期初赛脱颖而出的钩织选手,以几团普普通通的绒线为载体,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他们运用娴熟的古法钩织技巧,手指翻飞,五颜六色的钩织牡丹鲜艳欲滴,宛如真花,无论是细腻的线条勾勒,还是大胆的创意构思,都充分展现了选手们的艺术才华和专业技能,体现出传统技艺的风采。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断层的风险,传承人普遍高龄,年轻人不愿意学,会出现人逝艺绝的问题。但随着我们不断创新,让传统手造涌现出了新的活力,才发现钩织作品很有市场。”古法钩织传承人张惠灵担任此次决赛评委,在为作品打分时,她不仅考虑选手在创作中的手法和技巧,更用市场的角度去衡量、判断其能否吸引消费者。

据张惠灵介绍,钩织是民间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又称钩花,属于手绣技艺中的一类。作为一种特色民间手工艺,经过老一辈的民间手艺人不断摸索和发展,当今的钩织物品不再仅限于实用,添加了能体现美观、时尚的生活元素,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文化价值。

正是凭借对这项技艺的热爱,张惠灵开设了个人工作室,一心一意做起钩织定制及手作体验。年近六旬的她针不离手,在多年的尝试和创新中,融入了更多时尚元素和文化元素,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巧妙结合,使钩编产品不仅实用,更具艺术气息,其产品成功售卖到千家万户。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惠灵在创作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钩织感兴趣,而且钩织作品很有市场,便考虑把爱好做成事业,让更多人知晓这门工艺、爱上这门技艺,并通过这个实实在在的技能来增加收入。“我们在这里免费培训学习,农闲时候回家钩织,将各种‘绿叶’‘花瓣’等配件回购给他们,从而赚取编制手工费。”马岭岗镇车子李村村民李秋霞说。

推动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是载体。依托古法钩织,当地政府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导有钩织基础的村庄和传承人创办企业,打造了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据介绍,马岭岗镇作为鲁西古法钩织的发源地之一,在传承与发展中,坚持以引导手工钩织产业发展为方向,激发闲散劳动力兴趣为目标,创建了手工钩织文化传播模块的经营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目前,已与全市76家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签约,带动了五千余名村民灵活创收。

“非遗”为媒,讲好文旅融合故事

依托手工钩织,从经济角度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是菏泽用“非遗”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一个生动案例,非遗、手造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开辟多种渠道。

曹州面塑是菏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36岁的李斌出身于面塑世家,“终一生,成一事”,他始终牢记祖父的嘱托,专注面塑教学近十年,不断在传承中创新。

“面塑从早年间走街串巷的阶段,现在已经过渡到传承创新阶段了。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与全市多个学校合作。每天授课人数将近1000人左右。”李斌说,非遗文创产品的成功可以极大地激发居民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热情,这种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可以促进文化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文化遗产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活力。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呈现花鸟鱼虫的意趣、山水风光的雅致、吉祥如意的祝愿,在方寸之间展大千世界,这是曹州刻瓷的魅力。“曹州刻瓷因菏泽古称曹州而得名,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手工绝技,让山水花鸟、闲情逸致跃然于瓷器之上。如今,曹州刻瓷备受市场青睐,成为亲朋赠送、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品。”曹州刻瓷传承人马宪荣说,将非遗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将非遗融入现代乡村生活,把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让非遗“活”起来,变成生产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正是如此,非遗成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直接抓手,在日兰高铁通车仪式上频频吸引外地游客的巨野工笔画,亮相世界文明论坛的曹州面塑“国色天香”……各种重要活动都在对非遗进行推介,不仅使非遗融入生活,回归群众,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出现在各个场合的“菏泽非遗”成为菏泽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非遗+”焕新“出圈”

追光生长,城市向上。随着我市不断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持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非遗已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走入公共空间、走入社交媒体、走入“寻常百姓家”,“非遗+”正焕新“出圈”。

1993年出生的李云鹏是一位曹州木版年画传承人,作为一名90后,他深知年轻人的喜好,为此,在进行原汁原味活态传承的基础上,他不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更新颖的方式,让年轻人喜欢上木版年画。

“这个印章实质上就是印章界的‘木版年画’,通过与这种打卡印章的方式进行结合,把曹州古城和菏泽特有的文化融入其中。”李云鹏说,永安塔、青年湖、西门里、菏泽牡丹、戏曲……印章按下,线条勾勒出各个图案的轮廓,曹州古韵的特色风景跃然纸上,不仅让参观更有乐趣,也让文化回味悠长。

在创作中,李云鹏不断尝试为非遗文化找到更时尚的“玩法”,换一种“打开方式”让文化焕发“生命力”。他认为,传统非遗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要与现代潮流碰撞出火花,还要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让非遗更青春”,既是传承下去的动力,也是展现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场景创新是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很好尝试,这方面,来自菏泽市非遗促进会的手作老师解传松深有体会:“在各类文化活动中,用‘非遗’互动,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以植物拓染为例,孩子们会沉浸其中,体验文化魅力。”

一把锤、一块布,加上随处可见的花草,固色、定位、敲打,就可以把植物的自然形状、脉络纹理和色彩留在布上,留下大自然最原始的香气、纹理和色彩,这种取之自然、美化服饰的印染方式,就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拓染。这种沉浸式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在体验中学习、传承。解传松认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传播、应用、展示等方面拓展思路,在场景创新上灵活地融入现代生活,正逐渐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点睛之笔”。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