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很多模型,真正用的时候却用不上?

模型视角 2025-01-17 17:52:07

我们不想每次解决问题都要重新设计方法,于是试图找到那些“通性通法”,好在前人已经做过归纳总结,于是专门去学习这样的方法。

但学完之后,很多学习者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了无数个模型,掌握了数十种技巧和方法,但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却发现模型并没有那么好用,甚至是没派上用场。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模型本身有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理解出了偏差?或者本身遇到的就是一个难解的“偶然”?

原因很复杂,我这里尝试进行阐释。

匹配机制

我们解决问题时一个常见的思维路径是:

当下问题(现象)-相似问题(现象)-相似问题解决方法-当下问题解决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对当前问题在自己的案例库中找相似问题,如果有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再套用到当下问题去尝试。

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也是我们实践中用的“案例教学法”依据的核心原理。

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去找“匹配”的原因,是不是匹配得“太粗糙了”或者没有把我匹配过程中更为核心的思维与方法。

很多时候,表面上的“相似性”并不能反映问题的深层结构,直接将某个方法套用到另一个问题上,可能忽略了其中的微妙差异,导致模型失效。

于是我在《模型,就是数学化的思维》一书中进行了更详细匹配方法的介绍:

将问题类型进行细分(DEED框架):

对思维方式进行细分(包括分类、细分、聚类等等)。期望将整个过程更加严密。

案例资源

另外一个思路是反思是否自己的“案例库”不够丰富,得去“刷题”。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有“匹配”的案例,而是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匹配”的标准,及其背后的假设和限制。

然而,单纯地增加案例库中的案例数量,并不一定能有效解决问题。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案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即便是拥有了成千上万的案例,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提取精髓的能力,或者没有深入思考每个案例背后的假设和模型框架,那么“刷题”依然可能带来错失良机的结果。

案例的积累不应只是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质量和深度。 对于每个案例,我们不仅要理解“做了什么”,更要深入探讨“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们理解了案例背后的思维过程、假设设定、模型限制和实际操作的细节后,才能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快速进行映射和调整。此时,所谓的“案例库”不仅仅是一个存储历史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地方,而是一个灵活的、动态更新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不断为新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此外,案例的“广度”也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时间背景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只局限于某一类问题的案例,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思维的惯性,无法突破原有的框架,进而影响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适度的“跨界”学习,丰富案例的来源和维度,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和多变的现实问题时,拥有更为灵活的应对策略。

小心类比

回到模型和方法的选择上,学会从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并加以应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但也要警惕“过度类比”的陷阱。我们在面对新问题时,往往倾向于寻找与过去类似的情境进行类比,进而借用曾经成功的模型和方法。这是自然的思维倾向,也是“类比推理”在很多时候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过度类比可能导致忽视问题的独特性和细节。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外部的相似性而忽略了内在的差异,就可能会高估模型的普适性,低估实际问题中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相似问题”可能只是表面上的相似,深入一看,根本无法套用过去的方法。

因此,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外部的相似性,还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特征。通过对问题进行更精确的定义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维度,再从案例中提炼出适用的部分,而非一味的套用现成解决方案。

模型更新

我们在不断积累案例和学习新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对实际问题的敏感度,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工具。每一个模型和方法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和适用范围,随着问题的演变,模型本身也应该逐步更新和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模型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不断出现,我们不应该陷入“过时的思维”中,而要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更新自己的方法论。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足够的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已知的模型和解决方法的适用性,并根据新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通过这种“动态适应”的思维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创新力。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5-01-17 20:57

    真理不证自明(不变现象)无法证明(全称命题/可证伪),悖论诠释百年号称证明(全称命题)。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居然有人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还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当然都是缺德笑话。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可微可积,弯曲不均匀空间可积分吗?面积与面积等效吗?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是观测归纳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