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清官荆道乾:在基层苦干十余年,顶不上刘墉一句话

左都御史有料 2023-08-29 01:10:01

乾隆四十七年,吏部带领十几个在地方大计中获得卓异的官员朝见乾隆皇帝,时任左都御史的刘墉刚好随侍左右,他放眼望去,很快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此人便是靖州知州荆道乾。

按照定例,卓异官员被引见之后,或晋升或以原品调任要缺。荆道乾由于是举人出身,在引见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乾隆的认可,他在引见单上写下了批语:年老,似不能任方面之官。

如果不出意外,荆道乾的仕途前程将在这次引见之后遗憾地画上句号,他可能熬到退休最多还是个从五品的知州。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刘墉敏锐地察觉到乾隆对荆道乾的不满,随即上奏说,他当年担任湖南巡抚时,荆道乾任湖南东安知县,且素闻荆道乾有“湖南第一清官”的美誉。

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乾隆对刘墉之言深信不疑,马上令吏部给荆道乾安排一个新的岗位。皇帝发了话,吏部岂敢不从。第二日,新的任命下来了,荆道乾被委任为甘肃宁夏府同知。

虽然由从五品的知州升任正五品的同知不算“简拔”,但是由于刘墉的一句“湖南第一清官”,荆道乾的名字很快传遍了京师。可以说,刘墉的一句话,比荆道乾在基层勤勤恳恳干十年还要管用。

举人出身在官场上难以作为

荆道乾,山西临晋人,生于雍正九年,他从小聪明好学,立志要走科举入仕之路。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充满着未知,乾隆二十四年,27岁的荆道乾考中举人,在接下来的三次会试中,命运之神再也没有眷顾这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

乾隆三十一年,朝廷举行六年一次的举人大挑,荆道乾脱颖而出,被选为知县,分发湖南试。两年后,荆道乾获得实缺,出任东安县知县。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荆道乾见多了百姓的苦难,他上任后勤政爱民,短短数年内便把东安近百年留下的积弊革除。正当荆道乾即将突破仕途拐点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按制他必须回乡守孝三年。

乾隆四十一年,荆道乾守孝期满回到湖南,代理慈利知县。此时距离荆道乾出仕已有十年,而他仍然还在七品知县的位置上来回转悠。

按说,以荆道乾之政绩,早就应该得到上司的重用,但清代官场上向来看重出身,荆道乾亏就亏在不是进士出身,否则的话以他的能力,早就升任知州了。

乾隆四十五年,刘墉担任湖南巡抚,荆道乾终于迎来仕途的第一次转机,在刘墉的举荐下,荆道乾出任靖州知州。

遗憾的是,刘墉在湖南巡抚任上的时间很短暂,第二年就被乾隆调至京师担任左都御史。这对于荆道乾来说,无疑是失了伯乐,他对自己的仕途前程充满了忧虑。

乾隆四十七年,荆道乾再次以突出的政绩向湖南巡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该年的大计中,荆道乾获得卓异。此时年已50岁的荆道乾,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京师,结果就出现了开篇中提到的那一幕。

朝中有人好做官

如果说刘墉的那句“湖南第一清官”,让荆道乾迅速积累了资本的话,那么真正让荆道乾走向人生巅峰则是朝中的另一位大佬,他就是嘉庆帝的老师——朱珪。

外任甘肃同知后,荆道乾一如既往清廉、勤政,乾隆五十四年,他突破了仕途上的又一个拐点,升任安徽池州知府。

地方官一旦做到了知府,那么他再往上升的难度也就不大了。次年,荆道乾代理芜湖道,乾隆五十八年,改任安徽首府安庆知府。

凑巧的很,当时的安徽巡抚正是朱珪,朱珪其人为人谦冲淡薄,清廉正直,从性格和为官作风来看,他们颇有相似之处。而且荆道乾是安庆知府,与朱珪在同城办公,这也加深了朱珪对他的认知。

乾隆六十年冬,在朱珪的举荐下,荆道乾升任山东登莱道。荆道乾才到山东几个月,又传来吏部的调令,让他署理山东布政使。

署理山东布政使是个临时差事,品级并没有发生变动,且这种署理一般都是短暂,朝廷会很快派出大员接管。但是荆道乾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当山东新任布政使到任后,荆道乾被正式提拔为山东按察使。

嘉庆四年,荆道乾被调升为江苏布政使,对于举人出身且是汉籍官员来说,官能当到布政使几乎就是天花板了。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三个月后,荆道乾再次屡新,晋升安徽巡抚。短短数年,荆道乾从一个知府升到一方封疆大吏,升迁之快令人艳羡。

其实仔细玩味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秘密,荆道乾备受刘墉与朱珪的赏识,这两人恰恰是当时刚刚亲政的嘉庆帝的宠臣,在他们的提拔下,荆道乾就是想不发达都难。

但话也说回来,荆道乾打铁也得自身硬,他向来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也是一个难得的干才。有了朝中大佬的庇佑,自己的政绩也突出,升任安徽巡抚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3 阅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