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兹尼巷战,车臣战争中极为惨烈的巷战,俄军为何打得如此艰难

劭亭说历史 2023-05-18 18:22:03

格罗兹尼巷战,是指俄罗斯和非法车臣组织,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1994年发生的第一次巷战和1999年12月发生的第二次巷战的总称。这两次巷战,不仅被称为最血腥的巷战,车臣绞肉机,也是车臣战争史上最惨烈的巷战。

第一次巷战,以俄罗斯的惨败告终,死伤一千多人,而且由于伤及格罗兹尼城内平民,俄罗斯被国际组织指责反人道主义。而第二次巷战,则直接导致格罗兹尼湮灭在俄罗斯的装甲炮弹中,成了一片废墟。而通过格罗兹尼巷战,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说起格罗兹尼巷战,就要说起事情的起源。格罗兹尼最早建立于1818年,当时的建设目的是要建造一个军事要塞,将高加索地区的山地战引至平原地带,因此城内堡垒众多,道路复杂。沙皇用这座军事要塞,震慑了高加索地区的多个民族。

1917年,沙俄溃败,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的旗帜就宣传到了车臣,车臣人离开山区,建立车臣共和国,定都格罗兹尼。在格罗兹尼城内,俄罗斯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将近90%的人口都是车臣人。

苏联建立后,车臣并入苏联,成为主要的石油区。随着铁路和石油的双向推动,格罗兹尼经济愈加繁盛,但是这一切都终止于苏联的衰弱。格罗兹尼巷战的发生,就源于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历史问题。

杜达耶夫,车臣的独立之父,曾是苏联的飞行员,职位是少将。1991年,8月19日,几位试图挽救苏联解体的政治家,发动了政变,史称“8.19”政变。这次政变仅持续两天就被镇压,不仅无法挽回苏联解散的颓势,反倒加速了苏联解体。

杜达耶夫当时就接到了上级镇压反对派的指令,但是他拒绝执行镇压任务。旁观这一场政治斗争后,杜达耶夫回到了车臣,开始进行“独立”宣传,鼓动当地车臣人推翻原有政权,重新建立属于车臣人的车臣共和国。

1991年10月,车臣举行选举,杜达耶夫当选为总统,并组建了新的议会,组织国民卫队,在苏联解体前夕,杜达耶夫对外宣布了车臣独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要求车臣“回归”,因为在沙俄时期,车臣就属于沙俄领土。现在所谓的独立的车臣共和国,是“非法”的,是不受俄罗斯承认的。

但是杜达耶夫拒绝签署俄罗斯的联邦条约,更拒绝参加俄罗斯选举,在车臣人心中,独立的车臣将不受俄罗斯管辖。车臣将独立进行到底,驱逐车臣境内的俄罗斯人,甚至进行种族屠杀,这一系列举动也彻底惹怒了俄罗斯。

解决了苏联解体后留下的一系列问题之后,俄罗斯招募新兵,于1994年12月向车臣开战。在开战之初,俄罗斯就夺取制空权,将车臣的所有武装飞机都轰炸粉碎,车臣彻底失去了空中战力。

杜达耶夫气急败坏,却也依旧肆意嚣张,他发电报给当时的俄罗斯司令部,叫嚣道我们终将会在地面相见。但是司令部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俄罗斯很快就会让车臣投降。

但是,没想到现实却是残酷的,是与军事计划相冲突的,俄罗斯低估了车臣人的狠厉。在进攻格罗兹尼之前,俄罗斯计划分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主要目标是占据火车站,留一个出口用于格罗兹尼城内的居民逃生。

他们设想,发生战争后,居民从出口逃生,那么三个方向的进攻定会将杜达耶夫击溃。出于对自己军事力量的自信,俄罗斯并未将这一次的进攻放在心上,甚至带领士兵的高级将领也有了轻慢之心。

进攻格罗兹尼当天,由俄罗斯军队的第131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进行攻击,第129摩步旅协助,每支队伍都配置有大量装甲武器。步战车、坦克,数量众多,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但是129旅一进城就遭到了攻击,城内巷道上布满路障,车辆难以行进,但是拆完路障,还有防不胜防的地雷。很多装甲武器都在战争中被毁坏,没有了装甲车的掩护,俄罗斯士兵不得不暴露在对方的视线中。

而车臣组织的攻击,不是缺少经验的129旅可以承受的。远攻使用狙击枪,近攻使用火箭炮,最终,129旅溃败出城。而另一支协助队伍一进入城中就被围攻,最后只剩下10人生还。

131旅则没有受到任何的攻击,甚至一路顺畅,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攻进了火车站。指挥的将领傲慢地认为,车臣武装不足为惧,甚至不等其他支援部队的到来,就要继续进攻车臣总部。

过于轻慢,让这位将军栽了大跟头。而让131旅顺利攻进火车站,这只是杜达耶夫的军事策略而已。其他两支小队在车臣组织进攻下已经死伤殆尽,而将131这支小队困在城中,接收不到外部支援,也无法给予其他队伍支援,最后终将被困死在城中。

当131旅开始发动进攻后,才发现事情不妙。车臣组织中不仅有杜达耶夫的手下苏军老兵,另外有将近一半都是西方势力的雇佣兵。这些人有曾经的海豹突击队队员,也有西欧的特种兵,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手。

杜达耶夫本就是苏军飞行员,多次参与战争并且获得荣誉勋章。此次战争的副指挥官也曾参与过阿富汗战争,熟悉游击战作战方式。而俄罗斯此次的进攻,大部分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而高层将领,一部分傲慢,一部分也是缺乏战斗经验。

在战争的一开始,不论俄罗斯内部是否有密探告密,至少杜达耶夫对俄罗斯是十分了解的。但是俄罗斯上层对格罗兹尼城却是并不十分了解,甚至不清楚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手。

而复杂的格罗兹尼城内,初次到来的俄罗斯士兵了解的情况就更少了。本就是军事要塞,格罗兹尼城内城堡密集,道路如蛛网般四通八达,而且苏联时期还在地下修建了复杂的地下通道和防空洞。

可以说,格罗兹尼城其实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巨型迷宫,在其中进行作战,需要时刻注意周围情况。俄罗斯士兵在城中就吃尽了苦头,除了头顶城堡中会有冷枪冷箭,就连下水道都会突然射出炮弹。等到去追捕时,车臣人早已逃之夭夭。

131旅在城中与车臣组织和雇佣兵采取生死肉搏,陷入困境中的俄罗斯士兵迫切希望能够支撑到援军的到来,但是最终不得不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逃离格罗兹尼城。

在这次战争中,“游击战”、“地道战”被车臣人彻底运用到每一个角落。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车臣人可以熟练地穿梭其中,新入伍的俄罗斯士兵,则在其中迷失方向,最终被绞杀。

格罗兹尼巷战中,俄罗斯的装甲车被摧毁,摩托车在巷子中毫无用武之地,士兵在巷子里被偷袭,甚至不得不展开肉搏。而原本应该离开城市外逃的城内居民,则是车臣国民卫队的预备役,响应杜达耶夫的号召,每一个车臣人都可能是下一个杀手。

车臣人是虔诚的穆斯林,而俄罗斯则大部分是基督教信徒。宗教信仰和独立问题相掺杂,车臣人对待被俘虏的俄罗斯士兵,手段更加残忍。施虐、毒打,更甚者将俄罗斯士兵钉上十字架,模仿耶稣受难,嘲弄俄罗斯。

最终,俄罗斯军队惨败退出格罗兹尼城,阵亡789人。这次失败给俄罗斯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也鼓舞了车臣的士气。在俄罗斯退出格罗兹尼城后,车臣组织一度向俄罗斯境内推进,意图侵占。

但是,脱离了格罗兹尼城的独特地理优势,车臣力量在俄罗斯人多势众、船坚炮利的军事力量下,毫无胜算。最后,车臣组织被迫退回到格罗兹尼城,龟缩起来。

1995年1月,俄罗斯再次向格罗兹尼城发动进攻,多部旅出动,不惜一切代价攻下格罗兹尼。这时,车臣组织终于见识到了俄罗斯的实力和决心,不得不遣散部分人员南逃。

而这次进攻,俄罗斯没有再派出任何独立部队进入格罗兹尼内部,而是整体推进,一街一巷进行清除。最后,俄罗斯军队来到了车臣总部大楼,开始炮轰大楼。但是车臣总部大楼是苏联时期用作防御工事的建筑,厚厚的墙面难以击穿。

经过三次强攻,俄罗斯使用的大口径炮弹都不能对大楼造成伤害。进攻失败之后,俄罗斯放弃地面攻击,改从空中打击。空军轰炸机从大楼顶部投进去两枚激光炸弹,彻底摧毁了内部防御工事,车臣组织不得不撤退,格罗兹尼被俄罗斯掌控。

但是车臣组织撤退,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格罗兹尼城。后来的数次交手中,车臣组织都在意图夺回格罗兹尼城的控制权,终于,在1996年8月6日,车臣组织再次抢占格罗兹尼城,俄罗斯败退。

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历时数月,虽然一开始俄罗斯夺得制空权,但是巷战让俄罗斯死亡士兵高达1376人,在世界引起轰动。由于对格罗兹尼城进行炮火轰炸,俄罗斯甚至被指责,缺乏人道主义。而当时执政的叶利钦政府,在国内压力下,被迫宣布与车臣停火停战。

车臣独立之父,杜达耶夫,也在这场战争中丢掉了性命。1996年4月,俄罗斯利用卫星系统定位到杜达耶夫的手机信号坐标,然后使用轰炸机投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杜达耶夫在这两枚导弹的电磁波攻击下,被炸死。

之后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这位特工出身的总统,以强硬的态度处理车臣问题,并于1999年12月,再次发动对格罗兹尼的战争。而这次的战争,普京采用的是另一种进攻方式。

由于第一次巷战中疯狂地轰炸,俄罗斯被国际人道主义谴责,因此在第二次进攻中,俄罗斯不再一开始就采取疯狂轰炸,而是先发布攻击信息,敦促城内居民先行撤离。等到城内居民完全撤离之后,再发动进攻。

发动进攻之前,俄罗斯集结大量装甲战车和战机向前推进,陆空结合双向打击进攻。吸取1994年的失败经验教训,俄罗斯这次进攻以飞机空袭打头阵,将车臣组织的空域全覆盖,狂轰乱炸之下,车臣完全丧失了制空权,所有可以隐藏地高塔都被炸平。

车臣组织在空袭下再无法组织较大的兵力进行回击,只得四处躲藏,分散打击。俄罗斯取得了战场的初步胜利,之后便使用装甲部队对格罗兹尼城进行粉碎式扫荡。装甲车所经过之处,建筑毁灭,绝无人员可以再隐藏其中。

这样的行军推进方式十分缓慢,但是却十分有效地减少了俄罗斯士兵的伤亡。直到1月18日,俄罗斯再次发动总攻,进攻怒米卡广场。这是格罗兹尼城的中心广场,城内六条主干道都通往这里,是城内的主要交通枢纽。

而车臣组织成员和雇佣兵就藏在广场的瓦砾堆和广场下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内。俄罗斯发动总攻后,先头部队被车臣引至巷中,很快便被分割开来,各个小队逐渐丧失联络。

黑夜之中,车臣组织趁机对各小队进行围攻,不少俄罗斯士兵才刚反应过来,便被车臣组织绞杀。而隐藏在暗中的雇佣兵狙击手和机枪手,则对俄军单个击破。

相对比车臣组织,雇佣兵的狙击手才是这次作战中最大的杀器。车臣组织曾开出高价,狙杀100名俄军,便有一万美元的额外奖励。而雇佣兵更是毫无道德底线,攻击前来抢救的医务兵。

主持此次战役的俄罗斯司令官马洛费耶夫少将得知之后,怒火上扬,亲自到战场督导查看,却被车臣组织冷枪爆头。少将的死亡激起了俄罗斯的愤怒,第二天白天,两百多架飞机轮流投放炮弹,将怒米卡广场彻底粉碎。

晚上,在装甲车炮火的掩护下,2000名俄罗斯特种兵进入格罗兹尼,5人一小组行进分散作战。这些人大都是神枪手,可以进行单兵作战,也可以小组作战,针对的就是雇佣兵的机枪手和狙击手。

在分散作战中,5人小组中至少会有两名狙击手,搭配火箭筒和肩扛导弹,还有直升机和歼击机呼应。因此,这已经不是一场常规性的军事作战,而是特种兵与雇佣兵之间的肉搏。

在这场作战中,俄罗斯的便携武器大放异彩,精度高,攻击力大,给车臣组织带来巨大威胁。但是面对俄罗斯的进攻,车臣组织不仅没有撤退,而是采取了更过激的行为。

俄军将车臣组织人员击毙,车臣人就将死去的俄军人员割掉头颅,用火箭炮射向俄军装甲车。尽管已经有了防备,但是还是有众多的俄罗斯特种兵死在狙击手枪下。四天后,怒米卡广场被俄罗斯占领,车臣完败。

第二次巷战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但是在这次作战中,俄罗斯依然死伤惨重,死亡人数高达1173人。而车臣经此一役,再无翻身可能,被消灭了至少三千名雇佣军,以及上万名车臣组织人员,车臣重要组织头目也在战争中被击毙。

格罗兹尼巷战结束后,俄罗斯取得了对车臣的控制权。但是每当提起这两次巷战,欧美各国都会唏嘘不已。巷战结束后,格罗兹尼基本被夷为平地,完全丧失了城市的职能。而格罗兹尼巷战也被称为车臣绞肉机,车臣战争中最惨烈的巷战。

而巷战中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说是一平方土地换一个人都不为过。美国曾评论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付出的代价,是美国所不能承受的。而俄罗斯的强硬做法,也使雇佣兵团伙对其望而却步。

在格罗兹尼巷战中,俄罗斯纵有先进武器,并有大批量的装甲设备,但是在遇到城市巷战之时,这些装甲设备并没有优势,反倒是便携式武器更加合适。因而,在未来的作战中,虽然拥有科学武器,但是在避免不了的城市巷战中,便携式武器仍是主要配置。

巷战,这一传统作战方式,并没有因为军事武器的先进而变得简单。而经过这两次巷战,俄罗斯更是专门研发了关于巷战的火力支援车和重火力设备。

在俄罗斯军队方面,新兵对抗老兵时经验不足是一方面,但是在作战时,作战方案也欠缺多变和沟通。面对雇佣兵和车臣极端组织的城市战,并未能及时有效的将信息反馈。

俄罗斯虽保留了苏联时期的兵种和武器优势,但是已经多年未经过演练,不论是作战技巧还是作战理念,都已经明显不足。因而,强国强兵之路上,勤加演练,增强军事对抗实力,才是保持军队优良的关键。

1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