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每月4000块生活费,放在如今,似乎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
可那天看着亲戚家的姑娘,在她妈面前理直气壮地列出一串花销清单时,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个画面:这花4000块和在超市买菜似的,没点数了,现在有些年轻人,甚至完全不掂量一下这个“数”,对她们家而言是啥概念。
要知道,在我们那代人眼里,4000块简直就像曾经的“天价”。
这数字背后,隐隐约约透出一股子“求之若渴”——要享受时尚,要体验潮流,要跟上“大家都花得起”的生活节奏。
可这无尽的欲望背后究竟藏着啥?
我想得通透,那得先解开她们心里“为什么不能跟别人一样”的心结。
第一角度:消耗不等于需要,消费观的迷失才是关键要说人啊,最重要的得是先有“自知之明”,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附加值”。
亲戚家姑娘列的那些个早餐午餐晚餐、电话费、日用品,嗯,确实是学生生活的基本配置。
然而再往下数,那些“社交费”、电影、奶茶、送礼请客,这些说白了是可有可无的,但她偏偏把这些都塞进“必需品”里。
但其实,所谓社交是建立在相互扶持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场名为“花钱”的竞赛。
真正的友谊在乎的是“吃苦”的真诚,而非“花销”的厚重。
也许她觉得,人人都要有精致生活,想尝尝高档餐厅的牛排,试试动辄几百的时髦穿搭。
可这些表面的东西,真能换来持久的幸福感吗?别等以后习惯成自然了,还以为这种“消费等于身份”的观念就是生活的常态。
消费观迷失,就是一种潜在的自我欺骗,它会让你觉得所有看似必要的东西都该买,所有高昂的支出都值当。
而事实上,它们仅仅是你追赶生活的表象,在一次次盲目购买中,耗尽了应有的理性。
第二角度:攀比不可避免,但攀比的代价有多大?实际上,攀比这东西,自古以来都不少见,哪怕在那个黑白电视才刚进入乡村的年代,大伙儿也是比谁家猪养得肥、地里收的麦子多。
可再怎么比,至少还是脚踏实地的生活,谁也没因为攀比搞得家徒四壁。
反观现在的攀比,多半是为了在朋友圈“打卡炫耀”,不看自己腰包里的钱,倒是看着别人咋花、自己也咋花。
所以说,亲戚家姑娘抱怨生活费不够时,其实心里打的是“小算盘”:同学们都穿名牌,她自然也要跟上;别人花500看演唱会,她咋能拉下?
她不想落后,也不愿在“集体炫耀”中掉队。
可是,这样的“攀比消费”,犹如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着家庭资源,消耗着父母心力。
她说“穷养儿富养女”,倒不如说是“攀比的陷阱”。多少家庭因为盲目的攀比而背上债务,多少父母为孩子的盲目追求拼尽一切?
这代价,真的谁都负担得起吗?
第三角度:超前消费的套路,得留个心眼那天去亲戚家,这姑娘说到最后,竟还骄傲地提起“这不够钱可以借呗,现在借钱买东西的同学可不少呢!”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可惜,她不知道,超前消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坑”。
当你习惯了用今天的钱来满足明天的欲望时,真正的负担就开始了。小小年纪,若是成天陷在这些提前透支的贷款中,只会越陷越深,越不容易自拔。
到最后,明明只是一个学生,却过上了“负债累累”的生活,多少青春因之黯然失色。
面对这位姑娘的开销清单和漫天要价,身为长辈,我能做的,就是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需求,而非一味迎合欲望。
要让她明白,消费不是一场单纯的“体验”,而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感。
最好的办法,是让她学会记账,每一笔开销都用数据记录下来,每个月看看哪些是合理支出,哪些是浪费。这不仅能帮助她控制开销,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她的责任意识。
每一笔花销,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富养”精髓——不是多花钱,而是会花钱,不是向他人靠拢,而是懂得向内探索自己的价值。
毕竟生活嘛,远不是只靠钱就能过好的。
让年轻人学会衡量支出与收获,懂得消费背后的深意,比给他们多少生活费都要重要。
至于攀比之心,只能靠自己去克制,因为一旦陷进去,再拔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消费观念的转变,有时比花销本身更为珍贵,愿这份理性能够帮助各位同学走得更远,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