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的石像
1918年,无锡雷尊殿的主持华清和因病去世了。
雷尊殿素来香火旺盛,主持华清和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道士。所以整场丧礼筹备得很是隆重,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阿炳起身迎送每一个宾客。他想他该是难过的,可难过之余又有几分难堪和迷茫。
他似乎能从每一个前来的人眼中看到戏谑,和一种对世俗八卦强烈的热忱。阿炳意识到这些外人看待他的眼光从来都是这般“复杂”,只是以前的他不明真相,看不懂这背后的寓意罢了。
是啊,道士和寡妇的不伦之恋是何等的惊世骇俗。而他就是这段恋情的“产物”,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这样难堪的身份注定了他从出生那天起就要沦为外界议论的“笑柄”。阿炳忍不住想到他父母当年的处境,是不是也如同他今日这般“如芒刺背”。
大约三十年前的冬天。无锡秦家的少爷意外暴毙。
吴阿芬作为遗孀,眼泪早已经流干,她只是麻木地跪在灵堂。听着外人对她或真心或虚伪的关怀。吴阿芬知道他们的同情从何而来,因为自今日起,她就成了寡妇。还是一个无儿无女的年轻寡妇,往后的日子没有依靠,也没有盼头。
吴阿芬看着秦家的高房大院,心却一点点沉下去。这所谓的荣华富贵于她就如同万千枷锁,她漫长的一生都要彻底的“陪葬”在这里。
她接受的教育告诉她要为夫守节,从一而终。可心底却有另一种异样的呐喊,让她忍不住想要冲破道德的“牢笼”。
这种欲望在她遇到华清和的时候彻底爆发出来。
华清和是个道士,还是为吴阿芬亡夫的丧仪而来。即便在心中念叨无数遍“不可”,吴阿芬还是忍不住靠近这个出家人。
和华清和在一起的日子里,吴阿芬很开心。像所有沉浸在恋爱中的女子一般不可自拔,她觉得暗淡无望的人生有了新的动力。
殊不知这段别样的恋情是不为俗世所容的,甚至是令人唾弃和不齿的。吴阿芬干脆搬到了华清和的雷尊殿,于她而言,华清和是她生命中仅剩的一抹光亮。
她如何也舍不得放手,更何况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很难想象在那个旧时代里,吴阿芬和华清和竟敢如此不顾世俗伦理,堂而皇之的走在一起。
虽说这样的感情不能被世俗接受,却也很难说他们之间没有真情。
1893年8月17日,雷尊殿旁边的“一和山房”传来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因为孩子五行缺火,是以小名唤作“阿炳”。
至此殿里的道士和来往的香客们又多了一个新的“谈资”,更有好事者专门赶过来打听。
吴阿芬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市井间无尽的唾骂和指点让她接连崩溃。她想到了死,却又舍不下她的“小阿炳”。为了将孩子养大,吴阿芬告诉自己能忍一天算一天。
可是孩子越大,压在秦家头上的耻辱就越深重。
秦家到底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自家的儿媳跟道士偷情不算,甚至连孩子都养下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秦家便三天两头的跑去找吴阿芬“讨说法”,各种逼迫手段层出不穷。最后,他们将吴阿芬抓回了秦家大院,没过多久,吴阿芬就自尽了......
随着吴阿芬的死,各种议论声平息了不少,事情也算告一段落。小阿炳也被华清和送到了乡下的亲戚家抚养。
阿炳故居
阿炳思绪慢慢收拢,只觉得有些悲凉又好笑。若不是师父弥留之际告诉他真相,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居然这样“坎坷”。
他午夜梦回时常思念幻想的母亲,居然是这样“荒唐”的生下来了他。而他的亲生父亲又同样荒唐地成为了他的“师父”。
阿炳只记得自他八岁起,他就被送来道观拜华清和为师。阿炳知道师父对他很好,他见师父精通乐器,便也吵着学。
师父当时却不允许,还摸着他的头说:“我不希望你将来和我一样。”
一样什么?师父没有说。
阿炳如今想来,师父是怕自己走他当年的老路吧。可惜造化弄人,他还是将师父的拿手本事学了个精通。或许他们父子的人生悲剧早就是命中注定好了的。
阿炳
阿炳从来没有这么迷茫困惑过,他从前无知无畏。如今却害怕遇到那些打量的目光和刺探的语言。
这一刻,他有些想母亲了,是不是当初的她也是这般无助。
外界并不知道阿炳的心理历程,只知道从华清和去世之后,阿炳就闭门谢客,不再登台演出。
华清和对待吴阿芬是否真心很难得知,但他对阿炳却是实实在在的“慈父情怀”。
雷尊殿作为无锡有名的道观,香火鼎盛。所以每年都能收到一大笔的香火钱,收入不菲。华清和一贯疼爱阿炳,又对他心怀愧疚。所以在临终之前,不顾观中其他道士的反对和外界的评价,毅然决然地将雷尊殿传给了阿炳。
华清和生前未能和阿炳以父子名分相待,待他死后,却是给了阿炳一个实实在在的继承人身份。
阿炳心想:父亲到底是爱他的。
阿炳演奏的画像
他成了雷尊殿的新观主,继承了雷尊殿的大笔财产。这个昔日各处演出,没有正经营生的小道士,一跃成为了“有钱人”。
可金钱并没有填补阿炳内心的空虚和痛苦,反而成了他一步步堕落的资本和助力。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阿炳彻底“放飞自我”。开始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
于是除了道观,阿炳又多了一个“新居所”——妓院。
年轻时候的阿炳长相像极了华清和,颇为英俊。所以在女人缘方面,同样也不输于他父亲。
再加上阿炳刚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在烟花柳巷的那些女人们看来,阿炳可以说是最“尊贵的客人”。
阿炳对待蜂拥而来的烟花女子,统统来者不拒。他将大好的青春和大把的金钱全都投到了“红粉窟”里,意图借助酒色麻痹自我。
为此周围人对阿炳的指点越发多了起来,可阿炳却好似全不在乎一般。在他看来,他这一生或许本就是“不值得”。与其一直在乎外界的眼光,惶惶不可终日,倒不如肆意享受眼下糜烂的生活。
所以除了逛窑子,喝花酒,阿炳还开始频繁出入大烟馆……
阿炳可以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却抵挡不住病魔的“侵袭”。因为长期的放浪形骸,阿炳患上了花柳病,还因此导致双目失明。
祸不单行的是,华清和留给阿炳的钱被他挥霍的所剩无几。雷尊殿也被其他人抢走了,阿炳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没了眼睛,没了道观,阿炳从有钱人沦落为“穷瞎子”。
贫穷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阿炳越发觉得自己的人生凄苦。可偏偏他又没有自杀的勇气,就只能为了“糊口”四处奔波。思来想去,阿炳最后抱着二胡到街上卖艺去了。
“父亲生前最擅长乐器,他如今也算是“继承父志”了。”自我安慰之后,阿炳的心情多少好受了些。从此以后,阿炳又被人称为瞎子阿炳,正式开始了他的街头卖艺生涯。
在很多后世加工过的宣传里,更喜欢侧重阿炳失明后坚持音乐创作的坚毅和顽强。
但事实上,他的音乐生涯更多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求生欲”,也是他自甘堕落沉沦的因果循环。
至少在旁观阿炳一步步走向潦倒的同乡人眼中,阿炳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更有甚者将他比作“父母偷情的报应”。
外界各种冷嘲热讽让阿炳心底的“躁动因子”再次活跃起来,他也开始忍不住反思这世上是否真的有“报应”。
心底的悲愤和凄凉让他的负面情绪达到顶点,无处发泄就只能将情感寄托到创作上。于是街头巷尾总是洋溢着一段段凄婉又悲伤的旋律,将阿炳的心事诉说的明明白白。
很多人起初多少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的,奈何阿炳着实是个优秀的二胡演奏者。甚至在音乐之外,为人还很有几分“孤勇”。
当时无锡的一个地主强行侵犯了家中的丫鬟,事情被捅出来以后。很多人都愤慨不已,但畏于地主的威势都不敢出头。
谁知没过多久,街头有人将地主的事迹改编成曲子进行演唱。地主的恶行被揭露,各种民愤之下,只能连夜逃离。
围观的人纷纷叫好,好奇仗义出头的“义士”究竟是谁。一番查问之后,才知道竟然是街头卖唱的瞎子阿炳。
阿炳在街头演奏
很多知道阿炳旧事的人忍不住嘀咕:“看不出来,阿炳还是个热血的人。”
在阿炳看来,旁人的夸赞并没让他心里得到太多慰藉。就像他早已经不在乎当初的那些指指点点一样。可他内心终究还是孤独的。一个想法冒出来:或许他应该娶一个老婆了。
1929年,阿炳在别人的撮合下结婚了。对方是一个中年寡妇,叫董催弟。阿炳自问对这位新婚的妻子并没有多深厚的感情,换言之他可能并不懂爱情为何物。
只是董催弟是一个难得懂他、关心他的女人。在她身上,阿炳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阿炳和妻子
于是阿炳再上街头卖艺的时候,他身边多了一个“小跟班”。这算是华清和去世后,阿炳人生中难得的一段平稳生活。
到了1950年,戒烟运动兴起。这让“老烟民”阿炳痛苦不已,烟瘾的折磨让他险些“丢了半条命”,无奈只能待在家中休养。
因为不能演出,阿炳夫妻两个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恰此时,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教授杨荫浏慕名找到了阿炳。就是他们的出现,才使得《二胡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优秀二胡和琵琶作品得以问世。
阿炳也得以“一炮而红”,在当年的无锡市牙医协会成立现场,阿炳拥有了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很多人觉得这会是阿炳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他或许再次拥有了“发达”的机会。
《二泉映月》曲谱
只可惜上天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他”,阿炳的人生悲剧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好了。这次出名的机会并没有改善阿炳的经济状况,反而让他越发捉襟见肘。
1950年12月4日,天空飘起了雪花,破烂的屋子时不时有寒风灌进来。病痛交加的阿炳忍不住回想自己的一生,只觉得格外悲哀。
他想到了自杀的母亲:“是不是母亲去世之前也是这般感受”。
阿炳自嘲地笑了笑,颤颤巍巍地换上了在雷尊殿当道士时穿的道袍。在他看来,这个世上早已经没有值得他眷恋的了。
阿炳如同被抽去灵魂的木偶一般彻底失去了生机,病情雪上加霜。1950年,阿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病逝了,彻底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而随着阿炳去世,艺术家的阿炳开始“复活”。
一曲《二泉映月》将他捧上了“神坛”,被誉为传统音乐的巅峰,被人们称为最能代表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瞎子阿炳也成为了中外闻名的艺术家,甚至并肩贝多芬。
但事实上,人们所熟知的更多是艺术加工过的阿炳,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瞎子阿炳却知之不多……真相往往很败人兴致,也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阿炳在台上表演
其实抛开外界各种“光环”和“艺术加工”之后,阿炳更贴近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人。他是中国传统音乐界的代表,同时也有着江湖浪子的“恶习”。他的音乐和他的人生一样,悲伤且悲剧。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时间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