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别再怀疑老母猪肉当肥猪肉卖了,现在想吃也吃不到了。这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实实在在的事。
前段时间,去城里看望孙子,儿子说就别在家里吃饭了,他同学开了家农家土菜馆,味道很不错,去尝尝。
笔者是个老馋鬼,自幼见到美食就没有骨气,自然应允。儿子说,红烧肉是他家的特色,成了每桌必点菜,而且孙子也很爱吃。
肉上桌了,,色泽红肉,肥瘦分明,还未动筷,扑鼻的香气已钻入鼻孔,十分的诱人,顿觉得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塞进嘴里,细细咀嚼,肉香浓郁,满嘴生津,连吃五六块,大呼解馋。
几十年没有尝到这种记忆中的味道了。不禁想起六七十年代的生产队时期,一家煮肉,全队飘香。生怕别人闻到肉香眼馋,关起门窗烧肉,防止香气外溢。
儿子说,他家的猪肉是老母猪肉烧出来的,菜名就叫“猪婆肉”。老母猪肉?有些难以置信,老百姓到市场上买肉就怕碰到母猪肉,这里却堂而皇之推上餐桌。
无独有偶,猛然想起一件事来。村子里有一家人家养猪,以养母猪为主,专门把小猪卖到江苏的如皋,据说国家还有补贴。养猪户每个月都有淘汰的年老失去产子能力的老母猪,都是我堂兄的儿子买过去,他是卖肉的。
有一次,我在菜场遇到他,旁边无人,便和他唠叨几句。我提醒侄子:做生意要本分,千万别将老母猪肉当壮猪肉卖。侄子笑了笑:放心吧叔,有专门的饭店要这种肉,都预定了,轮不到拿到市场上卖,有多少要多少。看来,我落伍了,老母猪肉在侄子口中竟然成了抢手货。侄子还补充了一句:市场上没有土猪肉卖,老母猪肉才是真正的土猪肉。
唯有老母猪肉能称得上土猪肉,老母猪也没想到,自己成了香饽饽了。
红烧土猪肉
猛然想起,曾记得有一位外地文友说,他们那里老母猪肉很吃香,比壮猪肉猪还好卖,也贵很多,有道美食叫“猪婆肉”,就是老母猪肉烧出来的,味道香得很。
那时,我总认为是他捏造出来的故事,作家都这样,不弄点“意外惊喜”,所写的文字就失去了读者,正如莫言笔下的“吃煤炭”、高满堂笔下的“猪养被窝里”一样。
网络时代,不懂就问度娘,还真搜出了“猪婆肉”这道菜,原来是江苏宜兴的一道美肴,号称“高塍猪婆肉”,居然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据说,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高塍猪婆肉选料很考究,一定要猪龄在五、六年左右的母猪肉为原料,才能烹饪出那种香味。“一猪剁六块,入原汤,加盐、陈酒、硝、茴香、桂皮等佐料,压石没汤中,用木柴文火煮二、三小时,至九成熟时停火,将肉取出凉一、二小时,复入汤。靠余火焖至十成熟,清晨起锅拆骨,待凉即成。”
据说,高塍猪婆肉连万岁爷都尝过。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赠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
高塍猪婆肉
一道曾经遭人嫌弃的老母猪肉,如今摇身一变,却成了美味佳肴,成了难得一尝的土猪肉,还吃出了文化底蕴,真让人匪夷所思。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宜兴和高塍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特产,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
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家乡的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现在,走进宜兴,不难发现,有好多家饭店是用“猪婆肉”作为店招的,据说价格还不便宜。如:高塍老杨猪婆肉、猪婆肉私房菜、高塍小丁猪婆肉、杜菊芬猪婆肉、老蒋记昕香源猪婆肉、小姨猪婆肉,等等。看来,宜兴人对老母猪肉情有独钟了。
有文字这样描述老母猪肉的:“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花肠)’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
别说尝一口这美味的老母猪肉了,就是读一段这样的文字,早已口水横流了。有机会去宜兴,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因为,现在能够让人回味的美味太少了。
是啊,老母猪正是当地的土猪品种,黑毛猪,都说黑猪肉香,确实是。在我们这一带,老母猪的品种有二花脸、梅山黑、姜曲海,等等。老母猪吃的是粗料,以青饲料加豆饼、麸皮、稻糠饲喂,是不用添加剂的。更主要的是,老母猪生长周期长,没四五年不会被淘汰的,其肉自然稀少。
六七十年代,本地土猪品种、纯天然饲养,饲养周期接近一年,人们吃肉香喷喷,生怕买到母猪肉;现在,亚克夏、长白、杜洛克等洋猪品种,添加剂快速催肥,猪肉难吃了,老母猪肉成了土猪肉,成了有钱人才能享受的美味。难道不值得反思?
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吃得出曾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