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明)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经济日报》)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提出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们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明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杂的任务在农村,同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是在农村。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三农”局势向好,就牢牢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要心怀“服务之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要把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做好农民群众的全方位“服务员”,与群众一起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帮助百姓增收致富。
党员干部要做好“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重点,扎实推动产业发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清除乡村的地域特点,努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特色名片,推动种养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致力农民增收致富。
党员干部要争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党员干部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护绿增绿,涵养绿水青山,切实把生态宜居的要求落到实处,竭力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
党员干部要争当美丽乡村的“建设者”。我们不仅要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还要满足好人民的精神需求。党员干部要强化教育引导,净化不良封建思想观念,促使村民规范自身行为,还要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改变落后思想观念。干部还要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保护好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让更多人“记得住乡愁”。(作者单位:江油市双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