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做生不贴,出门就觖”,啥意思?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依依聊文化 2024-08-25 12:38:38

这些天,我在阅读当地的一些民俗方面的资料时,看到了一条有趣的俗语,是一条不常见的俗语,现摘抄下来:“做生不贴,出门就觖”,与读者朋友一起解读。

仔细揣摩这条俗语的意思,以及其中包含的“传统风俗”,觉得这条俗语就像一面镜子,把过去和现在一些农村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照得清清楚楚,可也让那些想甩锅给老宗祖的人,感了羞愧。

现在民间出现的一些陋习,人们往往把这些陋习当成“传统风俗”,把锅甩给“过去”。

“过去”就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巨潲水桶,该装的,不该装的,都得装下。现在的人不会有错,有错的都是那些早已作古的人。

比如,前些年,农村个别地方,就形成了一种陋习,有的人想方设法找借口办酒席,各种乔迁、过寿均大操大办。

奇葩的是,有的所谓“乔迁”,无非把二楼装修一下,从一楼搬到二楼,也要举办“乔迁宴”。

更有甚者,有的人买一台新车要办酒席庆贺,家里的猪下崽、牛下犊也要办酒席贺庆,如此等等。

其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因为别人家办酒时,自己去“做人情”,所得“收人情”,也就是巧借各种理由,把送出去做人情的礼物和钱财收回来。

你借这种理由“收人情”,他也借另一种理由“收人情”,都在绞尽脑汁找借口办酒席,形成了一种“做人情”和“收人情”之间相互较量的拉锯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办酒的人,都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办酒是遵循当地的“传统风俗”。

在“风俗”前面加了“传统”一词,既可以做挡箭牌,堵住别人的嘴,又可以把锅甩给老祖宗来背,可谓一举两得。

一些地方嫁女要高价彩礼、下车费、进门费、改口费等,也是借同样的理由,都拿当地的“传统风俗”来当借口。

实际上,当地有没有这样的传统风俗,或者当地的传统风俗到底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上了年纪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嘴上不好说而已。

下面就来解读一下这条俗语,看看过去农村关于在做生日方面的“传统风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风俗。

这条俗语主要流传在古楚大地,其中的风俗也相应地流行于古楚之地,也就是湖北湖南及周边的一些地区。

湖北湖南各地的俗语收集资料中,均出现了这条俗语,只是俗语中的个别字不同。

比如,有地方写成“做生不贴,出门就缺”,也有的地方写成“做生不贴,出门就诀”,也算是一条俗语中存在不同的变体,意思大同小异。

“做生不贴,出门就觖”是一句假设句,可以理解成“如果某人做生不贴,那么这个人出门就觖”。

“做生”,就是做生日,也叫庆生,就是生日的那一天,有人上门来庆贺,在家里或餐馆办酒席接待客人。

过去农村人“做生”,一般都是在家里办酒席招待客人,现在一些年轻人,或者住到城里的农村人“做生”,一般选择到餐馆办酒席招待客人。

“不贴”,按照俗语流传之地的风俗背景,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做生要贴”。“贴”,也就贴补钱财,在俗语的语境中,应解释为赔补不够的钱。

“做生要贴”的地方风俗是,做生日的总开销,应该大于收取礼物礼金的总收入。

做生日的开销通常包括三项总和,一是办酒席的开支,二是招待客人的开支,如水果、糖果、瓜子等,三是回礼的开支。

如此,“做生不贴”这句话的意思就好理解了,意思是说,做生日不贴钱财,也就是开支小于或等于收入,即赚了钱或不赔不赚。

“出门就觖”,这句话比较难理解的是“觖”(音jué)。这个字在民俗的地方语境中,一般解释为“觖怅”,意思是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门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让人感到不痛快,也可以说,所做的事,一开始就遭遇挫折,不如意。

前面提到过,这条俗语还有两句变体,都是后一句的一字之差,这里也一并解释一下。

“出门就缺”,这句话中的“缺”,在俗语的语境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经济上的损失,另一种是寿命的减少。

也就是说,出门会遭受经济损失,或者说,出门会减少寿命。

“出门就诀”,这句话中的“诀”,意思是永远离开的意思,即诀别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门后就有可能永远离开亲人,实际上,在俗语的语境里,含有缩短寿命的意思。

在古楚之地,还有另一句俗语,可以印证当地做生日,不能赚钱,只能贴钱,这一风俗的存在。这句俗语就是“赚钱祝米,折本的生”。

这里的“祝米”,也就是民间送祝米的风俗,按照民间的通俗说法就是“打三朝”。

一个新生命诞生后,女性亲戚朋友前往祝贺,给婴儿送衣服、饰品、尿布裙片等,给坐月子的女人送鸡、蛋、红糖、肉、猪肚等营养补品。

过去农村“打三朝”,与建房、办丧事一样,属于一种帮扶性质的人情,送礼物和礼金,是为帮助生小孩的人家,解决孩子出生后面临的各种困难,让产妇顺利恢复体力,让婴儿健康成长。

在过去农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帮助,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也是雪中送碳,所以民间才说“赚钱祝米”。

而做生日则不同,生日每个人都有,每年都有,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并不是非做不可,家庭条件允许,能够贴得起钱就做,家庭条件不允许,贴不起钱就不要做。

正因为如此,在这条俗语的流传之地,衍生出了另一种地方习俗,那就是“躲生”,也就是躲避做生日。

过去,由于农村大多数家庭不富裕,很多老人在自己生日快到的日子,他们就躲到亲戚和朋友家里,如此,亲戚朋友想给老人做生,看到老人不在家,也就不来了。

这样,家里也就不做给老人做生了,为家里节省了开支,也给亲戚朋友免去了麻烦。

在古楚之地的农村,还流传一句俗语,也是对做生日的一些民俗限制,同时也成为一些老人“躲生”的原因。

比如,“老来不过生,过生不过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老了就不要随便做生日(庆寿),会对老人不利,很多老人做了生日后,往往活不过第二年的春天。

实际上,这句俗语与“做生不贴,出门就觖”这句话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人老了,做生日通常由儿女来操办,老人已经无法做主了,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意愿。表面上给老人做生日,是对老人的孝敬,实际上不按照“做生要贴”的规矩办,而是利用老人做生日来敛财。这样就给老人增加了心理负担。

农村传统俗语有一种惯用的手法,就是利用民众的民俗信仰,以及迷信心理,采取“吓唬”的方式,来编写俗语,好让民众自觉遵守民间形成的规矩。

“做生不贴,出门就觖”这句俗语也不例外。这是传统俗语的消极成分,但是,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其中的积极因素,那就是有效地规范了民间酒席的操办,避免民众在过生日时大操大办,以及利用办酒席进行敛财。这种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借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