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文物,可归矣!

风言风说事 2024-12-25 15:58:44
千万瑰宝漂泊外,文物归家路何方?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近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片中的小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请求中国记者带其回国,这一情节深深触动了国人的心弦。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然而,中国文物在海外的漂泊历程,却是一部充满沧桑与辛酸的历史。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 1000 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 100 余万件。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全球 47 国的 200 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 164 万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 23000 多件,长期陈列的有 2000 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些文物大多是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被掠夺、盗窃或非法走私至海外的,它们的流失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也成为民族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痛。

一、数量惊人,流散全球

这些流散海外的文物,分布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手中,犹如繁星般散落各处。其中,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收藏数量尤为可观,成为中国文物海外分布的重要集中地。

(一)欧美馆藏:文化掠夺的见证

在欧洲,大英博物馆堪称中国文物的 “收藏大户”。其馆藏的中国文物涵盖了从远古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各类珍品,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应有尽有,总数超过 23000 件,长期陈列展出的就有 2000 余件。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精美的商周青铜器,那庄重威严的造型、神秘古老的纹饰,仿佛诉说着华夏文明早期的辉煌与神秘;还有大量来自敦煌的文物,包括壁画、经卷等,这些文物原本是敦煌莫高窟中璀璨的文化瑰宝,却被斯坦因等西方探险家以各种手段掠走,它们见证了敦煌文化曾经的繁荣昌盛以及遭受的沉重劫难。法国卢浮宫同样收藏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文物,尽管数量相对大英博物馆较少,但件件皆是精品。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到商周青铜器,再到明清瓷器,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独特魅力。美国的各大博物馆也藏有丰富的中国文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哈佛艺术博物馆等,通过主动收购和接受藏家捐赠等方式,积累了大量中国艺术珍品。这些文物包括书画、陶瓷、青铜器、佛像等多个品类,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多元性。

(二)日本掠藏:历史伤痛的记忆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对中国文物的收藏则更多地伴随着侵略战争的伤痛记忆。在近代日本侵华期间,大量中国文物被日军公然掠夺并运往日本。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包括书画、陶瓷、青铜器、古籍善本等,其中不乏许多稀世珍宝。同时,日本的一些收藏家、古董商也通过收购等手段获取了不少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如今大多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手中,成为日本侵华历史罪行的铁证。

二、流失之殇,痛彻心扉

中国文物在海外的流失,是一部饱含血泪与辛酸的历史,主要源于战争劫掠和非法走私这两大途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伤痛。

(一)战争炮火下的劫掠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列强入侵的战争,这些战争成为文物被大规模劫掠的悲惨时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就开始了对中国文物的掠夺,宁波天宁寺的铜钟被英军掠走,成为鸦片战争中第一件被掠夺的文物,后被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这口铜钟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记忆,其流失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英法联军侵华期间,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洗劫和焚烧,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文物遭受的一次极其惨痛的浩劫。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汇聚了无数珍宝和文物,堪称一座文化艺术宝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后,将园内凡是能拿走的文物,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还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座 “万园之园” 就此化为一片灰烬。大量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珠宝、古籍等文物被劫掠至海外,其中包括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女史箴图》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流失,不仅是中国艺术瑰宝的损失,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沉重打击,它们见证了英法联军的野蛮侵略和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时刻。

八国联军侵华时,同样对中国文物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劫掠。他们闯入紫禁城、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宫殿和园林,以及翰林院、内务府等文化机构,肆意破坏和抢夺文物。故宫中的许多珍贵文物被劫走,包括金银器皿、书画作品、陶瓷玉器等;颐和园中的大量珍宝也未能幸免,如青铜佛像、玉器摆件等;翰林院珍藏的数万册经史典籍,其中不乏宋版书等珍稀古籍,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劫掠,许多书籍被焚毁或被八国联军士兵肆意丢弃,还有部分被掠走收藏在国外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这些文物的流失,使中国的文化传承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从此远离故土,散落在世界各地。

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更是对中国文物进行了有组织、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其行径令人发指。日军在占领区肆意搜刮文物,从博物馆、图书馆、寺庙、道观到普通民居,无一幸免。他们将大量的书画、陶瓷、青铜器、古籍善本等文物掠走,并运往日本。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图书损失至少在 1000 万册以上,其中包括许多宋元善本等珍稀古籍;甲骨片也有 13000 余片被日本掠走,成为仅次于中国本土之外的最大藏家;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画作品,以及怀素、欧阳询、赵佶、米芾、董其昌等大家的真迹等,均被日军掠夺。同时,日军还对中国的许多古代遗迹、王陵等进行了盗挖和破坏,如辽太祖阿保机陵、北魏平城遗址、邯郸赵王城遗址、曲阜汉灵光殿遗址、商都殷墟遗址等,这些古迹和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其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日本的这种文化掠夺行为,是其侵略战争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也严重破坏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二)非法走私的猖獗

除了战争劫掠,非法走私也是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重要途径,且在近代以来一直屡禁不止,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与境外文物贩子勾结,形成了从盗掘到销售的完整走私链条,将大量珍贵文物偷运出境。

从文物走私的源头来看,盗墓活动猖獗。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珍贵文物,不惜对古墓进行盗掘,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地下文物资源。这些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往往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被迅速转移,并走私到境外。例如,在河南、陕西、山西等文物大省,盗墓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被盗掘后,通过走私渠道流向海外市场。

在走私过程中,不法分子手段多样且隐蔽。他们常常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采取伪装、夹藏等方式逃避海关检查。一些文物被伪装成普通货物,夹杂在其他商品中进行运输;还有些则通过人体携带、邮寄等方式走私出境。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物走私也呈现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趋势,一些文物交易通过暗网等非法渠道进行,更加难以追踪和打击。

文物走私的目的地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文物市场对中国文物有着较高的需求,从而刺激了走私活动的频繁发生。在海外市场上,中国文物往往能拍出高价,这使得走私分子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非法交易。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最终流入了私人收藏家手中或国外的博物馆、拍卖行,成为了他们谋取暴利的工具。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出境,违反规定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等。海关等执法部门也不断加强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打击文物走私行为,如加强边境检查、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等,但由于文物走私利润巨大,不法分子往往不惜铤而走险,使得打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物走私不仅导致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文化传承脉络,让这些珍贵的文物难以在其原生环境中发挥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三、国宝回归,曙光初现

尽管文物的流失令人痛心疾首,但中国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众多有识之士从未放弃过对海外文物的追索与回归努力,通过多种途径,让这些漂泊在外的文化瑰宝踏上了回家的征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文物得以回归祖国怀抱,让人们看到了文物保护与传承的希望之光。

(一)外交途径:国际合作的力量

外交途径在文物追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家间的友好协商、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以及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为文物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中意两国在文物返还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9 年 3 月,意大利返还了 796 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涵盖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包括马家窑文化彩陶、汉代陶俑、唐代三彩器、宋代瓷器、明代佛像等,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22 年 10 月和 2024 年 4 月,意大利方面分别向中国通报 3 件和 53 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中国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做出返还上述 56 件文物艺术品的决定。中意两国在文物返还合作上的成功,得益于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识与合作意愿,以及双方外交部门的积极沟通与协调,为其他国家间的文物返还合作树立了良好榜样,也彰显了意大利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中意友好关系的重视。

中美两国在文物返还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合作。2009 年 1 月 14 日,中美两国首次签署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此后,双方在文物返还合作上不断取得进展。截至 2024 年 4 月,中美合作成功实现 15 批次 504 件 / 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当地时间 4 月 17 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 38 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藏传佛教文物,时代为元至明清时期,类别丰富、工艺精湛,包括牙雕、木雕作品以及壁画残片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此次返还是自 2024 年 1 月中美谅解备忘录有效期顺延以来,中美政府职能部门成功开展的首次文物返还合作,体现了两国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互信,也为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增添了新的亮点。

在国际组织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也在推动文物返还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制定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准则,如《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 年公约)等,为各国开展文物返还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导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与其他国家共同探讨文物保护与返还的有效途径,借助国际舆论和道义力量,促使更多国家重视并履行文物返还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司法诉讼:法律武器的运用

司法诉讼也是文物追索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中国机构和个人通过法律途径,勇敢地向海外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个人或机构提起诉讼,为文物回归争取合法权益。

“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追索案” 是中国司法机关在海外文物追索诉讼中行使管辖权并作出判决的典型案例。章公祖师肉身坐佛相传为北宋时期得道高僧,千年来一直被供奉在福建三明市大田县吴山乡,承载着当地信众的精神寄托。1995 年 12 月,佛像被盗,后辗转流落到荷兰收藏家奥斯卡手中。2015 年,村民发现佛像在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经福建省文物部门确认后,阳春村和东埔村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授权律师团队在中国、荷兰两地向佛像收藏者奥斯卡进行平行诉讼。2020 年 12 月,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奥斯卡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告阳春村民委员会、东埔村民委员会返还案涉 “章公祖师” 肉身坐佛;2022 年 7 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判决。虽然由于中荷两国之间没有相互承认和执行判决的条约,佛像能否真正回归故里仍存在不确定性,但福建高院的判决向全世界宣示了这尊肉身坐佛的法律归属,为其最终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中国通过司法途径追索海外文物提供了重要的判例和经验借鉴。

在其他一些案例中,中国文物机构也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文物权益。例如,一些文物被盗掘后走私到国外,中国文物部门和相关机构通过收集证据、与国外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合作,对文物走私犯罪团伙提起诉讼,追回了部分珍贵文物,打击了文物走私犯罪行为,彰显了中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和能力。然而,司法诉讼在文物追索中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如法律适用问题、证据收集与认定问题、判决的执行问题等。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对于文物的所有权认定、诉讼时效、善意取得等方面的规定各不相同,这给文物追索诉讼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此外,文物往往历经辗转,证据的收集和保存难度较大,且在跨国诉讼中,证据的认证和采信也面临诸多挑战。即便中国法院作出了有利于文物返还的判决,在执行环节,由于涉及不同国家的司法主权和法律程序,执行难度也不容小觑。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中国在司法诉讼道路上的探索与前行,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司法合作的日益加强,通过司法诉讼追索海外文物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也为文物回归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和保障。

(三)民间捐赠:赤子之心的奉献

除了政府和机构的努力,民间力量在文物回归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众多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怀着对祖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纷纷通过捐赠的方式,让海外文物得以重返故土。

著名收藏家何鸿燊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03 年,何鸿燊先生得知圆明园猪首铜像即将在海外拍卖的消息后,毅然出资将其购回,并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使这件珍贵的文物得以回到祖国怀抱,避免了再次流失海外的命运;2007 年,何鸿燊先生再次出手,以 6910 万港元的高价拍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宣布将其捐赠给国家,为圆明园兽首铜像的回归做出了重大贡献。何鸿燊先生的捐赠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支持,也激发了更多人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和积极的反响。

海外华人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文物回归的公益事业中。他们在海外的文物市场、拍卖会、私人收藏家中寻找流失的中国文物,并通过购买或捐赠的方式,将这些文物送回国内。许多海外华人社团组织了文物征集活动,鼓励海外华人将手中的中国文物捐赠给国内的博物馆或文化机构,让这些文物能够在祖国的土地上得到妥善保管和展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些民间捐赠行为虽然看似个体行为,但汇聚起来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展现了海外华人华侨心系祖国、情牵文化的赤子情怀,为文物回归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动力,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文物保护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四、守护传承,共筑未来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一件文物的回归,都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传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文物,不仅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文物能够踏上归乡之路,让这些失散的瑰宝重新汇聚在祖国的怀抱,续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也希望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能够加强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让文物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