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频繁向皇帝讨赏,皇帝忍无可忍:褫夺爵位后人:聪明高人

悠悠聊历史故事 2024-11-09 12:30:35

大臣频繁向皇帝讨赏,皇帝忍无可忍:褫夺爵位 后人:聪明高人

世人皆道清朝官场,有一人显赫无比,位极人臣,却偏偏做出令人不解之事。他三番五次向乾隆皇帝讨要恩宠,甚至要求皇帝立下凭证,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派遣儿子代替自己去接旨!如此"无理"之举,惹得乾隆大怒,不仅褫夺其爵位,更取消其太庙配享资格。然而奇怪的是,此人死后,乾隆不仅恢复了他的太庙配享,还重用了他的儿子。此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做出这般"无理"之举?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

三朝元老张廷玉

康熙三十六年春,京城的一场春闱考试中,考官们被一份考卷惊艳。这份卷子出自二十九岁的张廷玉之手,他不仅考中了进士,更是名列三甲。要说这张廷玉,在当时的京城可谓是声名赫赫,因为他的父亲张英正是当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不过世人却不知,张廷玉能有如此佳绩,实是来之不易。他的父亲张英素来教子严格,每日清晨便要求儿子背诵经典,更要求他写下心得。有一次,张廷玉因贪玩,未能完成父亲布置的功课。张英得知后,不顾天寒地冻,命其跪在院中抄写《论语》,直到夜深人静方才准许入内。

张廷玉中进士后,按例入翰林院,本该是个清闲的差事。可这位年轻翰林却每日起早贪黑,在衙门研读公文。一日,康熙帝微服私访,看到灯火通明的翰林院,竟见一青年伏案疾书。康熙大为赞赏,细问之下才知是张英之子。

康熙四十年,张廷玉迎来了人生的转折。这一年,康熙帝准备南巡,张廷玉被选为随行官员。一路上,他不仅要记录圣上言行,更要处理地方呈递的奏章。一日,行至江南,遇到一桩棘手案件:当地百姓告状,说官府强征税银。康熙帝命张廷玉查办,他连夜审案,不仅查明真相,更拟定了合理的赋税方案,获得康熙帝的高度赞赏。

从此,张廷玉便频繁出现在康熙帝身边。康熙五十年,他已官至刑部左侍郎。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盐商王美贿赂官员,欺瞒朝廷。此案牵连甚广,不少官员都不愿经手。张廷玉主动请缨,三月之内便将案情查得水落石出。

案件审结那日,康熙帝召见张廷玉,问他:"此案何以能速结?"张廷玉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原来他将每日审讯重点都记录在案。康熙见状,不禁击案赞叹:"能臣!真能臣也!"

待到康熙末年,张廷玉已是朝中重臣。这时朝野上下都在揣测谁将继承大统,有心人纷纷拉帮结派。张廷玉却始终专注政务,既不投机钻营,也不结党营私。正是这份沉稳,让他在康熙驾崩后依然能够平稳过渡,成为新皇雍正的心腹之臣。

雍正即位伊始,张廷玉便被擢升为吏部尚书。朝中大小事务,从选官任用到军机要务,无一不经其手。雍正七年,军机处成立,张廷玉更是成为首批军机大臣。每日五更即起,批阅奏章,直至深夜才归家。有时连续几日不曾合眼,胡须都白了大半。

当时朝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不过午,无事不离衙。"说的就是张廷玉处理政务的雷厉风行。每有紧急军情或要事,他必在午前拍板定案;即便无事,也要在衙门坐镇,以防突发事件。

乾隆初年的信任与重用

雍正十三年九月,秋雨连绵,雍正帝病重。朝中重臣张廷玉、允禄、鄂尔泰被召入宫,雍正帝授予他们顾命大臣之职。三日后,雍正驾崩,四子弘历即位,是为乾隆帝。

乾隆登基之初,年仅二十五岁,对朝政尚不熟稔。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成为辅佐新君的重要力量。当时军机处每日呈递的奏折数量庞大,初登大宝的乾隆难以及时处理。张廷玉主动请命,将奏折分为急务、常务、闲务三类,使朝政运转更为顺畅。

乾隆二年春,一场旱灾席卷江南,赈灾事宜迫在眉睫。张廷玉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案,命灾民参与修建水利工程,既解决了百姓温饱,又改善了当地水利设施。此举不仅平息了民怨,更为日后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乾隆三年,朝廷开始修撰《明史》。这项浩大工程需要博学通才主持。张廷玉在翰林院任职多年,学识渊博,被乾隆钦点为总裁官。他组织史官查阅史料,核实年代,纠正讹误。每当遇到争议之处,他都亲自查证,务求史实准确。

同年冬,张廷玉又主持了一次特殊的科举考试。这次考试专门为边疆少数民族设立,考题内容也有所调整,更加贴近当地实际。此举不仅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官员,也加强了边疆地区对中央的认同。

乾隆五年,朝廷决定整顿吏治。张廷玉提出了"考满六年,必察其政"的规定,要求地方官员任满六年后必须接受考核。若政绩优异者可升迁,不称职者则降职调离。这一制度在清朝沿用多年,成为考察官员的重要依据。

乾隆七年,张廷玉上《治国六要》,内容涉及吏治、民生、军事、财政、教育、边防等各个方面。乾隆对此甚为赞赏,不仅将其列为朝廷要务,更破格将张廷玉这位文官封为伯爵。这在清朝历史上实属罕见,因为按照惯例,伯爵爵位通常只授予军功显赫的满族贵族。

乾隆九年,张廷玉又开创了一项新制度。他建议在各省设立养济院,收容贫民、孤儿。这些养济院不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教授手工技艺,让贫民能够自食其力。此举大大减少了流民数量,维护了社会稳定。

乾隆十年前后,张廷玉受命督办皇子教育。他不仅教授经史,还特意编撰了《帝王心鉴》一书,将历代帝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编成教材。每次授课,他都要求皇子们结合实际,思考治国之道。

这一时期,张廷玉可谓位极人臣。他不仅掌管军机要务,还兼领吏部、礼部等重要衙门。每逢朝会,他的位置都在文臣之首。乾隆对他也是倚重有加,常常召他入宫商议国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人们常说,皇帝年轻时最信任大臣,年长后便开始防备。但在这段时期,乾隆对张廷玉可谓是信任有加。无论是科举取士,还是边疆政务,都交由张廷玉全权处理。然而,这种信任关系很快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频繁讨赏引发皇帝不满

乾隆十一年春,朝廷例行大朝会。这一天,张廷玉呈递了一份奏折,请求皇帝给予恩赏。按说大臣请赏并非稀罕事,但张廷玉的请求却颇为特别:他要求皇帝立下凭证,确保其子孙永享爵位。

这份奏折呈上去后,乾隆并未立即答复。三日后,张廷玉又递上一折,这次他不仅重申了先前的请求,还列举了自己在三朝为官的功绩。此举引起了朝中议论,有人说张廷玉太过着急,有人则说这不符合大臣体统。

一个月后,张廷玉第三次上折讨赏。这一次,他更是直接请求将自己的爵位世袭罔替。这在清朝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除了满族贵族,很少有汉臣能获此殊荣。乾隆看过奏折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

乾隆十一年冬,张廷玉又一次提出请求。这次他不仅要求世袭罔替,还要求将爵位提升一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去接旨。这在清朝官场是极为失礼的行为,因为接旨必须本人亲往,岂能让人代劳?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当时的军机大臣刘统勋曾私下议论:"老大人近来举动,实在令人不解。"确实,以张廷玉的地位,本不该做出如此失礼之举。更何况,他在康熙、雍正两朝为官数十年,深谙官场规矩,怎会不知这般做法有失体统?

事情很快传到乾隆耳中。乾隆十二年正月,乾隆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谕旨:褫夺张廷玉的爵位,并取消其太庙配享资格。谕旨中说:"张廷玉身为大臣,却一味贪图富贵,令人不齿。"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张廷玉在朝堂上的地位顿时一落千丈,不少曾经与他交好的大臣也开始疏远他。那段时间,张廷玉依然每日上朝,但已不再被召见,也不再参与军机要务。

乾隆十二年夏,张廷玉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不顾朝臣劝阻,再次上书请求恢复爵位。这次的奏折长达数千字,详细记述了自己在三朝为官的点点滴滴。然而,这份奏折却石沉大海,乾隆始终未作回应。

就这样,张廷玉在朝中的处境越发尴尬。他虽然还保留着一些官职,但实权已被褫夺殆尽。每日上朝,也不过是例行公事。有趣的是,在这期间,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沮丧,反而显得格外平静。

乾隆十三年初,张廷玉又一次提出请求,这次他只字未提爵位,而是请求皇帝准许他致仕归乡。这个请求同样未获批准。直到这一年冬天,年迈的张廷玉在京城病逝,享年七十有六。临终前,他留下一封密封的信件,交代儿子在其死后三年再呈递给皇帝。

这位三朝元老的离世,在朝野间引起不小的议论。有人说他晚年糊涂,有人说他太过贪婪。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即将发生。这位看似"失宠"的老臣,其实别有深意。

身后真相与皇帝态度转变

乾隆十六年春,一个寻常的早朝后,张廷玉的长子张永昌突然跪在金銮殿外,手捧一封密封的信件。这封信正是张廷玉临终前留下的那封密信,按照遗愿,在他死后三年才得以呈递。

乾隆召见张永昌,亲自拆开了这封信。信中,张廷玉详细记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在雍正临终前夕,曾召见他和其他几位大臣,交代了一件特殊任务。雍正深知新帝年轻,担心他被权臣蒙蔽,因此命张廷玉在适当时机做出"失宠"之态,以此试探朝臣。

信中还提到,张廷玉频繁讨赏实为一场精心设计的考验。通过他的"失宠",那些曾经阿谀奉承的官员纷纷露出真面目,或疏远、或落井下石。这些人的名字,张廷玉都一一记录在案,附在信后。

乾隆十六年夏,朝廷突然下令重查张廷玉案。许多当年落井下石的官员顿时惶恐不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礼部侍郎苏明,当年张廷玉失势后,他曾上书弹劾张廷玉"贪得无厌"。如今,苏明反被革职查办。

乾隆十七年初,一道特别的谕旨颁布:追赐张廷玉太傅衔,恢复其爵位,并追加太庙配享。谕旨中说:"张廷玉深明大义,甘负虚名,实为难得之忠臣。"这一变化令朝野震惊,许多人这才明白当年的真相。

同年秋,乾隆命人修建张廷玉祠堂,并亲笔题写匾额:"三朝元老"。祠堂落成之日,乾隆破例亲临祭拜,这种殊荣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当日,乾隆还召见了张永昌,赐予他一个六品官职。

乾隆十八年,朝廷开始编纂《三朝实录》。在记述张廷玉相关事迹时,乾隆特意命人加入了这段"失宠"往事,并亲自为之作注:"此事可为后世官员明镜,望其引以为戒。"

此后,张廷玉的声名日渐显赫。乾隆二十年,当地方官员上报张廷玉家乡遭遇水患时,乾隆立即下令拨款赈灾,并特意嘉奖了张家子孙在灾中救助乡邻的行为。

乾隆二十五年,张廷玉的次子张永修考中进士。乾隆破格将其授予主事之职,并说:"望其能继承乃父遗志,为国效力。"这句话被后人视为对张廷玉最高的褒奖。

随着时间推移,张廷玉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些地方戏曲中甚至出现了专门描写这段往事的剧目。这些戏文虽然添加了不少艺术加工,但其中"忠臣甘负虚名"的主题却始终未变。

乾隆三十年,有大臣上书建议将张廷玉的事迹编入《忠臣录》。此事获得乾隆首肯,张廷玉的名字因此与其他历代名臣并列,永载史册。此时距离他离世已有十七年,但这位老臣的影响却在朝野间愈发深远。

这位看似"失宠"的老臣,用一生谱写了一曲忠君爱国的华章。而他最后的这场"考验",不仅让皇帝看清了朝臣的真面目,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篇章。

历史影响与后世评价

乾隆三十五年,朝廷修建紫禁城东华门时,意外发现了一批尘封已久的奏折。这些奏折中,有张廷玉生前写下的数十份密折,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朝廷往事。这些密折的出现,为研究清朝前期政治提供了珍贵史料。

乾隆四十年,张廷玉的孙子张恒考中进士。授官之日,乾隆特意召见,赐予他一份特殊的礼物:张廷玉当年在军机处的一把乌木椅子。这把椅子被张家视为传家之宝,后来成为清代官场一段佳话。

乾隆四十五年,朝廷编修《大清会典》,专门增设一章记载张廷玉的事迹。其中不仅详细记述了他在三朝为官的经历,还特别提到了他晚年"失宠"一事。这种单独立传的待遇,在会典中极为罕见。

乾隆五十年,张廷玉家乡修建县志。当地官员特意在志书中辟出专章,记载张家历代行实。其中提到,张廷玉在世时曾多次接济乡里,建立义学,资助贫困学子。这些善举此前鲜为人知,直到修志时才被发掘出来。

乾隆六十年,张廷玉的玄孙张德修在京城做官。一次,他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中记载了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的朝廷大事,其中不少细节都是官方史书中未曾记载的。这本日记后来被朝廷收入内阁大库。

嘉庆元年,有大臣在朝会上提议,将张廷玉"失宠"一事编入官修教材,作为教导官员的典范。嘉庆帝欣然应允,并亲自为教材作序。这套教材在各级官学推广,影响深远。

嘉庆五年,张家后人整理祖产时,发现了张廷玉生前收藏的大量书籍和文稿。这些文稿中有不少是他与康熙、雍正两帝的往来信函。这批文献的发现,为研究清初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嘉庆十年,张廷玉的事迹被编入《清史列传》。史官在记述时特别强调了他在三朝为官的独特经历,称其为"千古罕见之忠臣"。这一评价在当时的史学界引起广泛认同。

道光年间,张廷玉故居被列为地方文物。每年都有不少官员和文人前来凭吊。一些地方戏班还创作了专门歌颂他的戏文,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戏文虽然加入了艺术想象,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同治年间,有学者专门研究张廷玉的奏折文书。这位学者发现,张廷玉的公文写作风格独特,既重实务,又讲究文采,被后世称为"张体"。这种文风对清代中期的公文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光绪年间,张廷玉的玄孙辈已经散居各地,但他们仍保持着家族传统,每年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在这些仪式上,张廷玉的事迹被一代代传诵,成为家族的精神象征。

民国时期,历史学者对张廷玉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不仅关注他的政治生涯,还对其文学造诣、为官之道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清代政治文化的认识。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