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林彪身体很不好,老部下苏静回忆称:和没仗打有很大关系

漫步史书 2022-09-13 19:13:40

1948年10月,蒋介石为了解锦州之危,下令组成了东进兵团、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以及沈阳地区向锦州推进。

考虑到塔山地区是锦西到锦州之间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东野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确定了攻打锦州的方案,并决定以4纵、11纵在塔山一带采取攻势防御。

尽管战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作为这一战役的指挥,林彪心里仍然非常忧虑,而且就在10月2日,林彪得知了葫芦岛国民党军有增兵时,攻打锦州的决心一度很动摇,特别是在这天给中央军委的电文中,就详细的阐述了自己所忧虑的主要原因:

“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东进之敌。“

一直到最后关头,林彪才下定了决心。

塔山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战斗开始后,林彪又下达了两条命令。

一条是在10月8日,派东总参谋处长苏静前往塔山,充当4纵与东总之间的联络。

一条是在10月11日,命令4纵副司令员胡奇才到12师去,加强部队的指挥。

图|苏静将军

林彪派苏静前往4纵指挥所这一举动,却惹得4纵全体指战员很不满。

严格意义上来说,苏静到4纵,只是充当联络员的任务,不负责实际指挥,只负责将前线作战情况上报给东总,往来的电文也无须经过4纵。

有部分干部战士心里想不通,私下里说苏静是“监军”,是林彪对4纵不放心,吴克华对这种做法也很反感,一度很影响情绪,还是政委莫文骅专门来找他谈心,双方这才放下了误会。

林彪之所以要在大战关键时刻派苏静到前线,更为重要的是,林彪看重苏静的能力。

事实上,早在锦州战役前的义县战斗中,苏静就被林彪临时指派,到前线了解3纵攻打义县时的情况,并了解国民党军守城的云南部队的防守作战的特点和战斗力。

苏静不负众望,在锦州战役前,他两次向林彪汇报了我军在义县战斗中采取的近迫作业挖交通壕接敌的办法,林彪认为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攻打锦州的部队都采取这种办法。而事实上,在四周都是开阔地的锦州采取近迫作业挖交通壕的战术,不仅减少了伤亡,还增大了我军攻城的突然性。为后来全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图|塔山阻击战经过要图

苏静一生立功无数,却唯独对此事念念不忘,晚年在谈论自己革命经历时,他曾自谦的说:

“如果说我这一生对革命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辽沈战役攻锦期间,我向林彪提议采用坑道近迫作业攻城的战术,被林彪采纳。”

“老马识途”

聂荣臻元帅曾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苏静:

“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踏上长征之路,红一军团当时是作为开路先锋,而红一军团的开路先锋,就是时任侦查参谋的苏静。

为了确保红军长征的顺利,毛主席亲自到红一军团指挥部队北上,那时作为侦查参谋的苏静任务陡然加重,为了全军的安危,苏静每天晚上都要负责整理从各方搜集来的情报,确定行军路线,作为侦查员,他需要将确定好的行军路线来回走一边,然后第二天一早再把结果汇报给毛主席。

在整个长征期间,光是苏静绘制的行军路线图就多达数百份,别人只需要走一遍的长征路,他需要走三次,而他长征期间所绘制的行军路线图,保存至今的依然还有数份,珍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苏静晚年时回忆:

“那时候睡觉比别人少,走路比别人多,真是苦得很呐。”

在那个普遍受教育困难的年代,苏静在部队中却要算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小时候不仅念过私塾,还按部就班地读了小学、中学,并于1930年考入了漳州第二师范。

图|苏静

可因为参加组织学潮,苏静遭到了反动当局的抓捕,不得已之下只能跟随父亲一起到缅甸求生。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义愤的苏静也选择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苏静还利用自己在缅甸掌握的拍照技术,拍摄了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4年5月,红一方面军整编,苏静调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当科员,不久后又担任了侦查科参谋,负责绘制军团的行军路线图和誊稿、刻蜡版、油印等工作。尽管苏静只是军团司令部侦查处的一名参谋,但他出色的才能还是引起了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注意。所以后来红军北上,毛主席到红一军团亲自指挥,那时林彪还专门嘱咐苏静,每天的行军路线,要直接向毛泽东汇报。

以至于后来,在红一军团中,一直流传着苏静不少传奇故事。

1935年秋,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致力于向北发展,一次侦查中,军团长林彪、参谋长左权带着苏静到瓦窑堡以北的地区进行侦查,没想到因为环境恶劣,孤军陷入沙漠中,迷失了方向,眼看天色将暗,林彪、左权忧心如焚,却始终想不到一个好办法。

就在焦急万分的时刻,左权注意到旁边骑在一匹马上悠哉悠哉的苏静,赶紧把他叫过来:

“平日里大家都说你鬼点子多,就快想想办法吧。”

苏静自幼饱读诗书,明白老马识途的道理,眼见众人焦急,苏静思索了片刻后,主动松开了马的缰绳,事实上也正如苏静所预料,老马很快就带着他们走上了归途。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大多数军师一级的将领都被降职任用,只有苏静留在115师中,不仅没有被降职,反而被提拔为侦查科科长。

林彪坦言:“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尽管苏静一生传奇无数,然而在大多数时候,他总是默默无闻,著名作家张正隆曾在书中用了四个字评价苏静:名将无名。

林彪作为苏静长期的老上级,对他的能力自然是心知肚明。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按照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部署,从各个根据地抽掉主力部队开赴东北,苏静也被调到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

抗战胜利之初的东北局势十分混乱,各个出发前往东北的部队,也都是从各自根据地出发的,彼此番号杂乱,互不统一,那时林彪作为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甚至于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

图|林彪

更为关键的是,部队出发离开根据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域作战,上下之情未通,老百姓也对我军情况不了解,不愿意帮助,使得我军作战更是如同瞎子一般。加之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进攻,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不得不撤过松花江以北。

考虑到前线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林彪将希望寄托在了苏静身上。

苏静不负众望,短时间内就快速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他将100多个情报人员散布到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将源源不断的情报搜集整理起来,汇报给了林彪。

1946年2月上旬,杜聿明集中四个美械装备师的兵力,兵分三路沿北宁线沟帮子至新民段向两侧地区发动进攻,为进一步接收沈阳创造条件。尽管国共双方在一个月前就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国民党军却抢在停战协议下达之前,继续派出军队抢占战略要点。

考虑到我军士气低迷,林彪很想打一个胜仗,中央也于1月27日发电指示:

“如国民党不与我谈判即向我军进攻,在友方不坚决反对,我在完全防御有理条件下,给进攻之顽以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为此必须激励士气,细心准备,不要多战,务必一战大胜,煞下顽军在东北之威风。此为历史新阶段之最后一战,决定东北今后大局,望彻底向干部说清,不惜以重大牺牲求得这一战役之完全胜利,立下最后一次战功。为此,林彪应设法到主战方面去指挥。”

可是想打,也要有战机才行,也就是在这一关键时刻,苏静为林彪送来了一个消息。

图|秀水河子战斗经过要图

1946年2月11日,苏静向林彪汇报了一个情况:

“敌89师近2个团脱离其主力到达秀水河子,离主力有3天的路程。”

林彪心头忽地一动,立刻拿过地图与情报对照分析。

国民党军4个美械装备师兵分三路沿着北宁线进攻,南路新编第6军新编第22师和第14师、中路第52军第2师、北路第13军第89师,分别向辽中、新民以东和法库方向攻击前进。

2月9日,我军情报人员注意到,北路国民党军89师两个团因轻敌的缘故,已然脱离大部队主力,其中第89师第267团占领广裕泉、鹜欢池,第265团第1营进入法库县城西南秀水河子村。

2月11日,该师266团山炮连、运输连也进入秀水河子村。

该敌在战略上呈现突出态势,促使林彪下定决心集中7个团的兵力,趁势发起进攻,歼灭该敌。

为了提振士气,林彪在战前亲自赶往秀水河子村召集营以上干部做战前动员。

整个秀水河子一战,全歼国民党军5个营1500余人,其中毙伤500余人,俘虏副团长以下8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8门,轻重机枪98挺,步枪790支,弹药7万余发,汽车32辆等。尽管取得的战果并不大,但秀水河子一战,是我东北民主联军进入东北以来首次胜利,不但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也极大的振奋了我军的士气。

可没过多久,苏静就又传来了一则情报。

图|苏静将军

1946年4月,国民党军集中主力兵分两路进犯本溪、四平,考虑到国民党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林彪一面下令辽东军区所属各纵队阻敌增援,一面又集中了黄克诚3师、罗华生2师、杨国夫7师等主力,准备寻机歼灭敌主力一部。

然而因敌过于狡猾,尽管东北民主联军包围了位于柳条沟、兴隆泉一带的新一军新38师,可师长李鸿察觉不妥后,趁着我军尚未合拢之际,突围而去,我军12个团的主力最终只抓住了掩护该敌撤退的4个连。

就在林彪感到沮丧时,苏静一条情报又重新让他振作了精神。

“陈明仁71军2个师正由法库向四平街推进。”

林彪得知情况后,决心在71军进犯的半途中伏击,并特地派3师副师长洪学智赶赴四平、昌图之间的大洼地区实地探查,洪学智看完地图后,向林彪做了汇报:

“大洼地带坑洼起伏,岗峦沼泽,不利于拥有重装备的蒋军机动作战,反而很适合轻装上阵的我军,是个伏击敌人的好地方。”

大洼一战,我军全歼国民党军71军87师4400余人,缴获汽车30多辆、各种炮30多门及大批枪支。

而这一战我军之所以能够取胜,与苏静事先获知的情报也有很大关系。

林彪后来更是高兴地称赞道:

“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图|彭真

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见到苏静以后也表扬他:

“苏静同志,你的情报工作搞得很好啊!”

苏静亲自找《大决战》导演嘱咐

因为长期在林彪身边工作,苏静对他的很多往事都很了解。

苏静晚年回忆林彪:

“林彪大战之前最喜欢倒骑椅背看地图,一看就是大半天,可以一动不动。那个时候他会一言不发,表情更加淡漠。”

据说后来《大决战》开拍时,在塑造林彪形象上,马绍信老师还专门采取了这个动作。不过有些出乎预料的是,粟裕将军在战前也有同样的习惯,可这个动作已经被运用到了林彪身上,饰演粟裕将军的谢伟才无奈只好放弃。

苏静后来还回忆起一件小事,说的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某一天,林彪突然把他叫过去谈话,还特别嘱咐了一句,不要让刘亚楼进来。

苏静心里很清楚,林彪喜欢安静,最爱一个人思考问题。刘亚楼聪明机灵,但有时候会咋咋呼呼,因此林彪有时候很‘烦’他。

也因为熟悉林彪的性格,所以两人关系虽然不错,但在建国后,苏静却很少上门去探望林彪,尽管那时两家住的地方很近,相隔也不过十几分钟的步行的时间。

据苏静将军回忆,他有两次去林彪家。周总理后来曾问过他:

“听说你只去过林彪家两次,你夫人和孩子去过没有。”

苏静回答道:

“据我所知,他们都没去过。我第一次去是编写《毛泽东选集》四卷,有关东北战场资料,罗荣桓让我问问林彪的意见。我第二次去参加军管的干部会议,去前请示过总理。”

图|周总理

周总理听了他的回答,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苏静也笑了笑,他诚恳地对周总理说:

“在林彪身边工作的人很多,我和他只是工作关系。”

一次在林彪家里,苏静偶然注意到墙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吃萝卜膀胱会出汗”,让他的印象很深刻。

林彪从苏联回来以后,便很少进行户外活动,苏静得益于同他良好的关系,还问了一句为什么,林彪告诉他是被X光照的,害怕阳光。苏静听了,也并不以为然。

关于林彪在抗战时期负伤这件事,苏静显然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1938年3月2日,林彪率领直属队途经隰县以北千家庄时,因为身穿日军军大衣而被阎锡山第19军警戒部队误伤,当时苏静曾在政委罗荣桓的调查下,专门到国民党统治区调查过这件事。因为国共十年战争,双方成见很深,一言不合就有可能造成误会,一旦双方因此事而大打出手对整个抗日大局也很不利。

苏静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后,最终得出结论此为误伤,从而避免了双方误会。

林彪在赴苏联养伤后,一直到1942年才回国,后来又奉党中央命令奔赴东北。

图|苏静将军

对于林彪说自己是因为受X光照,所以害怕阳光的说法,苏静并不觉得有道理:

“林后来在东北打仗,每天行军走路,天天晒太阳,什么事儿也没有。”

苏静认为:

“林就是喜欢打仗,打起仗来太阳也不怕了,一天不打仗,身体就会出毛病,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舒服。”

尽管林彪身上争议是不少,但苏静从来没有回避过与他的关系,一派铮铮铁骨,让人不禁钦佩,对于林彪,苏静始终主张一分为二的看待。

1986年八一厂筹拍《大决战》,对于林彪的形象该如何体现,各方始终争论不断,一次苏静到八一厂,找到了王军与《大决战》总导演杨光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能够丑化林彪”。

“怎么写林彪,不仅是林彪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四野100多万将士的军心士气。”

图|电影《大决战》马绍信饰演林彪

电影《大决战》筹拍,苏静提供了林彪很多生活中的细节,比如林彪日常的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看地图和吃黄豆是他唯一的爱好”,后来全部都体现在了影片中,生动的再现了那个时代。

5 阅读:1855
评论列表
  • 2022-11-01 12:08

    四野就是林总带出来的

  • 2022-09-13 20:43

    这个苏静的回忆,有意义!有证据…

  • 2022-09-21 08:38

    发了几遍了

  • 2022-11-07 01:44

    塔山阻击战,伤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