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5年,在大汗窝阔台的授意下,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发动了第二次蒙古西征,使当时的东欧诸国遭到了蒙古人的重创。在1240年时,蒙古人开始围攻第聂伯河的基辅城,史称基辅围城战。
△西征的蒙古军队
战争爆发前的基辅城而蒙古西征时的基辅城,便是现在乌克兰最大的城市基辅。在国内的史书上,则称呼这座城市为乞瓦城。
在蒙古西征军攻打基辅之前,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万人,是当时规模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当时的基辅城由上城和波迪尔城组成,上城建立在一座高地之上,地形易守难攻,并且拥有较多的防御工事。而波迪尔城的防御工事较为简陋,城墙也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
早在第一次蒙古西征时期,速不台和哲别率领的蒙古军队,就已经计划对基辅城进行突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这个计划未被实施。
△古代的基辅城
蒙哥对基辅城的劝降在攻打基辅城之前,蒙古西征军已经击败了梁赞公国和弗拉基米尔公国的军队。在1240年的秋天,西征的指挥官拔都,命令拖雷的长子蒙哥率领先锋军队前往基辅城。
抵达基辅城附近的蒙哥,很快便被这座大城市所吸引。但是由于当时的天气还不太冷,第聂伯河没有结冰,导致蒙古人的主力军队无法渡河,因此蒙哥便开始对城中的居民进行劝降。
根据当时的记述,蒙哥曾派遣使臣对城中的守军进行劝降。可是城中的守军听说有一支援军正在支援他们的路上,因此他们便不愿投降,并且杀死了蒙哥派去的使臣。
使臣被杀的消息让蒙哥非常愤怒,并且决定不再赦免基辅的守军和百姓。与此同时,拔都率领的主力军队已经歼灭了支援基辅城的援军,对基辅城的围攻也即将爆发。
△蒙古军队的攻城部队
蒙古军队围攻基辅在同年的11月底,随着第聂伯河开始上冻,拔都率领的主力军队也和蒙哥率领的先锋军队会合,随后便开始对基辅城展开了围攻。
拔都率军抵达基辅,这座城市被围困,他们的士兵包围了这座城市,他们的战车吱吱作响。战马、骆驼和牛群发出喧杂的嘶鸣声,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被运往城下。
上面这段文字,是当时的编年史作家记述的。在蒙古人的主力部队抵达基辅城下之前,城中的居民听到了让人不安的噪音。战车齿轮的摩擦声和战马的嘶鸣声,让基辅的居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面对声势浩大的蒙古军队,基辅的守军只能逃到防御工事更完善的上城,因为波迪尔城简陋的防御工事,在蒙古军队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当时的基辅城,正规士兵只有五千多人,由一名名叫德米特里的贵族指挥。为了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德米特里动员城中的百姓一起加入战斗,和守军们一起对抗攻城的蒙古士兵。
蒙古军队的指挥官拔都,采用了蒙古人惯用的攻城战术。他命令士兵将基辅城团团围住,然后在派士兵攻城的同时,架设投石机来轰击基辅的城墙。
率先对基辅城发起进攻的,是蒙古军队在之前俘虏的敌军士兵,他们在蒙古士兵的驱赶下冲向城墙,结果基辅守军的反击下死伤惨重。
蒙古军队对基辅城的围攻不分昼夜,他们的士兵会轮番进行攻城,使城中的守军陷入高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纵火的蒙古士兵
基辅城的陷落同年的12月5日,基辅的城墙已经被打的破烂不堪。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拔都却下令士兵们停止攻城,他打算让蒙古士兵们好好休息一晚,以便恢复体力来迎击第二天的总攻。
蒙古士兵的停止进攻,也让基辅城的居民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们开始逃入坚固的建筑物中,以此来迎接破城后的巷战。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拔都下令士兵们展开总攻。投石器对基辅的城墙进行了密集的轰击,士兵们从缺口冲入城中,这座城市的命运已成定局。
冲入基辅城的蒙古士兵们,和城中的守军展开了血腥的巷战,而城中的居民也没有幸免,几乎每家每户都发生了战斗。
在基辅城的一座教堂之中,聚集了几千名守军和百姓,他们依托坚固的城墙来抵抗蒙古士兵,给蒙古人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而他们也在蒙古士兵的打击下全军覆没。
当残酷的巷战结束之后,在拔都的授意下,蒙古士兵开始在城中纵火,想要彻底摧毁这座城市。而从近代的考古发现中,也能证实当年基辅之战的激烈程度。
△拔都汗的雕像
而基辅守军的指挥官德米特里,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在受伤后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不过德米特里并没有被杀,拔都很佩服这位指挥官英勇战斗的精神,因此没有下令处死被俘的德米特里。
基辅城被成吉思汗的后裔征服后,城中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摧毁,只剩下了两百多座房屋在战乱中幸存。
而城中的人口也从战前的五万人下降到两千多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辅城一直是一片废墟,直到十九世纪时人口才恢复到战前的规模。
参考资料:《乌克兰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