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芬达讲故事 ■素材:王建国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王建国,1988年的时候,我在浙江山区青溪镇开了一家诊所。说起这个诊所吧,还真是有点意思。那时候我刚从医科大专毕业,满脑子都是悬壶济世的念头。说实话,我爹是个老中医,从小就给我灌输“医者父母心”的道理,我也就一门心思想着学医。
我这个诊所呢,就在青溪镇的西街上。说是诊所,其实就是个两间瓦房,前面是个小药房,后面是看诊的地方。药房里摆着几个老旧的药柜,都是我从县城二手市场淘来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保养得还算不错。每天早上,我都要把这些药柜擦得锃亮,我总觉得,这些老药柜里头,藏着无数病人的希望。
记得那年春天,我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冷清得很。我每天就坐在诊所门口的竹椅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盼望着能有个病人上门。说来也怪,我这个当大夫的,居然盼着别人生病,这话说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我们青溪镇不大,就一条老街,街道两边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房檐下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街对面是个米店,门口总是堆着几袋大米,店主是个寡居的女人,叫李秀娟。
说起这个李秀娟,那可真是个让人又敬又怜的人物。她丈夫两年前出意外去世了,留下她和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寡妇带着孩子,在这个小镇上过日子,说起来真不容易。可这李秀娟,愣是咬着牙硬撑了下来,把个米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我第一次见到李秀娟,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那天我正在药房里整理药材,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个穿着藏青色布衫的女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依然掩不住她那种温婉的气质。
“大夫,我这几天总是觉得头晕,浑身没劲,想来开几副药调理调理。”她的声音轻柔中带着一丝疲惫。
我让她坐下,给她把了脉,又问了些症状。“李大嫂,你这是贫血,加上操劳过度所致。我给你开几副补气养血的中药,你按时服用,过几天就会好转。”
李秀娟点点头,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布钱包,要给我付药钱。我看她手上还带着些面粉,想必是刚从米店忙完就赶过来了。不知怎么的,我心里一阵酸楚,这个女人,也太不容易了。
“李大嫂,你先回去歇着吧,等药熬好了,我让徒弟给你送过去。”我说着,转身去抓药。
“那怎么好意思?我自己来拿就行。”李秀娟连忙推辞。
就这样,李秀娟开始隔三差五地来我这儿抓药。
那年的春天,我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青溪镇。我把药柜里的中药材都整理好,准备低价转让给隔壁镇上的老郎中。临走那天早上,我特意去了趟米店,想跟李秀娟道个别。
可是,米店紧闭着门,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店主有事,暂停营业。”
我站在米店门口,心里五味杂陈。转身的时候,看见小军从学校的方向跑过来。
“王叔叔,你要走了吗?”小军气喘吁吁地问。
我点点头:“嗯,准备去县城发展。”
“我妈昨天就知道你要走,她一大早就去山上采药去了。”小军低着头说,“她说你最近总是愁眉苦脸的,肯定是被镇上的那些流言蜚语给烦着了。”
我愣住了。李秀娟她。。。知道我要走?
“王叔叔,其实我妈很感激你。这两年,要不是你经常给我们开些便宜的药,我们的日子会更难过。”小军继续说道,“我知道那些诗给你添麻烦了,都是我的错。我喜欢上了同桌小芳,可是不敢直接给她,就写在药方背面,想着能给她看看。。。”
我摸了摸小军的头:“没事的,这不能怪你。倒是叔叔我,想得太多了。”
就在这时,街角传来一阵脚步声。我抬头一看,是李秀娟,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草药。
“王大夫,你要走了?”她站在店门口,轻声问道。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
“那你等一下。”她转身进了店里,不一会儿拿出一个布包,“这是我早上上山采的草药,都是些常见的药材。你带着路上也许用得着。”
我接过布包,感觉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除了草药,还有一个小本子。
“这是我这些年记的一些土方子,都是一些简单的偏方。你要是觉得有用,就带着吧。”李秀娟的声音依旧那么温柔。
我的眼眶有些发热:“李大嫂,这。。。”
“别叫我大嫂了。”她突然说,“我比你大不了几岁。”
这句话说得我心里一颤。是啊,她今年才36岁,虽然守了寡,但还是个年轻人啊。
“秀娟。。。我。。。”我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要是觉得亏欠我们娘俩,以后有空就回来看看。”她笑了笑,“我这米店还开着,你要是想吃我做的点心,随时都可以来。”
我看着她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个女人,早就走进了我的心里。不是因为那些诗,不是因为那张药方,而是因为她这个人。
“要不。。。你跟我一起走?”我鼓起勇气问道。
李秀娟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小军:“可是。。。”
“妈,你就去吧!”小军突然说,“我可以去姨妈家住,等你们在县城安顿好了再接我过去。”
“可是米店。。。”
“米店可以让姨妈帮忙看着,等你们的事情定下来再说。”小军一脸成熟地说。
我看着这对母子,心里充满了感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有些缘分不需要太多解释,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就这样,我和李秀娟一起去了县城。我们在县医院附近租了间房子,重新开了家诊所。小军也转学过来,成了县重点中学的学生。
后来,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个亲近的人。李秀娟穿着件淡红色的旗袍,美得让我移不开眼。
现在,每当我整理药柜的时候,还会想起那张写着“药治百病,情系一生”的药方。是啊,这世间的缘分,就像一剂药方,需要用心去熬,用情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