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形机器人团队大盘点——走到台前的“国家队”

说机器的老王 2024-09-15 15:14:45

2024年被业界广泛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各地方争相加大投资力度,围绕这一新兴赛道展开激烈竞争。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203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元市场。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2023年,我国密集出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023年底,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战略部署,分别确立了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2023年11月,小编梳理了中国人形机器人24家研发团队,如有兴趣,可回顾之前整理全文。

点击文字跳转: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时光流转,近一年来,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近日,小编将对中国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34家团队及公司补充介绍,如有漏缺,欢迎补充完善!

今天,小编首先介绍已成立的7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后续将对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22家科技企业一一介绍。

01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天轶”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曾用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以及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平台,于2023年11月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

创新中心由北京市相关科技部门牵头,创始股东包括优必选、小米和京城机电三家公司,由优必选CTO熊友军担任法人。其中,优必选和小米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京城机电则主要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旗下全球首款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1.2 MAX身高173cm,体重60kg。作为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具有多种复杂地面的通过能力和奔跑能力。

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身高163cm,体重72.5kg,自由度16个,拥有轮式全向移动能力,腿部具备升降功能,可智能适配服务对象的身高和状态,配合完整双臂和胸口大屏,可以实现定位导航、平稳移动、自然对话和精细手臂操作,可应用于接待、导览、咨询问答、场馆介绍、舞蹈表演等多种场景。

02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4年2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批复组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该中心落地深圳市南山区,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头,以深圳国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4月16日,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举行。

03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领航者2号”

2024年3月,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宁波举行。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的熊蓉教授团队联合共建,以建成一个重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为目标,重点开展人形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究和整机系统研发,全力打造集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产业辐射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相较于2024年3月发布的“领航者1号”,2024年8月亮相的“领航者2号NAVIAI”机器人无论是在外观上,还是技术细节上都有了不少新变化。“领航者2号NAVIAI”的体重提高到60kg,身高165cm,具备高精度轻量化仿人臂,单臂可负载5 kg的重量,而且行动最快速度超过6km/h,持续作业时间可达2h。

04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4年4月成立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成都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2024年8月,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RRMM)及双臂协作系统(RTACS),多模态模型能使机器人理解推理抽象的语义指令,并调度双臂协作系统执行任务。

05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青龙”

2024年5月,我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上海浦东正式揭牌。2024 WRC(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全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完成了其首次公开亮相。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介绍道,“青龙”身高185cm、体重80kg,全身集成了43个主动自由度,实现从头部到手部、臂部、腿部、腰部和踝部的全尺寸设计。关节模组是躯体结构的核心组成单元,它一共搭载了10种、31个关节,最大关节扭矩达到396Nm,峰值扭矩密度实现了200Nm/kg,用以实现高强度动力输出。

“青龙”核心研发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仿生腿足式机器人研究的团队之一,拥有近十年机器人行业技术积累,构建了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机器人控制、感知、交互等核心技术群,支撑着“青龙”处在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先水平。

06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启江一号”、“启江二号”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中科大先研院、合肥工业大学、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共同建设。

2024年7月,在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安徽首款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启江一号”正式亮相。“启江一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70cm,体重55kg,全身拥有36个自由度。搭载激光雷达、红外相机、毫米波雷达、腰部惯性测量单元、双目相机等传感器,续航时间超过1h。其整合了感知、决策和执行系统,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效自主运作。

2024年9月,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研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精彩亮相。“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体重60kg,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相比于“启江一号”,“启江二号”在“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和强健肢体”方面均实现性能提升。其中,大脑方面,基于具身分层框架实现了自主决策、多模态交互;小脑方面,通过自研的强算力强实时具身运动控制器实现了躯体敏捷控制;肢体方面,提升了非结构化环境的运动能力与物体精细灵巧操作能力。

07余杭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2024年8月,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余杭区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建设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并揭牌,目标打造机器人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等级创新高地。

文章来源: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