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新疆的地名(上)鱼眼看世界

于辛不忍呀 2024-10-07 13:04:36

乌鲁木齐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没有之一。

从最早的历史记载,汉代关于的西域描述,有外交的,人文的,农牧业的,军事的,林林总总或只言片语或大篇幅记述。班超、班固,张骞;西域三十六国。白水栈道,车师古道。国名、地名;胡萝卜,胡麻,胡麻油,馕等日常生活相关的称呼延续至今。

国名地名也一样,有改朝换代就改了名的,也有一直沿用下来的。国名地名不仅是一个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还有其政体、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各方面的意义。

新疆有十四个行政区块,自然就有十四个地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保留地区称谓依然是新疆特色。哈密和吐鲁番是新疆的试点撤地区设市的先行者。这么多年后,没有扩大推进的迹象。

新疆现有地级市四个: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

五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五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以及新疆兵团所属的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胡杨河市,新星市,白杨市;

兵团第十一师(建工师)、第十二师师部驻地在乌鲁木齐市。

地名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

国际大巴扎

乌鲁木齐

清代典籍《三州辑略》在述及乌鲁木齐起源时说:“乌鲁木齐,厄鲁公孙此建瓴,地为厄鲁特公族葛尔丹多尔济之昂吉。”哪里水草丰美,哪里就有厄鲁特人的身影。很自然,乌鲁木齐最早是厄鲁特蒙古人的乐园,他们在这里游放牧马,享受草原的富足与安乐。

清军进入中原以后,乾隆二十三年清军在乌鲁木齐修筑了一座屯城,起名叫作乌鲁木齐(urumqi),这便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城郭。魏长洪先生说“urumqi”一词最早见于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译作“委鲁母”。《新疆图志·古迹志》则说“乌鲁木齐”意为“好大围场”之意。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乌鲁木齐同知。习惯于马背生活的厄鲁特蒙古人,自然没有后来者满族人那种充分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包容性。厄鲁特蒙古,也即卫拉特蒙古。

乌鲁木齐筑城最早只是一个屯城,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又兴建起了迪化新城,还有巩宁城,且筑城规模渐次大起来。清政府最初对新疆的治理初具规模,尚未对整个新疆治理做系统的长期的制度性安排。

到了清嘉庆年间,乌鲁木齐便由一个驻军屯点逐步发展成一座城市。清代流放此地的史善长说乌鲁木齐“酒肆错茶园,不异中华里”。也曾是流人的纪晓岚曾形容乌鲁木齐时说:“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夜深灯火人归后,几处琵琶月下闻。”其在诗后附注说:“富商大贾聚居旧城南北二关。夜市即罢,往往吹竹弹丝,云息劳苦,土俗然也。”当时这里的居民成分,已不再单一,除了有供职于此地的清代官员、驻军外,还有内地迁居而来的中原汉族人,还有维吾尔族人,他们或为担任公职而来,或流放于此。居民中还有很多的生意人,有陕、甘一带的小商贩也在此地谋生。

也有从天津塘沽一带经营生意定居此地,还盖因左宗棠收复新疆,国库无银,左大帅借天津商人的支持--赶大营,钱、物、人支援大军。新疆收复后,国家依然一下子拿不出钱,就在乌鲁木齐繁华街市划出场地,给天津赶大营的商人经营。

这就有了另外的故事:何为赶大营?为什么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有很多有社会地位的人,祖上是天津的,还是清朝时期就到新疆,且不是流人的后代。

作为一座城市的名字,迪化系乾隆二十八年乾隆亲自命名颁赐。1954年2月1日迪化改名为乌鲁木齐,改名的理由是“迪化”包含有歧视之意。

克拉玛依黑油山

克拉玛依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和苏联签订在新疆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从1951年开始在黑油山附近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在俄文资料中,黑油山被称为Kapaмɑй(即维、哈语“黑油”的音译),译成中文时,有意译为黑油山,有音译为克拉玛依或喀拉玛依。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移交我国独资经营后,在汉语书面和口头语言中,一般都使用黑油山这一名称。在有些文字资料和口头语言中,也有用克(喀)拉玛依的。

1955年10月29日1号井出油,11月25日《新疆日报》和11月26日新华社电讯稿报道这一消息时,都用黑油山来称呼这一新油田:“黑油山油田第一口探井出油”,“黑油田油田第一口探井钻成”。所有正式场合和汉文文件中,都使用黑油山这一名称。

1956年2月下旬,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来油田视察,建议按照维吾尔语的读音将黑油山油田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4月下旬,石油部门的文件资料上开始直接或用括号加注的办法使用克拉玛依这一名称。在决定更名为克拉玛依时,由于没有同时选定所用的汉字,造成一段时间几种不同用字并存。

从1956年5月1日起,报道克拉玛依消息的《新疆日报》《新疆石油工人》报用的是“喀拉玛依”,其他社会新闻媒体有用“喀拉玛依”,有用克拉玛依。

1956年5月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宣布克拉玛依地区“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引起巨大轰动,克拉玛依作为一个地名被推向国内外。《新疆日报》《新疆石油工人》等报刊仍使用“喀拉玛依”。5月17日,《新疆日报》在一篇报道中首次使用克拉玛依,编者还特别加以说明:“前译为喀拉玛依,为求统一起见,以后一律改为现名。”

吐鲁番

吐鲁番

吐鲁番(turpan)地名与吐蕃无关。吐鲁番这个词是由突厥语,附加源于嚈哒(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匈奴西迁中的变种)语构成,语义为"长久居住的(地方)"即"久居之地"。突厥语和匈奴语双语合璧的地名,是当地多元文化混合交融的体现。

这个地名至晚在10世纪上半叶已见著于历史文献。推测,极可能在8世纪末回鹘入主吐鲁番盆地时已开始使用。其汉译名称"秃尔班"在1276年见于文献,此后还曾出现"土尔番"、"土鲁蕃"等译名。该地名最初仅用于指称位于"火州城"(今高昌故城)和"崖儿城"(今交河故城)之间的城(即唐代的安乐城,今英沙古城,又称安伽勒克古城),后逐渐发展为这片地区及全盆地的名称。

哈密

哈密

哈密为新疆东部重镇、交通门户,丝绸之路的名城。

哈密古称昆吾,塞人之地,汉称伊吾卢。公元前2世纪初,哈密为匈奴势力范围。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称“伊吾卢”,东汉置宜禾都尉,北魏置伊吾郡,隋设伊吾郡和柔远镇,唐在此置伊州,下设伊吾、纳职、柔远三县。又设伊吾军。两宋之际,耶律大石西迁,哈密属西辽领疆。哈密地名初见于西辽,哈密力;元代又称合迷里、渴密里等;明代作哈密。元在西域设别失八里等处行中书省,哈密属之。当时称回鹘为畏兀儿,称伊州为哈密力。从此哈密之名便沿用至今。畏兀儿,维吾尔。

维吾尔语称这片区域为“库木勒”,含义来历尚待考证。辽代,契丹对西域影响很大。新疆塔城额敏县地名,契丹称之为也迷力。哈密力应该也是契丹人取的地名。什么意思,尚不可知。

0 阅读:7