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八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6 04:38:32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八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三章 北宋后期其他各家的书法批评

二、技巧、形式中的“真率”与“意足”

(二)米芾“笔势”中的“意足”

米芾以书学博士身份被召应对,皇上询问本朝以书名世者数人,米芾分别以各人特点回应,道:“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但缺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皇上又问:“卿之书如何?”米芾答曰:“臣书刷字。”

“一笔”意味着笔画趋向简单,“四面”指笔画左右、上下皆能展现笔锋运动的起伏腾挪之态。有“四面”,笔画的表现力便更为丰富。至于评价同时代包括自身在内的七位书家特点,米芾用词极简,堪称抓住关键。其中尤对苏轼、黄庭坚及自身的评价精辟。至少在运笔这一层面,苏轼、黄庭坚不够自然,而米芾引以为傲的“刷字”,无疑最能彰显其用笔及书风特色。

米芾也谈及“笔势”。《书史》称:“唐越国公锺绍京书《千文》,笔势圆劲。”又言,“晁端彦收怀素《与皇少卿简》,大纸一轴,笔势简古。”此处的笔势指笔画的形质,由此也能看出米芾的“锋势”与“笔势”有所分别。针对笔画安排与字形构造的问题,米芾同样秉持自然真率的原则。评价笔画的排布着重强调要有差异,不可雷同均匀。

文曰:“三”字三画异,故作异。轻重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前一条是说书写“三”字,三个笔画在长短、方向、轻重等方面存在差异,依各自特点写出,就会显得天真自然。下面则指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笔始匀”,意味着楷书自魏晋起,笔画由早期的多样性渐被归类,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从实用角度看,此为进步;从艺术视角观之,则是退化。

对于字形能否自然,米芾觉得重点在于书写状态要自然。进一步来讲,书写理念应追求自然。前文提到唐朝书家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便是有力的证明。而其他书家表现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刻意安排。米芾评价唐代诸家书作时表示:欧、虞、褚、柳、颜皆为一笔书,安排费力,怎能流传于世!

江南庐山多处有裴休题的寺塔匾额,虽笔力稍欠,但都真诚率性、惹人喜爱。唐朝以楷书闻名的无外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然而米芾认为他们都属于“一笔书”,安排过度。而声名低于上述诸位的裴休尽管笔力不足,却得到了米芾的称赞,缘由在于“真率”。由此能够看出米芾的审美倾向。

对于字形构造,米芾还有一项重要观念,即“字之八面”。所谓“八面”,指的是单字的姿态灵动,能够与前后、左右的字产生生动的呼应关系。米芾讲: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这里所提及的“字之八面”,应当指的是锺繇楷书的字形特征,因为文中提到“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其中的“锺法”,应当是指锺繇。智永的楷书尽管还保留着锺繇的八面特点,但和锺繇楷法已有差别。单字具八面之势,如此形成一行乃至整篇,自然会活泼灵动。

米芾有关章法的见解与上述笔法、字形的特点紧密相关。此外,单字之间要有区别,最终形成自然天成的章法之美。他讲:石曼卿作佛号,毫无回互转折的态势。将小字展大,大字展小,这是张颠教给颜真卿的错误言论。毕竟字本身有大小的相称,就像写“太一之殿”,分成四格,难道能将“一”字写得肥满一格,来对应“殿”字吗!本来就有相称之理,大小不应刻意伸展或收缩。

我曾写“天庆之观”,“天”“之”字都是四笔,“庆”“观”字笔画较多在下,各自依照其相称来书写,挂起来气势自然连贯,都如同大小一致,真有飞动的态势。这是说写字不应刻意安排,而要依据每个字的自然特性来写。每个汉字的笔画结构都有变化,不应强行使其整齐划一,即“字自有大小相称”。“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是一个重要的理念。

对于一个天性率真、敏感且善于学习的创作者而言,无需像析毫剖芒般计较如何相称,一切只需凭借感觉就行。米芾以写牌匾为例来阐释这个问题:所谓“四窠分”,如同“田”字形成的四格,“太一之殿”“天庆之观”四字的排法如下:

之太 之天

殿一 觀慶

这样的四字组合,笔画差异极大。倘若非得让这四格中的字在分量上达到均衡,那么笔画较少的字必然会被描成黑方块,如此一来,艺术效果便会适得其反。米芾虽不了解现代的艺术视觉原理,却深知每个字都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就如同每个人的个性有所不同。让每个字展现出各自的姿态,“各随其相称写之”,自然能够和谐统一。

米芾颇为自负地表示自己所写的“天庆之观”真具飞动之态。他的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写牌匾,实际上对所有形式的作品皆普遍适用。米芾曾直言不讳地称“喜大年《千文》,爱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也”。他推崇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是由于其书写时“意不在书”的状态,他言道:“此帖在颜(真卿)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磐露,在于此书。”

米芾所鄙夷的风格为唐楷中整齐刻板的那一路,也就是前文所提及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就米芾对于章法美的理想而言,若以楷书来论,是以钟繇为最高准则,这是以字有“八面”作为前提的。而其最高理想能够追溯到大篆,《海岳名言》中说“篆箱各随字形大小”,且字形“各各自足”。

不管是用笔技巧,还是字形布局,米芾皆以率真自然作为标准。率真或许是标准,但并非最终的理想,这个理想乃是“意足”。米芾讲:薛书来论晋帖误用字,余因作诗云:“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扬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全文共计:2253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