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之败:共产党将在一年内统一中国

二哥雨二 2024-09-23 15:24:50

1948年11月8日,收拾完葫芦岛残局的杜聿明匆匆飞往北平,身心俱瘁的他,不停地接到不祥的消息。

无论是何应钦制定的“淮河战略”第一案或者是第二案,甚至顾祝同、刘峙制定的糟糕透顶的“徐蚌会战计划”,都没有落实,徐州“剿总”的部队,仍然在徐州周围打着转。杜聿明内心中,充满着愤怒与恐惧。

纷乱的声音中,多数人在大骂着黄百韬苦苦等了李延年的部队两天时间,而没有在运河上架一座浮桥,致使自己的掩护部队还没有过运河即受到损失。杜聿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更不相信这事会发生在黄百韬身上,可事实就是这样的真实,让他难以接受。

在杜聿明的脑海中,能隐隐呈现出徐州城外的战斗,假如陈毅的部队,沿着运河,直插第13兵团和第7兵团缝隙之间,然后将黄兵团围起来。刘峙会如何安排邱、李、孙三个兵团救他?很明显,陈毅、刘伯承的正规部队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他们以20万人围攻黄百韬,手中还有30万的机动部队,足可以打援,也可以打徐州,刘峙会如何应对?杜聿明感觉到头都大了,这种情况,是肯定会出现的,肯定会出现的。

11月9日中午,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设午宴招待杜聿明,告诉杜聿明一件不亚于惊天霹雳的消息,何基沣、张克侠叛变投敌,徐州东北门户大开。杜聿明拿着筷子的手,僵硬地停在了半空,良久,又放了下来,说道:“徐蚌会战,未战先败。”

傅作义敷衍了一句:“或许还有希望。”

杜聿明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有关华东方面的作战,最好的决策,当属何敬公提出的以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大‘剿总’的部队,协同作战,以集中对集中,以决战对决战。只要宜公这边,能扛上半年,华东、华中的局面便会有大的改观。然而,何敬公的方案,却毁在了白崇禧等人手中,国民党派系利益之争,误国。而何敬公又提出的退守淮河战略,是为中策,至少可以凭借淮河天险,集中部队,与共产党周旋一个时期,可却又败在我们的犹豫不决之中,最终输给了时间。顾祝同、刘峙提出的‘徐蚌会战计划’,以龟缩战术固守徐州,让陈毅、刘伯承啃不动、咽不下,以求自保,是为下策,然而此时,部队龟缩不得,达不到‘团式’作战的目的,最终必将是被共军各个击破。”

傅作义一边劝杜聿明吃上一点,一边问:“第三绥靖区冯治安的部队举事之后,共军长驱直入,即有两种可能,一是企图围歼黄百韬部,二是包围徐州。光亭,你认为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杜聿明喝了一口水,说道:“他们肯定会先打黄百韬的,在利益面前,人们肯定会取其大者。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内,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有了人,也就有了一切。因此,他们在退却的时候,宁肯失地,也要保人,同样,他们在进攻的时候,宁肯暂时不占领城市,也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无论是黄百韬的第7兵团,还是他的第25军,一直是共军的一个‘痛点’,打黄百韬,才最解气,黄百韬10余万大军一旦被歼灭,我们的少得可怜的兵力优势,便会急转直下的。”

傅作义点着头,承认着杜聿明的分析,又问了一句:“如果华中方面,派出有力一部,我们仍然处于优势吗?”

杜聿明摇了摇头,说道:“和共产党打仗,我们的计算方法本身就出现了问题,我们算的,是一本大账、总和,共产党算的,是某一具体区域、某一具体战役甚至是某一具体战役中的某一细节的‘小账’。比如这一次,他们要打黄百韬,肯定会出动两倍甚至三倍、四倍兵力来快速地把第7兵团吃掉,而以有力之一部,用于打援。等吃掉黄百韬后,他们或休整再战,或者顺势再吃掉我们一部分。如此滚动,他们的人,越滚越多,我们的人,越滚越少啊。”

傅作义又说:“光亭,未必如此悲观吧?邱雨庵的第2兵团,他们能吞得下去?”

杜聿明听说傅作义说起自己的第2兵团来,眼睛里也便有了些光芒,不过是稍纵即逝的,他同样摇了摇头,说道:“共军传说的,‘先打黄百韬、后打邱清泉’,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先打邱清泉,黄百韬有可能不计前嫌地去救援,而如今共军要打的是黄百韬,邱清泉就未必老老实实地听命令,前去救援了。不听命令,见死不救,也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啊。试想,当初卫立煌、廖耀湘能听老头子的话,第一时间出兵辽西,东北的局面,或许就会有所改观的。”

说起东北之事,傅作义黯然失色,叹了口气,说道:“林彪50万戴狗皮帽子的部队,如今成了毛泽东手中的总预备队,共产党,现在是想打哪儿,就能打哪儿了。”

杜聿明端起酒杯,自己喝下一口,说道:“如此下去,一年之内,共产党必将统一中国。”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