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焦虑与“助纣为虐”的钉钉

成廉谈人生趣事 2024-09-29 05:00:45

在当今的中国,焦虑似乎如影随形地笼罩着每一个家长。而在这场焦虑的风暴中,钉钉,这个原本旨在助力教育的工具,却在不经意间扮演着“助纣为虐”的角色。

中国式焦虑,那是一种深深扎根于家长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家长们就仿佛踏上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竞赛。他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选最好的,小学要进重点,中学更是要为高考奋力一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的神经始终紧绷着,一刻也不敢放松。

而钉钉的出现,本应是为了方便家校沟通、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它却成了焦虑的催化剂。每天,钉钉上的消息不断闪烁,那一声声提示音,仿佛是在催促着家长们时刻保持警惕。学校的通知、孩子的作业、老师的反馈,每一个消息都像是一块巨石,压在家长们的心头。

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却不得不马上打开钉钉,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看到孩子的作业没完成,焦虑瞬间涌上心头;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更是心急如焚。他们开始责怪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更好地督促孩子学习。于是,家长们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焦虑就越想通过钉钉来掌控孩子的学习,而越关注钉钉,焦虑就越发严重。

钉钉上的各种功能,看似方便了家校沟通,但实际上却让家长们更加焦虑。班级群里,其他家长们纷纷晒出孩子的优秀作业、成绩单,这让那些孩子成绩稍逊一筹的家长们倍感压力。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对孩子不够严格。而这种比较,无疑让焦虑进一步升级。

有时候,家长们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钉钉绑架了一样。他们不得不时刻关注着这个软件,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即使是在周末、假期,钉钉也仿佛在提醒着家长们,孩子的学习不能放松。这种无时无刻的压力,让家长们喘不过气来。

还有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打卡任务。家长们生怕自己打卡晚了,老师会因此迁怒于孩子。于是,无论多忙,都要时刻盯着手机,确保按时完成打卡。这种担忧让家长们的焦虑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们在工作与孩子的教育之间艰难地寻找着平衡,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我们不能完全将责任归咎于钉钉。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式焦虑的根源——社会的竞争压力、对孩子未来的过度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钉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钉钉在教育中的作用,找到一个平衡点。学校和老师可以更加合理地使用钉钉,避免给家长们带来过多的压力。家长们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焦虑主宰自己的生活。毕竟,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成绩,更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

我说一句总结的话,用一个管企业牛马的软件,来管理祖国的未来,这合适吗?



0 阅读:4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