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喜欢读史书是众所周知的,他喜欢读《二十四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史料的丰富。此外,毛主席还从思想高度评价二十四史。他认为“《旧唐书》比《新唐书》写得好;《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比《旧唐书》更好些。对于书中的有些篇章,毛泽东则有更具体的评价。
据张贻玖回忆说:“对于这部《二十四史》,毛主席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生命历程结束时,无论在京或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他都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攻读不辍,几乎全都通读了一篇,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三遍、四遍地读。”
又据芦荻所说:毛主席读二十四史,书中有些扉页已经磨损,从《史记》到《明史》,繁圈密点,划线加批,比比皆是,颜色有红有蓝,有铅有墨,新迹旧痕,判然可别。”
可见二十年中,这部史书被毛主席阅读的情况。从他圈点批注的情况看,毛主席不仅认真细致地通读了这部历史巨著,而且在每一部书的封面上都清楚地标写出卷、册的数目和分类,对一些他自己喜爱的传记,他都一一注明其所在的册数和卷数。
以《辽史》为例,他在这部书的封面上列出了“本纪三十、志三十二、表八、列传四十五,总计一百一十五卷”这样的总目,然后在下面写了一段话:“《辽史》总例一百一十五卷,而本纪、志、表、列传,分数总合为一百一十四卷,错在志十七上,又有十七下,和其它条体例不合,按其它各项体例,则应为十七、十八,应加改正。类推,则志当为三十二卷。”
可见他每读一史前,就要对全书结构有一个总体了解,他能考察出《辽史》的实有卷数和总列卷数不符,这不是一般读史的人所能注意到的,足见其读史之认真。再以《明史》为例,这部史籍共有332卷,一百多册,要找出其中的某一卷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毛主席在每册的封面上,都标出了册数、卷数,有的还列出传主的姓名。如“60册,列传107,张四维,马自强”、“67册,131——132东林党传”等。
在某些传主的下面,他还作了圈点批注。可见他下功夫之深。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再读之方便,或为查找某方面材料之便利。
和其同时代的领袖人物相比,毛主席可谓读史最认真、历史知识最丰富的一代伟人。
毛主席读二十四史,除了通体阅读一遍外,读得最多的当是《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新唐书》、《晋书》、《明史》等几种。特别是《晋书》,毛主席多次读过,对淝水之战中立过功劳的谢安、谢玄、桓伊、刘牢之等人很感兴趣,并布置校注这四个人物的传。
他在《晋书》的《谢安传》上一处批了“有办法”,一处写了“谢安好”,而在《桓温传》上则写了“是作样子”的字样。
1975年,毛主席再读《晋书》,他对谢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维护了东晋的统一,而对桓温则说他是搞分裂的野心家。在这些重点阅读的史书上,毛主席不仅作了大量圈画,而且写下了许多批注。
毛主席读史,善于从几千年周而复始的治乱兴衰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而历代帝王治国的得失和历代农民起义的胜败则是他关注的焦点。
毛主席一生中多次提到刘邦和项羽,赞扬刘邦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告诫人们万不可学习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生于公元前233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下相(今江苏宿迁县西南)人。他自幼胸怀大志。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小时学过字,后又学剑,但都没有学成。当他叔叔项梁为此恼火时,项羽曾说过:“字只不过记姓名而已,剑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学,愿学能抵抗万人的。”后随项梁学兵法。
公元前209年,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项羽随其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市)起兵反秦,初拥精兵八千,后来在最多时发展到六七十万人,成为反秦的主要力量之一。
项梁率领的起义部队在向西挺进的途中,叔叔项梁战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项羽逐渐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他在陈胜、吴广的军队已经覆灭,楚国被秦击破,赵国遭到围困(陈吴起义时,被秦灭掉的楚、赵等纷纷响应复国反秦),起义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以过人的勇气激励将士殊死搏斗,最终大破秦军。
随后率兵入关中,杀死秦降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大肆掳掠,失去了民心。
公元前206年,他又大封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一带九郡地域,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当初楚怀王有约“先入关者王之”,而项羽却凭借自己军事力量的强大迫使刘邦臣服,将其封为汉王。
但刚刚分封完毕,各诸侯就先后起兵反楚,刘邦也趁机出兵攻取关中,于是爆发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在楚汉战争的前期,项羽在军事上占有优势,连连取胜。但由于他犯有不少致命的错误,如违背历史统一潮流,大搞分封,放弃关中而定都彭城,刚愎自用而不听别人意见等,最终被刘邦打败。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突围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境内)。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里还引用汉初人的话说明刘邦和项羽的胜败原因。
高起、王陵认为刘邦对有功的人给予应有的赏赐,项羽对有功的人猜忌,不给予应得赏赐,所以刘胜项败。
刘邦也说,张良善于用计,萧何善于安抚百姓,做好一切供应工作,韩信善于用兵,他能用这三人,所以取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天下。
这就是说项羽赏罚不明,不识人善用,最终导致失败。
但司马迁也肯定了项羽在灭秦中的贡献,赞扬他曾号令天下的英雄气概。
这表现为项羽虽没有成为一代帝王,而司马迁却用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为其立传,说明司马迁对项羽功业的肯定。而到班固修《汉书》时,项羽则被纳入“传”中,可见班固已把他视作一般诸侯王了。
毛主席四次提到项羽,是在两种背景下谈的:
一是解放战争后期,国共两党进入大决战阶段,毛主席告诫中国人民解放军要乘胜追击,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可学霸王项羽“妇人之仁”、“沽名钓誉”,使蒋介石偏安江南,试图东山再起。
毛主席所说的“项羽为人不忍”主要是指项羽入关后和刘邦发生冲突时,没有以40万对10万的军事优势去消灭刘邦,甚至在鸿门宴上莫名其妙地阻止了部下诛杀刘邦之举,从而放虎归山,造成后患。
毛主席还特别强调不可学习项羽对诡计多端的敌人姑息宽容的缺点。
他举例说:在楚汉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两军对峙于荥阳。本来,楚军已切断了刘邦的粮道,刘邦害怕了,提出以让出荥阳来换取项羽承认荥以西为汉的领土,而项羽竟然同意了。
后来几经反复,楚军终于失去了优势。再者,项羽与刘邦以鸿沟为界划定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以后,项羽就解除了戒备,引兵回到了鸿沟以东。
可刘邦却背约出击,打到界沟以东,终于击败了项羽。
毛主席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以项羽失败的教训提醒大家,要猛追穷寇,且不可姑息养奸。
战争是极其复杂而残酷的,战术中所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兵不厌诈等,是中国历代兵家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毛主席正是这份遗产的继承、发扬和光大者。
毛主席谈项羽的另一背景是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困难形势,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恢复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他认为,项羽除了在战略上发生一些失误外,最重要的教训是“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不肯纳谏。
并将《项羽本纪》送给大家传阅,让大家吸取项羽失败的教训。
毛主席对项羽决不是一概否定的。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仍不失本色男儿、堂堂英雄。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憧憬过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
早在延安时他就曾说过:项羽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宁肯自杀,也不投降,很有气节,远比汪精卫、张国焘之类好,是值得学习的。
毛主席对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的举动是不赞成的,但他觉得这至少体现了项羽的个性和气节。
所以在1948年10月为新华社写的述评中认为蒋介石虽丢掉了三支部队,仍想偷袭石家庄,无丝毫“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愧疚,连项羽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