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携手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小康之路,承载着初心;小康之路,来源于奋斗;小康之路,目的地是幸福。
在这条路上,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为建设美丽乡村而奔走的村干部,有站在时代风口的互联网主播……他们身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小康路上的追梦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浙江省委网信办,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身边的幸福笑脸”主题报道,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就。截至目前,#身边的幸福笑脸#网络话题已有12.1万讨论 4.6亿次阅读。我们希望通过身边的人物一张张幸福笑脸,串起发生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的“小康故事”。
来看看我们今天推出的第一张笑脸。
1997年,22岁的倪晓军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
那年,他头发茂密,浓眉大眼,青春洋溢的面孔背后,还有一份“村里第一位大学生”的荣耀。他穿上西装,打上领带,雄心勃勃想在城里干一番大事业。
那时的他想不到,不久后的自己,阴差阳错又回到农村,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杨梅种植户。
种杨梅能有什么出息?大学生种杨梅,书不是都白读了?
有过这样的质疑,但倪晓军用时间和成绩有力回击:在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上,他连续两届蝉联荸荠种和东魁种双料冠军;在他的带领下,全省1000亩大棚杨梅,800亩在兰溪,而400亩就在他的老家——马涧镇前余村。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从兰溪市区出发,沿47省道兰溪段向浦江方向行驶,沿途便是“五十里杨梅长廊”。
这几日,兰溪的杨梅已经接近尾声,沿途山坡上,偶见几株杨梅树,挂着红红的果子。省道两边,撑着不少红色遮阳伞,原本都是一个个叫卖杨梅的临时摊位。
刚刚经历过喧嚣,几场大雨,让兰溪马涧镇回归宁静。
靠山吃山,马涧镇,靠的就是这些漫山遍野高高低低的杨梅树。
因为独特的内陆性气候,又正处于马涧盆地边缘,昼夜温差大,加上特有的红砂土壤,偏酸性,透气性好,缺一不可的自然条件,成就了马涧杨梅鲜甜的口感。
但同样的自然环境,20多年前,情况却完全不同,那时候的杨梅,并不怎么值钱。
马涧镇前余村,一个典型的杨梅种植村庄。全村200多人口30户左右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有杨梅树。像倪晓军这样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是在杨梅山上玩大的。家里200多棵杨梅树,一年仅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供着一家四口的吃喝,还有倪晓军兄妹俩上学。
农村人,都想着走出去。
1993年,倪晓军做到了,他成了村里第一位大学生,而且上的还是浙江大学。
那年暑假,母亲带着倪晓军走亲戚,鸡蛋加面条,是兰溪农村招待贵客的标配,走一家吃一顿,到最后倪晓军看到鸡蛋都害怕。
大学生倪晓军,成了全村的骄傲,也是家族的希望。
回家种杨梅父亲第一个不同意
1997年,倪晓军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管理这个词,就像一把跃出农门的钥匙。22岁的小伙子,带着梦想回到了兰溪,进入了当地一家国企。
在兰溪当地,这家生产轮胎橡胶的企业,曾是不少人羡慕的大公司,慢慢干着,说不定还能分到房子。
倪晓军曾经也这么想。西服加领带,是他每天上班的标准打扮,连洗面奶都要早晚用两次。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乡里人”的标签。但现实却很快打脸,一个月350多元的工资,让他对这份工作渐渐失去了期待。
谈了女朋友,准老丈人是水果市场的卸货工,下班后随便摆摊卖西瓜,一天都能赚100多元。“替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做老板。”那是第一次,倪晓军有了创业的想法,两年后,他从单位辞职,摆过地摊,卖过西瓜、烤串,也曾外出创业开过水泥厂,赚过也亏过,折腾来折腾去,2004年,还是回到兰溪本地,做起了水果生意。
大概也是从这时起,他和杨梅的缘分重新开始。
每年杨梅成熟的季节,倪晓军总会采摘家里的杨梅到水果店里销售,因为味道不错,慢慢积累了不少老客户。
倪晓军想回家种杨梅。干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倪根水第一个不同意。
但倪晓军想证明,他读书比别人好,浙大毕业的他来种杨梅,也能和别人不一样。
最初的改变,是从销售方式开始。
在父亲这样老一辈的果农眼中,杨梅就是等着收购商上门,价格多少,收购商说了算。
“为什么不自己卖,或者提供上山采摘体验?”47省道连接兰溪、义乌和浦江,算是一条主干道,过往车辆不少,没想到摆了几天,生意好得不得了,尤其是上山采摘,价格也能提高,“那一年就赚了2万元,要是等着收购商上门,也就赚5000来块钱。”
摆了几天摊,旁边的村民也纷纷效仿,沿线的杨梅“马路市场”初具雏形,也改变了坐等收购商上门的单一销售模式。
但打击很快又来了。
杨梅成熟的季节,正好是梅雨季节,兰溪又多雨水,常常一场雨下来,树上成熟的杨梅果就被打落大半。2008年,兰溪接连下了10多天的暴雨,包括倪晓军家在内,不少果农几乎颗粒无收。
要改变种植杨梅靠天吃饭的宿命,早在2006年,当地就有果农尝试大棚种植,但效果并不理想,和露天杨梅相比,大棚里的杨梅树结果差,哪怕结出果实,味道也不行。
动辄投入几万元搭建大棚,但种植技术不过关就意味着赚不回本,很多果农都不敢轻易尝试。
像读书一样读懂杨梅
2011年,倪晓军坐不住了。请教专家、上网查资料,他将大棚栽培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整理了一遍,想来一次逆天改命。
这一年,他花1.3万元搭建了一个杨梅大棚,将13棵果树进行设施栽培。
怎么授粉?如何施肥?怎么调节温度?如何控制湿度?倪晓军都在本子上一一记录。那时候,他经常天刚亮就进入大棚,到天黑才出来,整日泡在大棚里,体验温度和湿度,观察杨梅树的生长变化。
妻子陈海燕回忆,那段时间倪晓军经常晚上回到家,才发现午饭没有吃。
“只是先试试的,没想到这一年赚了7.5万元。”大棚杨梅上市比露天杨梅早半个月,价格能卖到普通杨梅的10倍,“13棵果树的收入,超过了其他露天杨梅的总收入。”
但几年种植下来,倪晓军也发现,大棚杨梅难点很多。
就拿最核心的授粉来说,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果树,雄花和雌花在风力作用下完成授粉,才能结出杨梅,但种植到大棚后,没了风,授粉成了难题。人工干预,什么时候是授粉的时机?授粉的比例是多少?稍有偏差,都会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
倪晓军想摸索一套最优的种植方案。
2015年开始,他用上了大学管理课上的经验,把杨梅分成六个组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不同温度、湿度、肥料等各方面数据对结果的影响。
有些大棚,是专门用来“失败”的。那一年,其中两个试验大棚在开花前温度控制过高,一个花芽都没有,损失至少20万元。
“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情,有一次次失败,我就知道极限在哪里,问题在哪里。”经过近5年的摸索,大棚里高湿度和高温度的环境,让倪晓军从当初的小鲜肉变成了为发际线着急的中年大叔,但换来的是一套大棚杨梅种植技巧,甚至可以精确到,一个枝丫上,雌花要开到几朵的时候进行授粉才是最佳时机。
“杨梅种得大,很简单,但要有风味是有难度的。这个风味,靠的就是技术。”2016年,倪晓军代表兰溪杨梅参加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没想到一举拿下荸荠种和东魁种口感最佳的双料冠军。
让200人超过800人
大棚种杨梅,倪晓军成功了。
有了“大学生”带头,再加上这几年当地对种植大棚杨梅每亩给予6000元的补贴,不少果农也想尝一尝设施栽培的甜头。
“一开始不相信,大棚里种出的杨梅那么淡,怎么会有人买?”村民李炳辉说,如今大家都相信“大学生”的大棚杨梅,甚至要跟着干。有些村民从开始搞大棚杨梅开始,就要请倪晓军上山指导。
整个前余村30多户农家,20多户搞起了大棚,面积已达400亩。“全省1000亩大棚杨梅,兰溪800亩,一半在我们村。”倪晓军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家乡打造成“浙江大棚杨梅第一村”。
离实现这个目标,似乎越来越近。
今年作为擂主,倪晓军又一次参加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结果又获得了双料冠军。
“说实话,2016年的比赛我是精心准备的,400棵果树里挑出一棵,开花结果都是经过计算。今年是真没准备,头一天告诉我要比赛,第二天我就去了。”最终的结果,连倪晓军自己都有点意外,“说明分组实验让技术得到了提高。”
倪晓军坦言,今年5月份,正值杨梅幼果期,但好几个高温日,导致露天杨梅不少果实被晒伤,口感不好,大棚杨梅的优势就显现了,今年大棚种植杨梅收成不错。
“大棚杨梅采摘期更早更长,今年持续了35天,露天杨梅,荸荠种加东魁种,一共20天就很不错了。”目前倪晓军有50亩大棚杨梅,在兰溪排到第二位,“今年差不多已经卖完,大概四五万斤,赚了200来万。”
村里其他种植户,情况也差不多。“我们合作社有5位成员,年收入30万元以上。有了大棚杨梅,前余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能达到4万元,家里都盖了新房。”倪晓军说,村里200人种杨梅,产值可以超过其他地方800人种露天杨梅。
推动兰溪杨梅走出去
这几天,在兰溪马涧镇下杜村的国际杨梅研究中心,不少村里的阿姨正在忙着分拣杨梅,一颗颗紫黑色的果实,大小均匀,放入包装盒,一旁的顺丰快递小哥,不停撕拉着胶带,打包、贴封……这些杨梅,会被寄往全国各地。“这几天还算好的,因为杨梅差不多下市了,包裹不算多,前几天才叫忙,从早忙到晚。”快递小哥说,这些快件主要以江浙沪为主,“远的广东也有,之前新疆都要寄去。”
光倪晓军一家,一年快递就要达1000多件。倪晓军的微信好友有2000多个,不算多,但大多数每年都要向他购买杨梅,不少都是多年老客户。
“农产品好不愁卖。”走进几个大棚,里面的杨梅树已经光秃秃,不剩一颗果实,但倪晓军的手机还不停响起,有时是普通话,有时是兰溪方言,他都只能一一回绝,“明年来吧,今年大棚里没有了,差的也不好意思卖,砸了兰溪杨梅的牌子。”
如今,除了杨梅种植户,倪晓军还是大棚杨梅种植界的权威,他也希望这套最优方案能让更多果农受益。
“我种杨梅,肯定比我当年留下做会计要有名气。”对于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倪晓军常常调侃,但对于未来,他目标明确:要助推兰溪杨梅走出去。
现在,倪晓军还会被邀请去上虞、富阳、黄岩、临安等地给果农指导上课。“做农业,不累是假的,但热爱这个行业,就会忘记辛苦。兰溪杨梅就像我的情人,三天不见就会想念,是我的热爱。”倪晓军说,当年自己没有从农村走出去,“希望兰溪杨梅能代替我,走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