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手冲阿姨”走红后,网友被疯癫一幕吓懵:人群的本质是羊群

猫大叔辣评 2024-05-27 06:07:19

01

几天过去了,南京“手冲咖啡阿姨”还在持续爆火中。

不少慕名前来的网友为了喝上一杯“手冲咖啡”,纷纷来到南京阿姨的小店门口打卡。

每天的人流量相当的可观,人排了两个路口,每天要卖四五百甚至上千杯咖啡,甚至有一天忙了12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阿姨表示,自己最近瘦了5斤,也感到了压力。

让不刷短视频的她不明白,这泼天的流量怎么就恰好砸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一切还得从个博主的视频说起。

某天,这位博主在逛街的时候觉得口渴,刚好旁边就有家名叫“韩老太甘蔗汁”的小店。

博主就准备上前买杯甘蔗汁来解渴,结果看到这家店还有咖啡售卖,而且只要10元钱。

博主就随即点了一杯咖啡。

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幕直接让她看傻了眼。

店主阿姨淡定地从玻璃柜里拿出3条雀巢速溶咖啡,然后利索地剪开包装袋,一起倒进了塑料杯中。

然后拿出保温壶,给塑料杯里加满热水,用小棍子搅拌一下,再用旁边的封口机一封,晃一晃,保证咖啡能充分的溶解。

一套流程下来,可以看出阿姨的手法极其的娴熟,还不带任何遮遮掩掩。

仿佛在她手中,一杯速溶咖啡,让她整成了一杯精品咖啡。

博主就这样静静地拍下了整个过程,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就顺手把这个视频发上了网,并配文:

关于我十块钱买了一杯纯手工现冲咖啡……

这配文也是一点没毛病,虽然是速溶但也是“手冲”。

只是阿姨手中的“手冲”,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手冲”。

估计也是这个巨大的落差感,直接让这个视频打开了流量的大门。

也就两三天的时间,该视频的点赞量就超过265万,转发量超过了560万,评论更是超过20万条。

南京“手冲咖啡阿姨”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火了。

在评论区里,网友们还纷纷说出了对这位阿姨的喜爱:

人家卖30偷偷冲,我卖10块当面冲;

阿姨做生意很实在,没有任何花架式,直接给冲三包;

阿姨的诚信,起码值9块;

……

后来视频火了,有记者专程去采访阿姨,我们才知道阿姨手冲咖啡背后的故事。

02

阿姨姓韩,名叫韩素珍,南京本地人,今年74岁。

卖了30多年甘蔗汁,“手冲咖啡”只是她的副业,但也卖了20多年。

没火的时候,阿姨每天也就卖几十杯,但火了之后,阿姨每天的销量都在不断翻倍中。

这也的确把阿姨高兴坏了,从来没想过,自己卖了这么多年的饮料,居然主业没火,副业却火了。

有人酸溜溜地问阿姨:这下你发财了,赚大钱了。

结果阿姨直言不讳地大方承认:

卖这么多怎么可能不赚钱呢,对不对?

不赚钱我累成这样,我图什么?

虽然我赚的少,但我卖的多。

终于明白,阿姨火上热搜的秘诀就是一个“坦荡荡”。

卖咖啡当面给你手冲,赚钱的事也大方说给你听。

相信很多网友也是冲着阿姨的这份直率来的。

只是阿姨一直以为这些人都是冲着她的咖啡来的,还曾自豪地说:

我这店开了30多年了,用的一直是大品牌雀巢咖啡,从不用杂牌。

在阿姨的认知里,她也许并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抛弃了速溶咖啡,速溶咖啡也成了咖啡鄙视链里垫底的存在。

但在阿姨心里,就觉得雀巢是个大品牌,大家都是冲着她的诚信经营来的。

韩阿姨火了之后,第一个躺赢的就是雀巢咖啡。

没想到这家开在南京的手冲雀巢咖啡店,居然比品牌方的直播间还要厉害。

无数人冲入雀巢直播间,集体喊话:速速上架韩阿姨同款。

后知后觉的雀巢咖啡品牌方,才立刻在产品照片上打上了“韩阿姨同款咖啡”的字样。

这泼天的流量和品牌加持,就算是花几百万,几千万都买不来。

雀巢这次完全就是赢麻了。

为了感谢韩阿姨,主播更是在直播间里大气表示:

以后会免费给韩老太供货,如果她愿意,也会让她来直播间。

不得不说,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爆火的人到底是谁?

03

韩阿姨火了,带着她的手冲雀巢咖啡。

不仅南京本地很多网友纷纷上门打卡,就连外地的网友,宁可坐三个小时的动车也要排队去喝一杯速溶咖啡。

而且还要是韩阿姨亲手冲的。

这就有点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有网友留言说,“这世界终究还是颠成了我看不懂的样子”。

连韩阿姨自己都解释不清楚,难道她家的雀巢咖啡和网上买的不一样吗?为何会不远千里排长龙来喝?

说好听一点,这也许是韩阿姨的这杯手冲咖啡恰好戳中了年轻人怀旧的心里。

看到韩阿姨亲手冲一杯咖啡,就想起了小时候奶奶手冲咖啡的样子。

说难听一点,就是:人群的本质就是羊群。

《乌合之众》中说:

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智力就严重下降,为了获得所谓的认同感,愿意抛弃是非观念,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感到安全的归属感

这就是人类的从众心理在作怪,我们俗称的“羊群效应”。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群羊面前设置一个栅栏,领头羊纵身一跃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会纷纷跟着跳过去。

即便工作人员撤走了栅栏,但后面的羊还是会跟前面的羊一样跳过去,就好像栅栏还存在一样。

所以,牧民就以此为启发发现,无论自己放多少只羊,只要控制好领头羊,那后面的羊就不会走丢。

简单来说,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随大流,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的心理。

似乎听起来像在批评某些人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判断力,盲目跟风,但说白了这就是人的一种天性。

林夕曾在《任你行》中写到:

世界就这么大,任你行,你又能行到哪儿去?

人本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以人们从众,像羊群一样,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自保,寻求一个更安全的状态和生存环境。

仅从这一点来看,这个词也不是什么贬义词。

所以“羊群效应”最忌讳的不是跟风,而是盲目跟风。

04

不久前,“谷雨实验室”曾写过一篇名为《第一批“盲目跟风”考研的大学生,已经退学了》的文章。

在文章里,记者采访了好多个还未毕业就读不下去的研究生,而且都是考上了211、985的高材生。

在人前他们光鲜亮丽,有着重大大学研究生的头衔,但在身后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辛酸和血泪。

在外人看来,考研即上岸的当下,退学不免被视为一种失败,但在他们眼里,主动退学却是逆流而行,也是及时止损。

虽然每一个研究生退学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回溯退学的种子,其实早在考研之际就已经种下了。

一位名叫浩宇的网友说,自己本科毕业那年,全班30个同学只有三四个人选择了找工作,其他人都选择考研。

他也曾考虑过找工作,但本科毕业实习都很难找,为了逃避就业也只能加入考研的队伍中去。

虽然他最终也成功上岸了,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但这种为了“考研而考研”的动机,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未来的一天会主动退学。

还有一个名叫南舒的网友说,自己读研的动机很简单,就是“纯跟风,很盲目地考研”。

因为她本科学的是化学工程专业,毕业那年身边人都在考研,她就跟着大家一起考了。

虽然侥幸考上了西南地区的一所211大学研究生,但越往后她就越不想读研了。

不只是他们,在某社交平台的一个“研究生退学”超话里,有着102万名“学渣”,并且每天还有新的研究生加入。

吐槽的状况都出奇的一致:

论文写不出来、导师不给予指导、学习压力大,担心自己无法顺利毕业等。

偶尔刷到的一条“我终于退学成功”的帖子下,“学渣”们却纷纷留言祝贺:恭喜脱离苦海!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硕博)主动退学率已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

而根据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每四个研究生中就有一个没有按期毕业。这其中包括延毕,也自然包括退学。

研究表明,缺少内部动机的学生,往往会更容易产生退学意向。

所以,盲目跟风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就不必多说了吧?

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盛宴之后只剩悲凉。

05

《从众心理》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理智的思考,从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人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结果瞎忙活一场,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会盲目跟风,总是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对外界的诱惑,往往保持中立和理性的判断。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早之前,住在美国西部的人发现了一座金矿,很快,这个消息就被传了出去,传得人尽皆知。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赶忙动身前往西部去淘金。

但当他们到了之后才发现,占尽地理优势的当地人早就因为这个金矿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后面跟风去的人连基本的路费都没有赚到。

因为其中就有一批聪明人,他们虽然也为了发财跟风去了金矿,但到了才发现,金矿早就被第一批赚到钱的人开采得差不多了,为此他们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另辟蹊径,通过卖水和淘金器械给后来的淘金者,又收获了一大波财富。

所以,相比于盲目跟风,能保持独立思考,绝对是一种能力。

就像《教父》中的那句话写的一样: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心理师赵了了在《我是演说家》栏目中说:

人在群体当中,智商会降70%,他会把主动思考的能力与状态给予别人,跟随大流走。

而明智的人,是能够在群体中保留自己的意见。

一个善于独自思考的人,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方能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