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定义中国平安

远川硬核有趣 2024-08-10 03:36:07

就在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们在巴黎的赛场上争夺竞技体育的名次时,一场没有领奖台的比拼也更新了它一年一度的排名。

8月5日,向来被认为是各国经济晴雨表之一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布了新一期的榜单。从1995年只有寥若晨星的三家中国企业,到2019年以129家的数量首次超越「东道主」美国,再到今天仍有133家中国企业在历经考验后以极强的韧性继续登榜,世界500强的评比本身已经成为观察中国企业变迁的一个标志性窗口。

这数以百计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里,既有举国体制色彩的国有企业,也有市场经济浪潮下的民营龙头;既有传统行业的深耕者,也有互联网、“新三样”的新贵。但所有人都离不开同一个词——改革开放。

其中,连续15年入选《财富》500强榜单的中国平安,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微观样本。

平安的诞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历史决定了这家诞生于招商蛇口企业与生俱来的基因。它冠以“中国”字头,但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锋,伴随着中国保险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发展成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非国有企业。

2009年,在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平安跻身世界500强,并在持续创新中保持着发展的锐度,自2019年起,已经六度蝉联全球保险企业第1名。

然而,所有没讲完的故事都终究要经历波澜与考验:面对保险行业二十余年蓬勃的发展,以及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局,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若想继续屹立潮头,都面临着进一步转型与改革的议题。

与竞技体育比赛令所有人肾上腺素激增的激烈不同的是,剥离掉笼罩于改革之上的宏大叙事,企业所能取得的成果往往并非戏剧化的振臂一呼,而是在持续的权衡与推敲中缓慢地砌筑高楼。

成立36年后,今天的平安,业务布局与经营纵深比任何时候都要广袤,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锐意进取的勇气。大象起舞,从不是一个轻易的事情,也寄托不了命运的偶然,只有事在人为这一条路,只有“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改革”究竟是如何塑造了一个龙头企业?企业的实践又如何丰富了“改革”的内涵?平安给出了自己的道路,也仍在面向未来探寻新的回答。

改革的产物,不是改革的对象

没有改革就没有平安,不是一种夸张,而是一个事实。

1987年,在香港参加完一个保险研讨会后,深感时不我待的马明哲亲赴北京,国务院特区办也趁势拉上央行、财政部和各家保险公司,组织了一个研讨会,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中国需不需要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在会上,马明哲充分陈述了想法和思路,特区办的一个负责人甚至在会上说:会开完了,这个事情必须要有一个说法。经过一番争论,会议最终讨论出来了一个折中方案——新公司“限于深圳特区开展业务”。

当时,作为特区的深圳目标非常清楚:为市场经济趟出一条路。但困难在于,全社会刚刚从彷徨与争论中解放出来,对于经济建设的新共识相对迷茫。许多如今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和做法,彼时都属于“解放思想”的行为。

1983年,作为市供销公司负责人的黎福林在一笔生意中私自拿出了12.34万元,用来给员工发奖金,被法院以贪污罪论处,几经波折最终改判无罪。在马明哲牵头研讨会之前,他曾向央行交过两份报告,均被反馈“条件不成熟”。平安最终拿到牌照之前,特区办又主持了两次协调会。

作为特区,深圳的独特并不仅在政策的试点,而在于对改革之路的坚定不因其艰辛而中断。

世纪之交,深圳曾大力发展显像管和汽车产业,最终未及预期。但曲折探索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如时任市委书记李灏说,“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

1988年,平安保险开业

也正是在那个风云际会、机遇与挫折共存的九十年代,两个关键词贯穿平安的前十个年头:一为技术创新,二为国际化的视野。

1988年8月,公司开业后的第三个月,平安开始开发处理保险业务的系统软件,并用电脑出了第一张保单。到1989年3月,平安第一次使用电脑发放工资,同时经过对有关分保业务的系统分析、软件要求分析及系统设计、编程等,实现了分保业务的电脑化。

之后,“会计电算化”流行时,平安提出建立自己的“以保单为中心的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要求所有分公司在开业时必须配置一台电脑、一台复印机、一台传真机。日后平安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全国,IT保障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在1994年,平安引进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作为公司战略股东,这让平安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外资的金融企业。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了平安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及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

对平安来说,种种创新举措的压力不在举措本身。特区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的一举一动都有着风向标意义,从广东、上海到北京,深圳的一举一动都被显微镜事无巨细的审视,平安身处其间,面对的种种掣肘可想而知。

1988年4月平安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就定了个“既要又要”的调子——勇担改革的艰难,还要严格自律,注重合规和风控。肩负着为改革开路的重任,又被金融业的外部性束缚,平安业务开展的尺度拿捏难度极大。但会议最终统一了共识:希望把平安保险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

后来那首脍炙人口的歌里,春天的故事被浓缩为“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历史的细节中,一些人亲身丈量了这个圆的半径,平安是其中之一。

改革的年代构成了平安的底色,也是它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当新的时代来临,自我革命才能摸到船票。

面向自己的改革

平安官方传记《无止之境》中描述,马明哲曾赴日拜访富士胶卷,向董事长古森重隆请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富士没有在胶片数字化的浪潮中倒下?后者的回答是,富士下定决心向医疗影像公司转型,而柯达只是看到了数字化的趋势,但没有应对行动。

马明哲经常在公司内部讲起这则故事,以回应“一家金融公司为何要投入那么多资源做科技”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平安的发展路径有两个维度。一是集齐一个又一个的金融牌照,打造了全牌照的多元金融“巨无霸”。二是悄然布局科技,为后续发力金融科技生态循环体系,埋下了伏笔。2018年中期业绩说明会,马明哲用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

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海量活跃客户”和“高频接触”是始终无法企及的两个目标。科技的赋能,更多体现在帮金融主业触及这两个目标。

因此,相比各个细分门类的全牌照,在科技领域的落子对平安尤为关键。马明哲形容2014年是“平安有史以来危机感最强烈,自我革新最深刻的一年”,平安在之后几年大爆发的多个生态体系,比如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好医生,在2014年前后都能初见端倪。

2018年,平安好医生在香港上市

在布局科技业务的高峰期,平安表现的甚至不像一家金融公司。2013年,平安开始自主研发云计算,并在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平安云,置身事内的推动了整个金融行业的科技化进程。

移动互联网百舸争流的时期,平安的一些想法相当超前。平安壹钱包一度在市场份额上仅次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但由于缺少类似电商这样的交易场景,并未完全达到预期。在开发过程中,马明哲甚至前瞻性的提出了在壹钱包里发红包这个创意。

2009年,平安推出壹账通,并在2010年开始组建项目组,推进“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而这个项目最初的雏形,可以一路追溯到2004年的上市路演。

相比蛇口草创的峥嵘岁月,平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面临的改革命题在于,如何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互联网中,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线上需求。

但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平安的诸多改革与创新,无不是在无数张面孔的注视下,一点一点推敲出来的。“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始终在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回荡。

平安金融中心

时至今日,平安打造的人脸识别,已经应用于金融服务、机场等30多个行业,利用大数据、图片识别等技术,在车险理赔查勘中实现智能人员调度、极速到达现场、极速定损理赔,95%的日间案件可以在5-10分钟内开展查勘;在区块链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世界领先的五大医疗健康数据库。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转型,是平安对自己的一次改造。大范围布局带来的结果,是平安旗下子公司中,已经有一半是科技型公司。

而在成立36年后,曾经的改革者有了新的任务:在“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语境中,平安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未来无法遇见,但可以被创造

1984年初,在邓小平抵达深圳前,袁庚让人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刷在了蛇口所有大街小巷。袁庚说,这话并不是他的发明,而来自于香港的生活经验。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香港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真正把时间当作了金钱。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我们提出这个口号,酒是旧的,但瓶是新的,目的就是鼓励人们争分夺秒创造效益。”

如今,深圳特区已然是“中国式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镜像,也随着整个经济体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改革深水区”。

我们不再仅仅追求增长的绝对高速,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今天依然有它的意义——过去四十五年,效率解决了追赶速度的问题,未来,效率则为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铺路。

人口结构的变迁、投资回报率的下移,是迈入二十一世纪20年代之后,实体经济面临的现实变化。作为实体的映射,主要矛盾的变迁也在重写金融行业的核心命题。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就切实把这种变化摆到了每个金融机构的面前。

在没有参考答案的无人区前行,是平安36年来的生存之道。但在破题这件事本身,平安已经积累了自己的经验。比起改革开放之初的筚路蓝缕,今天的平安早已制定下“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清晰战略定位。

在全牌照经营和科技业务布局的同时,平安就在勾勒综合金融的纵深。综合金融并非单纯的产品堆砌,而是通过全方位的收支管理和资产配置来服务于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真正重要的叙事:养老规划和养老金融。

目前,平安的客户数量有2.32亿人,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平安的客户。如此庞大的基数,意味着平安所需要服务的既是养老问题的广大基本盘,也是其中不断分化的多样需求——有人还在拼搏事业,有人等待康养护理;年轻人还在为第一套房子攒下首付,老年人则需要一个稳定的现金流来维护退休后的生活。

“养老之难”有很大一部份来源于复杂的产品设计与财务计算,让普通人从意识到行动的转化过程,面临极大的学习门槛和心理建设。如何合理安排一生的财务规划,如何在长寿化、少子化的背景下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一生、有限的精力,如何才能实现“效率”和“质量”?

从这些问题出发,平安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道。

通过综合金融的全方位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平安的目标是提供“省心、省时、省力”的“三省”解决方案。因为只有让答案更加清晰明了,让行动更加简单有效,才能服务于更多的客户和更远的未来。

平安内部的大模型会依据资产等级、人生阶段和职业三个维度来做进一步划分,来分析和预测客户的金融需求。

比如青年阶段,客户的金融需求更偏日常消费和灵活理财,中年阶段则更需要通过家庭保障保险、意外险、药诊权益等来构建一个保障体系;当他们步入老年,活期理财、养老FOF、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保障日常生活的养老储备及灵活理财又会成为金融服务里的重中之重。

复杂的综合金融业务必然需要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力,平安在科技领域多年的积累,又让“三省”从一种愿景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迈向未来的另一条腿是以医疗养老为核心的康养业务。过去几年,业界对于险资的质疑之声渐渐消退,以平安为首的险企不断加码入局。

凭借在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积累,平安以“保险+居家养老”模式进行试点和探索,借助自身的技术积累,平安的360度的智能守护体系,可以做到在服务体验上优于很多专门的养老社区。

在任何关于平安的讨论开始前,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金融业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受高度监管的行业,对于“改革”“创新”等名词天然存在抵触,每一次重大决策背后,都意味着无数的权衡和妥协。

同时,较之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大叙事,金融业的艰险跋涉往往少了些回肠荡气的感性,多了些稳中求进的庸常。但谁都无法否认,平安和金融业的每一个脚步,都会更加深刻的影响每一个个体,以及一个经济体的未来。

成立至今的36年里,平安积累下来的宝贵资产有两个,一是在改革开放、金融危机、互联网转型等一系列时代变化中,凝结出的公司治理原则和价值观。二是从应用、组织到技术的创新方法与流程。贯穿其间的,是一家公司和一个国家如影随形的前进步伐。

当前方没有平坦的道路,前行的人就会成为灯塔。对平安来说,这是“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内涵和意义,也是作为世界500强、全球保险业的领军者,需要去承担的探索使命。

汇丰控股集团主Mark Tucker在为平安官方传记作序时写道:企业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来源于一次次的自我否定、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作者:李墨天

编辑:张婕妤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婕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