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国”,是日本人编造的谎言,暴露出其祸心与野心

文史达观 2024-11-22 21:27:26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于蒙元之手;后来明朝又遭到满清的更迭,这样看来,中国文化和华夏文化可以说从那时候开始就不存在了。

关于这句话的出处,很多人以为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其二》的诗句:“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这句诗的意思,是借南宋的灭亡,表达了诗人看到明朝灭亡后无限感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钱谦益写出这一诗句,之后200余年都没有引起文学界和史学界的关注和讨论。

而为何近几十年来,忽然流行于网络,且广为人知呢?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崖山之后无中国”荒诞言论

自甲午海战开始,日本逐步扩大对我国的觊觎,展开了对我国的文化入侵。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叫作“文装的武备”的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光要在经济上控制中国,还要在教育、医疗、文化这些方面下手,好让他们的“大陆政策”能深深地扎根在满洲的老百姓心里。

于是,日本那些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们,就成了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先锋。

他们清楚的明白,“欲先亡其国,必先亡其史”,于是日本史学家就杜撰出了很多史学谬论,甚至知道如今还在荼毒着我国的青年学生。

他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编造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谎言。

其中,“崖山之后无中国”,和“满蒙非中国”的谬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的传播。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日本的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

唐朝之前,日本人尚未开化,对中国文化崇拜至极。其中关于日本当时的国名都是汉朝时期我国皇帝所赐的。

到了唐朝,随着大唐盛世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日本遣使来华,学习制度、礼仪、建筑、绘画等,而后效仿中华。

这一点,从当今的建筑、石雕园艺,乃至民俗民风就可看出,日本人如今还保留有不少大唐

遗韵。

由此,日本人以为,宋朝灭亡后,中华文明已告终结,一下子由先进农耕文化转为落后游牧文化,故曰“崖山之后无中国”。

而事实上,元朝在统一中国后,不仅继承了宋代的许多制度和文化成果,还将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未因此中断,而是继续绵延传承至今。

因此,将崖山海战视为中国历史的终点,是一种极其短视和片面的看法,也是日本人污蔑和诋毁我国历史文化的荒诞之词。

同样,“明亡之后无华夏”,也是一样的意思。

他们认为,当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后,清军入主中原,是第二次的游牧民族击败了华夏文化,标志着华夏文明的消亡。

其实不然,与元朝一样,清朝统一天下后,依然延续的是明朝的各种体制、制度和文化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明亡之后无华夏”。

“满蒙非中国”错误理论

除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外,日本人还炮制出了“满蒙非中国”的错误言论,其包藏的祸心,也是为了其统治殖民。

在其著名的阴谋——《田中奏折》中,日本人曾这样说道:“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为此,他们为了将满蒙剥离出我国,先是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本部”的概念。

中国领土只包括汉地十八省,而其他区域都不是中国,而是满清带来的殖民地。

接着,日本“蒙古史”泰斗白鸟库吉,更是提出了“满蒙非中国”理论,在其看来,中国应当以长城为界,分为南北二国,农耕的南国和游牧的北国。

这是多么荒谬的说法,要知道中国自汉朝以来几乎就是大一统的存在,即便不同历史时期有过格局和分裂,但都不过是形散而神不散。

最终又还都是走到了一起,且即便分裂时期,所宣扬的文化都还是一统的华夏文化,日本人毫无根据的错误言论,着实让人看透了其狼子野心。

再往后,日本甚至为了将满蒙占位己有,更是提出了满蒙自古属于日本的言论。

在当时,日本史学家还炮制出了“渤海国为日本属国论”的言论。

渤海国是唐朝时,位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因为渤海国与日本同时与新罗为敌,因此两国互相遣使不断。

这些平等的外交互动,原本是基于国家间的利益考量。

然而,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眼中,却被曲解和夸大,成为了东北从属于日本的历史“铁证”。

甚至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错误观念,日本学者和军阀不惜采取极端手段。

1908年10月,内藤湖南带领着一众考古队员,专门从旅顺盗走了象征着唐朝对渤海国羁縻统治的“鸿胪井石刻”,直到今天仍未归还。

不过,面对日本人的恶意中伤,抗战期间,中国的史学家们也是积极行动,投身于通史撰写,为我国文化的传播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中,如缪凤林、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吴泽、吕思勉、张荫麟、钱穆等人均有通史著作问世。

而钱穆的《国史大纲》,更是被誉为“为中国文化招魂”的大作,其民族意识强烈,旨在唤起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热爱。

同时,史学家们还关注到边疆史,与宣扬“满蒙非中国”的军国主义学者搏斗。

顾颉刚等人发起的禹贡学会及其《禹贡》半月刊,以及中国边疆学会、边政学会、新亚细亚学会等及其主办的刊物,均对激发国人的爱国保土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读者们,关于“日本人编造的文史谎言”,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